中国机场第一城,要易主了?

财富   2024-12-28 20:53   湖南  

作者:凯风

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新一轮机场争夺战,再次打响。

机场争夺战的本质,是流量入口之争,也是城市能级之争,更是经济话语权之争。

日前,广州新机场正式获国务院立项批复,航站楼、跑道等基础设施即将动工。

广州新机场,在坊间素有“广州第二机场”之称,承担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空枢纽辅助功能,向外辐射珠三角西部、粤西及广西部分地区。

令人意外的是,处处都有广州,连立项名称都是“广州新机场”,但最终却选址隔壁的佛山市高明区。

要知道,北京、上海、成都已率先步入“一市两场”的双机场时代,重庆、南京正在市域内打造第二机场。

广州第二机场不在广州,深圳第二机场也不在深圳,对于国际航空枢纽争夺战有何影响?中国第一机场会否易主?

01

广州新机场,为何不在广州?

广州新机场,落地佛山市高明区,以“珠三交枢纽(广州新)”机场为定位,不在广州市内,距离白云机场100公里左右。

不只是广州,承担深圳第二机场功能的是惠州平潭机场,而上海也将第三机场布局在邻省的江苏南通市。  

总体而言,机场在都市圈内的均衡布局,既是空域资源相对饱和之下的替代选择,也是都市圈同城化、区域协同发展的体现。

先看空域资源,珠三角机场密布,广深港都是5000万以上量级的国际机场,周边空域资源相对饱和。

早在广州第二机场规划之初,广州市内的增城区、南沙区都是有力竞争者,但前者因空域受限,后者离深圳机场只有一步之遥,最终双双作罢。

与之对比,珠三角西部乃至广大的粤西地区,机场尤其是高能级的4E级、4F级机场付之阙如。

因此,将广州第二机场设在佛山,并辅之以密集的高铁、城轨网络,可进一步均衡广东机场布局,弥补肇庆、阳江、茂名、云浮乃至广西部分地区的缺口。

再看都市圈同城化,广州、深圳、上海的第二、第三机场,均是布局在都市圈之内,体现的是同城化的发展趋势。

广州第二机场布局在佛山,是因为广佛本是一家,佛山是广州都市圈的核心成员,广佛全域同城化本就是目标所在。

作为我国最成熟的都市圈,广佛同城历经十多年发展,目前已有三条地铁贯通,未来将有十多条跨市通道连通,不是一城,胜似一城。

当然,广州新机场最终名称仍未确定,按照民航局最新命名规则,按照所在地命名是“佛山高明国际机场”,能否保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则存在不确定性。

无论如何,广州不会独占各类要素资源,而是将战略均衡布局在都市圈内,这是格局的体现,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需求。

02

上海VS广州VS北京,谁能拿下全国第一机场?

航空第一大市,是城市总体航空客流量的较量;而第一机场,则是单体机场之间的比拼。

2024年,我国航空旅客吞吐量创下历史新高。

截至12月底,5大机场客流量超过5000万人次,11个机场超过4000万人次,而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双双突破7000万人次。

先看航空第一大市,坐拥“双机场”的京沪,航空旅客吞吐量合计双双突破1亿人大关,遥遥领先,上海略胜一筹。

广州本是传统的航空第三大市,但近年来,成都凭借双机场优势脱颖而出,总客流量赶超广州。

不过,广州机场仍在扩建之中,未来不乏再次反超的可能。

如果看单机场排行广州正在打破此前由北京首都、上海浦东、香港国际机场的霸榜格局。

2020年至今,广州白云机场旅客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之首,坐稳“流量之王”宝座。

这背后,既有疫情带来的变化,也有北京双机场建成的分流效应,也与地缘格局的不无关系。

而作为国家批复的综合性门户,广州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也是链接国际大循环的桥头堡,既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也有规模庞大的国际航线。

不过,随着疫情影响不复存在,国际航空客流全面恢复,上海浦东机场正在奋起直追,与广州不相上下。

上海拥有双机场,虹桥机场以国内客流为主,浦东机场国际客流占了近半壁江山。

2024年,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有望达到7600万人次,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差距微乎其微。

这也意味着,广州与上海的第一机场之争,仍将持续。

03

谁是年度第一不重要,这场争夺战远未到达终点。

广州、上海,均处于机场大建设大扩张阶段。

先看广州,既然“双机场”不可得,那么做大已有的白云机场,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机场,就是务实选择。

广州虽然连续多年拿下第一机场宝座,但全市航空旅客吞吐量已被“双机场”的成都赶超,而奋起直追的关键就在于T3扩建工程

当前,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如火如荼,将于明年底达到通航条件。

根据规划,建成后广州白云机场终端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600万吨。

届时,广州白云机场将稳居第一大机场之位,而全市航空旅客吞吐量或将反超成都,与京沪形成“三市鼎立”之势。

再看上海,第三机场放在邻市,但上海浦东机场的扩容从未停止。

近日,上海浦东机场四期扩建航站区主体工程开工仪式,2028年建成后浦东机场将拥有3座航站楼,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的需求。

加上虹桥机场,上海“双机场”未来有望承载1.8亿人次的航空需求,仍是名副其实的航空第一大市。

如果说长三角上海机场一家独大,只要空域资源足够,仍有持续扩容的空间,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则面临更多限制。

作为全球机场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有广州、深圳、香港三大国际顶级机场,加上珠海、澳门等机场,目前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2亿人次大关。

因此,未来的机场客流较量,或将不是单个城市之间的对垒,而是都市圈与都市圈、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比拼

04

10大国际航空枢纽,谁的发展能级最高?

目前,我国已开通的境内运输机场超过260座,到2025年底有望达到270座,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地市。

虽说个别经济大市依旧暂缺,但机场早已不再稀缺,发展格局也已基本定型。

日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在发布会上透露,我国10大国际航空枢纽、29个区域航空枢纽格局已基本形成,10大国际枢纽的13家机场,旅客吞吐量已占到全国机场的近一半,货邮吞吐量占全国机场的60%以上。

这里的10大航空枢纽、29个区域航空枢纽,正是基于国家关于“3+7+N”国际航空枢纽布局的一部分。

根据今年8月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

强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

提升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7个国际航空枢纽区位门户复合型功能;

提升大连、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青岛、武汉、长沙、南宁、海口等若干区域航空枢纽功能,稳步推进专业和综合性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可见,北京、上海、广州为第一梯队,而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为第二梯队,这10城构成了国际航空枢纽。

在10城之外的其他地方,无论南京、杭州,还是武汉、合肥,都只是区域航空枢纽。

05

是国际还是区域航空枢纽,有何影响?

航空枢纽的能级越高,越能获得航线尤其是国际航线时刻资源的倾斜,在机场扩建、第二机场审批上都具有一定优先权。

一个大趋势是,国际航线正在不断向北上广三大核心国际枢纽聚集,而二三线城市的国际航线或将收缩。

根据民航局最新发布的新规,连接除国际枢纽机场以外其他机场的国际航线,地方政府不得安排航线补贴。

这意味着一大批二三线城市国际航线前途未卜,而北上广的国际航空枢纽优势将会强者恒强

当然,成都、深圳仍有一争之力,一个是西部经济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一个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庞大的客流需求,将会带动航权和航线扩张。2024年,成都双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超过8000万人次,深圳有望突破6000万人次,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因此,未来航空第一城、机场第一城的争夺战,仍将在北上广之间展开,成都、深圳则是最有希望的挑战者。


别忘点个“在看”

商务合作:lting2015(微信)

更多交流请加:jcg654(微信)

设置星标不迷路,感谢您的支持!

正商参阅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正商参阅
原《政商参阅》,做价值的传播者!连续两届获评胡润年度影响力财经自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传播力财经自媒体、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年度影响力财经自媒体、新榜年度社会关注新媒体荣誉奖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