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挖掘安徽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实现重大考古成果活化利用与阐释传播,由安徽博物院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凤阳县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等共同主办的“天下中都——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新馆)展出。
本次展览遴选了国内13家文物收藏单位明洪武时期文物、标本等近400件(套),通过“日月重开”“择中建都”“中都遗韵”三个部分,展示了明朝建立之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并吸收利用明中都遗址考古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复现六百多年前大明中都的璀璨辉煌,带领观众重温“洪武时代”的壮丽气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明洪武二年(1369)九月选择他的家乡临濠为中都,营建中都的工程持续了六年,至洪武八年(1375)四月罢建。明中都作为明代以京师之制建造的第一座都城,虽没有发挥其都城的真正作用,但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此后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蓝本”。
2022 年3月,随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明中都”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如今的明中都遗址正拂去历史的尘埃,悄然“新生”。
日月重开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率军攻占集庆(今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迈出了王朝更迭的坚实一步。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拓应天城、“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十二月,“命有司营建庙社,立宫室”。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正月,建国号为吴,称吴元年。九月,新宫落成。第二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改元“洪武”。朱元璋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为明朝两百七十六年的历史奠定了基础。
“龙凤六年”元帅之印(图1) 元至正二十年(1360) 1978年六安市城北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钮顶有一楷书“上”字。印面阳刻九叠篆书“元帅之印”四字。印背右刻“元帅之印”,左刻“中书礼部造”“龙凤六年十一月□日”,印的左侧刻“珍字八号”,皆阴刻楷书。此印为元末韩宋政权铸颁的官印。朱元璋所领导的农民武装早期名义上隶属于韩宋政权,使用龙凤年号。安徽目前已发现的龙凤年款印章有元帅之印、管军万户府印等。
图1 “龙凤六年”元帅之印
“羽林左卫”铭文铜碗口铳(图2)明洪武五年(1372) 南京城墙博物馆藏 前膛中部刻铭文“羽林左卫猛字叁拾玖号/次碗口筒重弍拾壹斤/洪武五年八月吉日/宝源局造”。碗口铳因铳口像碗而得名,是火铳两种主要类型之一。另一种为手铳,亦称“手把铜铳”,是单兵手持的轻型火器。羽林左卫是明洪武年间设置的十二个亲军卫(后增至二十六卫)之一,主要负责宫廷和京城宿卫。
图2 “羽林左卫”铭文铜碗口铳
白釉梅瓶(图3) 明 南京太平门外岗子村明吴祯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吴祯(1328—1379),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靖海侯。洪武十二年(1379)卒,被追封为海国公。梅瓶在历史上有酒具和陈设器等不同功能。明代初年基本上出现于功臣贵族墓葬中,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礼器。
图3 白釉梅瓶
镶宝石金带饰(图4)明1971年山东邹城明鲁王朱檀墓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带饰为如意云形,托体金质,镂空串枝花卉。花卉表面镶嵌各种宝石 33 颗,十分精美。明朝建立初期,政治形势复杂,为避免历代地方割据和叛乱对朝廷造成的威胁,朱元璋考虑依靠宗室子孙对地方军政官吏加以限制和监督,于洪武初年建立诸王分封制度。朱檀(1370—1389),朱元璋第十子,封鲁王,洪武十八年(1385)就藩兖州,十九岁服丹药毒发伤目而亡,谥号“荒”。
图4 镶宝石金带饰
择中建都
明洪武二年(1369)九月,朱元璋下诏在其家乡凤阳营造中都城,“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此后六年间,调全国建材、集百万匠夫于凤阳,开始了浩大的兴建工程。中都城采用“三环相套”的建筑格局,分别为皇城、禁垣、中都城,其“规模之大、规制之盛、工艺水平之高,实冠天下”。洪武八年(1375)四月“功将完成”的时候,朱元璋突然下诏“罢中都役作”,停止营建。此后,朱元璋利用从各地调往凤阳的建筑材料,修建了皇陵、十王四妃墓和龙兴寺。
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图5) 元 1973年蚌埠市东郊曹山明汤和墓出土 蚌埠市博物馆藏 该器体形硕大,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为元青花中的精品。汤和(1326—1395),字鼎臣,明初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广德乡)人。汤和追随朱元璋,一生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元至正十六年(1356)攻下集庆(今南京)后,即由管军总管升为统兵元帅,后历任枢密院同佥、中书左丞、平章政事、御史大夫、征南将军、征西将军等职。明洪武三年(1370)被封中山侯,后改封信国公。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有赏赐功臣青花瓷器的惯例,这件元青花盖罐很可能是受赏而来的精品。
图5 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石雕龙纹束腰(图6)明洪武 明中都遗址采集 凤阳县博物馆藏 这件石雕龙纹束腰,浮雕一龙于祥云之上,龙体刻工精细、动感十足,具有明初的典型特征。这件龙纹石雕束腰体现了明中都宫殿建筑的高规格。束腰作为古代高等级建筑须弥座台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雕刻装饰各式纹样。在明中都遗址发现的须弥座台基用材精良,雕刻精美,其束腰部位常见纹饰有龙纹、凤纹、麒麟纹、鹿纹、狮纹、云纹、方胜纹、“卍”字纹、花卉纹等,具有典型的明初风格。
图6 石雕龙纹束腰
涩胎褐彩书铭文板瓦(图7)明洪武江西省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出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该器通体无釉露胎,凹面左下角以含铁色料书写文字:万字号,浇色凡道,风火占高,作头潘成,甲首吴昌秀,监工官浮梁县赵万初,监造提举周成,上义都。该瓦详细记载了制瓦工匠和监制官员的相关信息,是研究当时陶瓷生产分工的珍贵资料,也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梁县志》关于赵万初为洪武早期浮梁县丞的记载相互印证。此外,书写有“赵万初”的板瓦在凤阳明中都遗址也有出土,实证了洪武初年景德镇曾为明中都烧造建筑构件。
图7 涩胎褐彩书铭文板瓦
明梵文如意纹半月形金发冠(图8)明初 凤阳县城西乡余庄村明严端玉墓出土 凤阳县博物馆藏 冠两侧沿部压印“唵嘛呢叭咪吽”六个梵文,梵文上又印“贺力”二字。梵文均系“剔地起突”錾刻,文字周边有刀痕。墓主严端玉,元末明初人,卒于明永乐初年,其子曾任明中都留守司副留守,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在凤阳设置中都留守司,防护皇陵,设留守一人,左、右副留守各一人,隶中军都督府。
图8 明梵文如意纹半月形金发冠
中都遗韵
明洪武八年(1375)四月,朱元璋在巡视即将完工的中都城后,突然宣布“罢中都役作”。此后因取材建龙兴寺、历经战火等原因,城墙及宫殿大量被毁。清乾隆二十年(1755),拆中都城外城,取砖营建凤阳府城,中都城废为遗址,此后多年人为及自然因素的破坏,中都城遗址岌岌可危。
1982年国务院将中都皇城及明皇陵32对石像生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明中都遗址被纳入有效保护及管理之中。2017年12月,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授牌,成为安徽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2年3月,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都皇城焕发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凤纹琉璃滴水(图9) 明 明中都遗址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琉璃滴水是古建筑中用于屋顶檐口的构件,其作用是防止雨水顺着瓦片流入屋内。琉璃滴水通常呈下垂状,下端呈尖形或圆形,以便雨水顺利滴落。这件滴水施黄釉,凤纹雕刻细腻、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彰显了明中都宫殿建筑对建筑材料的高标准。
图9 凤纹琉璃滴水
石雕螭首(图10)明洪武 明中都前朝区宫殿遗址采集 凤阳县博物馆藏 螭,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多用于古建筑或器物上。雕刻成形突出于建筑之外的螭首,常置在建筑下部的台基外部,栏板之下。据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造殿阶螭之制,施之于殿阶对柱及四角,随阶斜出,其长七尺,其螭首,令举向二分”。
图10 石雕螭首
瑞州府上高县款城砖(图11)明 南京城墙博物馆藏 砖一侧铭文:总甲黄原亨甲首刘德华小甲简文华 窑匠晏文叁 造砖人夫刘德华。另一侧铭文:瑞州府提调官通判程益司吏艾诚 上高县提调官县丞吕翊司吏赵用宾。城砖有字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明中都和南京城砖上留下的这些字迹,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为研究明初的建筑历史和明初的地理沿革、军队设置、官吏名称、徭役制度、刑罚制度、文字演变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图11 瑞州府上高县款城砖
龙纹琉璃构件(图12)明 南京中华门外眼香庙琉璃窑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这件龙纹琉璃构件是琉璃屋脊上的垂(戗)兽,垂兽又称角兽,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垂脊上的装饰构件,还能起到固定瓦片,加固屋脊的作用。
图12 龙纹琉璃构件
本次展览研究安徽重大考古成果,利用博物馆平台加以转化应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合地方文物资源,使其得以在更大平台,以更高维度、更新手段进行宣传展示;以展览为抓手带动基层博物馆从学术研究、展览策划、陈列布展、展览宣传、文创开发、社教活动、专题讲座、研学线路、旅游推介等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提升;以展览为依托开发明中都主题特色研学游,是以展览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作者:卞坚 李若明
来源:博物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