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急管理部组织编制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百问百答》(以下简称《百问百答》),旨在更好地服务广大基层,实实在在地帮助基层解决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提高基层应急预案质量。
《百问百答》定位于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解疑释惑”,分别从预案类型、编制程序、编制内容、预案管理等四个方面,梳理了101个问题及其解答。
通常包括适用范围、应急组织机构、信息接报与预警、应急处置、分灾种处置要点、应急保障、预案管理、附件等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调整。
(1)信息报送主体。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
(2)信息报送对象。一般包括所在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或110、119、120等报警和急救电话,根据需要及时通知本区域受威胁的相关单位和群众。
(3)信息报送的程序。
①村(社区)“两委”接报群众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后,首先简要核实并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影响范围。
②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
③及时向相关部门或领导上报事件情况。
④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持续关注事件发展情况,及时上报进展和变化。
(4)信息报送的要求。首报要快,主要报告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损失等基本情况;同时,对于人员伤亡或被困等其他重要情况主动核实并续报,根据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或救援机构紧急呼救或请求支援。
- END -
你可能错过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