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乡村生活“美”起来
文摘
2024-11-22 20:08
陕西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千万工程”经验推广以来,神木市积极促进产业发展、文明培育与基层建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立冬时分,记者走进神木市,实地探访神木市在和美乡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骆驼场村庭院一角
走进位于神木市西沟街道的四卜树村,暖阳下,几位老人正坐在村前的文化广场上聊天。这个拥有42平方公里的村庄,现有村民小组6个,村民320户1109人。多年来,四卜树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成功流转了26平方公里的土地,盘活了3.5万亩闲置资源,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四卜树村党支部书记杜卡田介绍:“现在,我们村里面的产值大概是3.2亿元,村集体收入在800万元左右。”谈起“千万工程”,杜书记骄傲地说:“我们村产业的‘六个万’我一定给大家说一下:第一个‘万’就是一万头澳牛;第二个‘万’是十万头种猪出栏;第三个‘万’是一万只湖羊;第四个‘万’是万吨冷链保鲜;第五个‘万’是万亩种植基地;第六个‘万’是万亩光伏基地。”六个“万”的特色产业,离不开四卜树村的资源禀赋,更离不开村“两委”在“特”字上下的“硬功夫”。多年来,四卜树村“两委”始终坚持培育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质量效益高的乡村产业。不断拓展延伸产业发展链,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不出两年,我们的第七个‘万’可能就要出来了。”谈到下一个目标,杜书记开心地笑了。驱车离开神木市区,大约行驶六公里后,就来到了位于滨河新区街道的骆驼场村。一下车,一座互助幸福院映入眼帘。而在幸福院的旁边,硬化的道路、干净的院落,排列有序的大棚,处处都是安居乐业的“新”景象。骆驼场村,地处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草原的过渡地带,各区域地势起伏较大,由原骆驼场村、老虎沟畔村和曹伙盘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截至目前,该村自来水、天然气、广播电视等已全面接通,通村道路主干道实现全部硬化,新建了“幸福”广场、文化大礼堂等,成为公共设施相对完备的城郊融合村。据骆驼场村党支部书记杜云飞说:“骆驼场村,是神木市较早的一处宅基地改革试点。我们村围绕着生态修复,修建了蔬菜大棚、露营基地,两年内实现改造150户。”按照统筹建设与总体规划的中心思想,骆驼场村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实现发展成果共建共享。通过积极探索“宅改+”新路径,让和美幸福变成了骆驼场如今的“代名词”。人口老龄化,是乡村面临的共有难题。因此,做好养老保障也成了乡村治理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神木市锚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尽力做好“雪中送炭”的事,努力让“银发”生活“锦上添花”。走进骆驼场村互助院的双人宿舍,床铺干净整洁,电视、衣柜等家电一应俱全。卫生间的马桶旁,用于支撑老人行动的扶手格外显眼。这一处细节,就是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的最好体现。互助院的管理员袁爷爷说:“有了互助院,我们这些老人也不孤单了。下下棋,扭扭秧歌,这就是现在讲的‘幸福指数’嘛,我们的幸福指数就挺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动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今年,神木市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建成1个中心卫生院,对经济困难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新建幸福互助院20个,标准化养老院2所,基本实现村集体互助院全覆盖。“我们要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原则,按照‘点上精细精致、线上出彩出新、面上有序有质、整体宜居宜业’的要求,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农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神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白煜说。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