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围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问题开展界别协商 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丨重庆两会@教育

教育   2025-01-21 12:01   重庆  

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围绕职业教育与

产业发展融合问题开展界别协商

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

  1月20日,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开展“提高我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界别协商,与会委员、特邀行业专家会聚一堂,围绕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府副市长马震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主持协商会。

  整合“空、小、散、弱”职业院校

  积极鼓励“职教出海”

  市教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实际招生职业院校共173所,其中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所、高职专科院校45所、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126所,在校生人数达到106万人。

  近年来,我市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超过30万名,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存在管理职能交叉、重复投入、标准不一、力量分散的问题。”市政协委员、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理事长吴睫建议,推动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探索兼容技工教育体系。整合一批“空、小、散、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鼓励引导技工学校学生参加“3+2”“3+4”贯通人才培养项目。

  市政协委员、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儿童早期发展学院院长任捷一直关注我市“职教出海”进展。她建议,立足重庆产业优势和特色,鼓励电子信息、汽车等行业企业以及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优先实现“教随产出、产教融合”。同时,积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国际互认的职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围绕产业发展优化院校及专业布局

  推动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

  据了解,我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已达到88%,为全市重点产业贡献了70%以上新增劳动力。如何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人才贯通培养,也成为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缺乏总体布局,未形成特色与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仍有差距。”市政协委员、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董事长何弦建议,政府层面,加强统筹和引导,提升专业匹配度;高校层面,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打造特色和优势;企业层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育人。

  市政协委员、永川区政协副主席王晓英建议,立足服务区域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优化院校及专业布局结构;围绕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动态调整贯通培养的专业,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瞄准“大国工匠”,开展长学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如“3+2+2”高本硕贯通等;鼓励应用型大学在产教联合体设置工程硕士和博士专业。

  市政协委员、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胡波建议,加强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专业设置论证与标准建设;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技能水平,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内涵建设

  “靶式”对接人才培养链与企业需求链

  2023年以来,我市着力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两翼”建设为抓手,有力推动职业院校扎根区域、融入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已立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市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和产业园区牵头产教联合体(含培育)10个。

  “补齐实体化运行的短板,提升支撑发展能力。”市政协委员、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校长李国建议,搭建共同体产教供需交互平台,完善要素交换与利益补偿的制度,常态化发布项目清单、能力清单等,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企业需求链“靶式”对接。

  市政协委员、重庆财经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王晓颖建议,聚焦产业方向推进产教融合体分层级建设,推进政策激励,加快产教融合体实体化运营,搭建数字平台完善产教融合体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特邀参会专家,市教育评估院职成教评估所所长黄承国围绕进一步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建议构建协同式治理架构,创新运行机制;促进实体化运行,强化协同创新;强化考核评价和监管,激励调动各方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地方产业的适应性。

  会上,针对市政协委员、专家们的建议,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回应。

来源丨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丨李志峰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重庆教育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官方发布,重庆教育权威资讯,教育民生服务,教育政策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