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守护故事|宋庆龄汉白玉雕像历久弥新,背后都有哪些故事?

文摘   2024-12-04 18:22   上海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今日起,《长宁文物守护故事》系列片正式上线,请跟随第四次文物普查的脚步,走进建筑聆听故事,感受守护的初心。

第一期,让我们跟随守护人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主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研究员戴仕炳的视角,了解宋庆龄汉白玉雕像背后的故事




宋庆龄墓





宋园路,一条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宁静优雅的道路,因落葬了一位20世纪举世闻名的伟大女性而得名,她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与世长辞。这位“上海的女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留下了遗愿,只愿回到万国公墓宋氏墓地的父母身旁。



如今,万国公墓更名为宋庆龄陵园,漫步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理石碑,镌刻着邓小平的亲笔题词,高度评价了宋庆龄同志的光辉一生。



矗立于广场上的宋庆龄汉白玉雕像,以其温婉慈祥的目光,触动着每一位驻足凝望的访客。历经40多年风雨,这座汉白玉雕像逐步出现开裂、起粉、苔藓污染等自然损害迹象。陵园管理方高度重视,特此邀请了国内外文物保护领域的顶尖专家,定期对雕像进行维护保养。

同济大学戴仕炳教授及其团队遵循了文物工程不改变文物原状以及最小干预的原则,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维护施工。

汉白玉石质文物具有独特的材质和特性,其保养维护上有一定难度。在清洗、修补、加固等过程中,会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如清洗剂的选择、修补材料的匹配等。因为希望这尊宋庆龄的雕像完美无瑕,所以需要无数次反复修改方案。最终选择了高科技纳米石灰材料作为保护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能,能够有效地延长雕像的寿命;还建立了完善的监测体系,以及可靠的预防性保护技术方法,以确保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维护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随着陵园维护工作的完成,宋庆龄墓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它的庄严与美丽。长宁,这片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的土地,不仅深深铭记着对宋庆龄的深切纪念,更是向一个伟大的时代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一期,

《长宁文物守护故事》带您走进

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

 敬请期待








上海长宁文旅
长宁区文化与旅游信息发布与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