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基层特色案例汇编之三
文化服务机制创新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完善文化服务功能、规范场馆运行标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今年以来,长宁区通过开展基层综合文化活动室功能提升工作,推出一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典型,以典型示范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畅通各类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直达基层,持续增强市民群众的感受度和幸福感。
编者点评
长宁区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级增效。编者在调研中发现,东镇、华院、新风、爱建、天山星城等居民区通过空间运营与服务机制的创新,探索实践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工作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治理等有机融合,以文化内容优化社区居民生活场景,以文化服务赋能基层居民自治,推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共治,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现将这些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的优秀案例进行逐一分享。
新华路街道·东镇
东镇居民区位于新华路街道,有13个小区,共2243户,常住人口约4480人,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花园社区。东镇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公益服务面积200㎡,内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设有多功能厅、心灵驿站、共享书屋、烘焙教室、健身区域等空间,其中共享书屋藏书量300余册,图书类目丰富,每半年更新一次,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阅读需求。为保障居民群众乐享公共文化资源,东镇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积极吸纳居民志愿者参与,组建了东篱读书、同庆摄影、东莺合唱、东镇舞蹈、多彩编织、茶文化和甜心烘培7支群文团队。活动室以居民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积极联合辖区人文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每年开展约150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使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文化大餐”。在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同时,东镇居民区积极探索“文化+党建+治理”的创新机制,通过绿枝归根特色项目,以文化赋能党建实践和社区治理,引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一起打造更加美好的社区家园。
华阳路街道·华院
华院小区位于华阳路街道西北角,东临华东政法大学,南靠中山公园,北依苏州河,占地面积31319平方米,居民总户数381户,实有人口865人,属于售后公房+商品房的混合型小区,80%的居民为原华东政法大学退休教职工,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47%。华院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作为长宁区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通过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和巧妙设计,集首问接待、日常办公、自治议事、物业管理、文化活动、便民服务、读书阅读、亲子活动、智能化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和流连忘返的沉浸式活动体验。为充分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居民区组建了“缘圆园文化驿站”,为群文团队和社区服务团队搭建交流议事平台,共同探讨打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活动。活动室积极推动空间与机制双创新,从满足居民需求出发,打造家门口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建“缘圆园文化驿站”,为居民群众和群文团队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充分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天山路街道·新风
新风居民区位于天山路街道北部,辖区内共有4个自然小区,居民总户数2389户,实际人口3700人左右,活动室面积180平方米,主要分为图书室和多功能室。图书室拥有各类藏书两百余册,报刊二十余种,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阅读需求;多功能室是集文体、为老为一体的公共空间,通过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定期开展各类亲子阅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等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新风舞蹈队曾多次参加街道舞蹈展演,并屡获佳绩,旨在营造高水准、聚才艺、有活力的社区群文生态。新风居民区勇于创新,牵头联合小区业委会、物业及社区民警构建的“四位一体”组织,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共建共享工作。根据社情民意,结合居民对社区治理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想法和需求,做好社区共治家园各项工作推进。
虹桥街道·爱建
爱建居民区位于虹桥街道东片,下辖6个小区,居民总户数1560户。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为坐落于安顺路上的“爱建美好生活服务站”,拥有上下两层约200平方米的空间,巧妙地将文化会客厅、儿童友好空间、党群服务站、便民服务点及养老顾问点五大功能区域融于一体。经过升级改造后,活动室焕然一新,处处充满巧思。多彩的楼梯、可爱的墙绘,楼道和走廊内悬挂的缤纷彩球,将空间装点得妙趣横生,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氛围。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求,设置了爱阅童梦角、爱阅启智阁与爱阅慧书房三大阅读区域,为儿童提供了自在阅读、学习、休闲的温馨天地。爱建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积极探索暖心公益志愿服务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和社区治理可持续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新泾镇·天山星城
长宁区新泾镇的天山星城居民区共有2009户住户,以其人口、人文环境及居民意识的多样性著称。居民区结合动迁农民喜爱在户外聚会聊天的习俗,因地制宜,通过构建“亭文化”来拓展公共服务空间,将五处凉亭命名并赋能,创新实践“五亭工作法”,探索出混合型小区治理新模式。在开展“亭”文化的基础上,打造了“厅”文化和“群”文化,突破传统室内活动空间概念,发挥共享空间作用,以多元文化共治,让多样群体感受到多彩生活的乐趣。组建乒乓、合唱、舞蹈和书法等群文团队,积极参与街镇比赛和文艺演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与周边银行、中医院、星巴克等机构合作,推出青少年“小小系列”职业体验活动,寒暑假期间特别为儿童开设书画班,深受小朋友喜爱。天山星城致力于促进居民之间的组织融合、思想交流、文化共享及习惯互通,打造和谐共融的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