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宝卷,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河西宝卷则在继承的同时将之进一步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间化,使其成为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形式。
除了民间教派对河西宝卷的影响之外,河西宝卷与北方宝卷的同源同流关系还可以通过河西宝卷与其他北方宝卷存在大量共有卷目来证明。车锡伦先生经过比较“山西流传民间宝卷目”与“甘肃河西地区流传抄本民间宝卷目”,认为河西宝卷同北方的民间念卷和宝卷属于同一个系统。中有三分之一的卷目在国内其他地区有流传。车锡伦先生的这一结论是建立在严谨的资料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有一人念卷、众人和佛的方式,韵文部分一人唱,众人和,散文部分由念卷人一人宣读或讲解;通常要找一个或几个和佛人坐在念卷人旁边和佛(也有所有听卷人一起和佛的)。有时候是一人念卷,他一个人承担所有宝卷说唱演出。也有两人念卷,一人负责散文部分,另一人负责韵文部分,有时候则是一个人念通散文部分,而吟唱部分则由另外-一个人领唱,其他人当听众,也可以给领唱做简单的伴唱。
截至2018年,河西宝卷的念卷人,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习俗的改变,已很少有人主动举行念唱宝卷的活动。现在的念卷者,大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随着这一人群在未来的逐渐逝去,河西宝卷将面临消亡的危机。
酒泉政府保护河西宝卷的方针:“广泛普查、深入挖掘、全面搜集",为此制定了:“汇总整理、科学研究、编辑出版”,“发现和培养宣卷人员”的措施。具体来说,第一,深入全区18个乡镇、164个行政村进行广泛的普查,了解卷本在民间的散落、宣讲情况,掌握卷本的数量、种类,宜卷人的数量、宜讲情况及听卷受众情况。现场组织宣卷、听卷活动,并对现场实况进行拍摄、录像、场记。采取拍摄、抄录、复印、收购等方法全面搜集原始宜卷脚本及相关的图文资料。
编辑:张子振
校对:袁敏
审阅:马旭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