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又到了走亲访友高峰期。在外闯荡一年,回家给长辈带点营养品,好好尽尽孝心,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但是问题来了——选购营养品坑不少,既怕买到没啥用的智商税,又怕买到不适合家里老人的产品。
确实,不是所有补品都是健康的加分项,也许有些产品并不适合家里老人的身体状况;而他们真正需要的营养素,却很可能没有补齐。
那么一般来说,老人最可能缺点啥营养呢?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给到我们一些参考。
统计结果有些惊喜:铁、维生素 C 和 E 等营养素,老人通常不容易缺乏。
而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普遍没有补足的关键营养素也不少:维生素 A、维生素 B 族、钙等。
统计数据只代表了大部分老人的平均水平,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想要更准确地判断自家长辈的营养素摄入状况,我们可以从他们的饮食习惯来看——
饮食误区一:
基本不吃肝脏,没有每天吃大量橙红色果蔬和深绿色蔬菜的老人,容易缺维生素 A。
缺乏维生素 A,可能引起眼部和视觉的功能异常,比如夜盲症、干眼症等。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损。
饮食误区二:
主食以精米精面为主,粗粮吃得较少、吃肉较少的老人,容易缺 B 族维生素。
B 族维生素是个大家族,在我们身体里起到不同的作用。
-B1:对体内能量代谢、神经信号传导至关重要,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消化不良,对于平时胃口欠佳的老人可以尝试补充改善。
-B2:有助于维持皮肤和黏膜健康以及参与维生素B6和烟酸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对环境应激适应能力,缺乏可能会引起口腔炎或者口腔黏膜溃疡,甚至缺铁性贫血。
-B12:缺乏可能诱发巨幼红细胞贫血和神经系统损害。
饮食误区三:
没有每天喝两包奶、同时吃大量深色绿叶菜习惯的的老人,容易缺钙。
随着年龄增长,钙流失速度也加快,老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钙吸收还会减少,所以得重视给老人补钙。
老人缺钙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不只是容易骨折,还容易腰疼、腿疼、胳膊疼、驼背,脊柱变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跌倒风险也不可忽视。
而且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肌肉功能、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都需要钙的参与。
饮食误区四:
没有每天吃韭菜、菠菜、西蓝花等叶黄素含量丰富的深色蔬菜的老人,容易缺叶黄素。
虽然统计报告里没有直接统计叶黄素的摄入量,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对于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大家每天吃的量大约只占蔬菜总量的 30%,远达不到推荐的 50% 以上的水平。
叶黄素的作用一是处理有害蓝光,二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眼睛里视网膜神经细胞与黄斑区,对视力保护很重要,也推荐老人要补足。
首先要明确的是:能从日常饮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素是最优解,可以优先调整饮食习惯。
现实情况下,饮食上面面俱到确实有些困难,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补剂也是一个选择。
单一营养素补剂
可以这么选
对于老人整体饮食习惯比较了解、可以大致判断缺乏哪类营养素的情况下,选择单一补剂更有针对性,且可以根据老人自身状况定制。
我们给到一些通用的建议,大家可以对照着去选购。
大部分补剂的说明上都推荐每天服用,但如果判断饮食中缺的不多,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做调整,隔天吃、或者两三天吃一次也是完全可以的。
需要吃多种补剂的
可以选择复合型产品
—
复合型产品则是可以一次补充多种营养素,服用更方便。
但缺点是不能根据个人饮食习惯调整各种营养素的剂量和配比,会更适合饮食整体都不太均衡的老人。
通常来说,复合型补剂里每种营养素的剂量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添加量也比较克制。按照推荐量吃,不用太担心某种营养素会补充过量的问题。
最好是先询问家里老人的饮食结构,有针对性地选购,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咨询营养师。
同时吃几种补充剂的,记得看一下几个产品中是否有相同的营养素,每天的服用剂量相加不要超过这个营养素的摄入量上限。
欢迎大家转发、在看,帮更多朋友买对营养品,看完也可以「收藏」起来,给全家人挑营养补剂都适用~
合作专家 谷传玲
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
合作专家 刘遂谦
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
合作专家 张海英
注册营养师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硕士
合作专家 王雨楠
中级临床营养师 、中国注册营养师
国家营养指导员
科学审核 刘言
川大华西营养学硕士
内容策划 一一
内容策划 江野鸿
合作请联系 jiangyihong@dxy.cn
参考文献
策划 一一&江野鸿
监制 王姐 & Emma
图片 见图注
封面图来源 站酷海洛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丁香生活研究设为星标🌟哦~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超级实用
请动动手指,点点下面的小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