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祖先(下)人类基因组差异多与容貌有关

财富   2024-09-03 11:07   日本  


人类基因组的99.9%是相同的,差异只有0.1%。而这些差异中包括很多和相貌有关的项目,在关注与其他人群之间的差异之前,希望能牢记人类的共性……

 

      放眼世界,日本人等东亚人的容貌显得很有特点。随着更多人的遗传信息被解码,许多与容貌相关的基因特征被发现。据称,人类基因组(全部遗传信息)的差异仅为0.1%,这些差异中含有很多与外貌相关的项目。人类似乎过多地受到外貌的左右。

      粗壮的头发、浓密的眉毛、双眼皮。科学家根据从鸟取市的青谷上寺地遗址出土的人类骨骼,对“青谷弥生人”进行了面貌复原,并于7月25日宣布将其命名为“青谷来渡”,其容貌并不是完全想象出来的。监督这项工作的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研究主管神泽秀明介绍说:“通过从骨骼中获取核基因组信息,确认与所需形态特征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判定了表现型”。

      基因多态性是指变异导致基因序列信息发生细微改变的现象。随着大量现代人和古代人的基因组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了很多与容貌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仅被指与面部形态特征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世界各地就已经发现了1500多个。

      虽然大部分是在相关研究盛行的欧美地区实施的调查,但也有一些与日本人相关。也许大家听说过,绳文人的面容深邃,而外来的弥生人则拥有扁平的脸型。这些容貌受到了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比如,在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东亚人中,“EDAR”基因的多态性十分常见。经过研究发现,该基因的多态性与粗壮的头发、中间的前齿“门齿”的背面呈铲形、耳垂较小、胡须稀疏等特征存在关联。


      在日本本州人、北海道阿伊努人和冲绳琉球人之间,EDAR的多态性频率存在差异。这种多态性起源于东亚大陆,弥生时代经由外来人传至日本列岛。

      这样的变异延续至子孙后代的情况十分罕见。即使被继承,往往也会在历经多代人之后中断。但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带有这种变异的人会增加并形成一定数量的群体。有时会发生纯属偶然的自然选择,这种选择是因为某些对生存有利的原因而发生的。

      例如,与皮肤颜色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已被指出。皮肤颜色与一种叫做黑色素的色素有关。有黑色到褐色的类型和红色到黄色的类型。与这些合成相关的多个基因的多态性改变黑色素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左右皮肤的颜色。

      自然选择的假说认为,在紫外线强烈的低纬度地区,深色皮肤有助于防止紫外线造成的皮肤等损伤。而高纬度地区则被指出了与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的关系。深色皮肤在维生素D的合成上处于不利地位。尽管很难科学证明这些假说,但人们普遍认为某种自然选择无疑发挥了作用。

      人类“智人(Homo sapiens)”大约有2万个基因。智人在20万~30万年前出现,历史较短,变异的积累较少。与近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相比,遗传多样性较小。人类基因组的99.9%是相同的,差异只有0.1%。

      这些差异包含了与受到自然选择影响的外貌相关的许多多态性。日本琉球大学的木村亮介教授指出:“我们与外界接触的部分是最不同的,我们把这看作外貌。然而,除了这一部分,其他大部分并没有太大差异”。   

      通过解读基因组发现“人种”这一古老分类的概念是虚幻的。人类学者的共识是不能从生物学上区分人,人种只是随意捏造的。过去在学校听说的“蒙古人种”等词汇不过是消失的假说。

      人类的共性在现代人和古代人之间也存在。在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钓钩和饰品等。还有挖掘适合制作石器的玻璃质黑曜石,通过海上运输在各地使用的资源开发的证据。一个重现旧石器时代人们造船,渡海来到日本列岛的过程的实验项目充分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在船只制造上智慧,并进行了航海风险判断。

      负责研究的东京大学海部阳介教授表示:“我不认为旧石器时代的人们的智力低于现代人。如果我们处在同样的环境中,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情。了解得越多,越是充满敬意”。即使在现代,技术差距也并不代表人性的差异。

      未来人类的迁移将会增加,基因的混合会加速。在关注与其他人群之间的差异之前,希望能牢记人类的共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田省吾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相关阅读:日本人祖先(上)DNA揭开“绳文与弥生”谜团

                日本人祖先(中)外来人如何在列岛繁衍




日经中文网
编制日经指数的《日本经济新闻》的中文版。提供日本、中国、欧美财经金融信息、商务、企业、高科技报道、评论和专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