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蛤是最爱,梭子蟹是“常客”——朔门古港挖出一本古代温州人“食谱”

民生   2024-12-01 18:08   浙江  


来源|温州晚报


在朔门古港遗址,考古专家“挖啊挖”,挖出了古代温州人的“食谱”。

11月30日,在海丝学术交流暨朔门古港遗址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参与朔门古港考古工作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宋姝介绍,朔门古港遗址出土了大量牡蛎、血蚶、结蚶、钉螺、田螺等贝壳类海鲜遗存,其中菲律宾帘蛤,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蛤,数量占据绝对优势,超过半数,可见当时温州人对其喜爱程度。

鱼类也是温州人的心头爱。除了贝壳类海鲜,黄鱼、鲈鱼、鲷鱼、鲫鱼的骨骼与牙齿的遗存也不在少数,其中鲈鱼和大黄鱼数量多。而锯缘青蟹,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梭子蟹数量也不少,很可能也是温州人餐桌上的“常客”。此外,考古学家还陆续发掘出了家猪、狗、山羊、梅花鹿、小家鼠等动物的遗骸。

就连凶猛的鲨鱼也是“盘中餐”。考古过程中,两颗特殊的牙齿吸引了专家的注意,根据鉴定,它们分别来自锥齿鲨、公牛真鲨。结合资料,北宋元丰年间,温州就曾“贡鲛鱼皮五张”。宋人庄绰在《鸡肋篇》还专门提到鲨鱼皮的做法。

在朔门古港遗址的南宋地层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棒锥螺遗骸,这些螺壳的顶端呈现出因食用行为造成的明显损伤痕迹。

为了吃得更方便,温州人还会二次加工。宋姝介绍,温州、宁波等沿海地区在当时则具备大量获取海洋资源的优势条件。除了直接生食、烹煮,还会加工成蛤蜊酱、油蛤、咸蛤、干货等形式以长期保存。

宋姝介绍,截至目前,已发掘出超过4万粒的植物遗存,包括种子、果壳以及水稻穗轴等,这些遗存可鉴定的种属超过80类。其中,水稻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水稻穗轴的数量,占比更是高达90%以上。

沉船的北面,出土的完整双爪船锚。

朔门古港遗址中水果种类也十分丰富,发现有桃、杏、李、梅、樱桃、悬钩子属、花楸属、枣、葡萄、甜瓜、冬瓜、橄榄、猕猴桃属等,基本上涵盖了现今可见的各类水果。

“有趣的是,在考古过程中,我们还意外发现了少量的荔枝核和果壳。”宋姝介绍,尽管现今温州苍南地区有荔枝种植,但古代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因此,他们推测,这些荔枝很可能是通过海上贸易途径传入温州的。



柒零叁网
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