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优化社会事务服务供给 彰显民政为民情怀

政务   2025-01-20 18:07   黑龙江  

2024年12月30日至31日,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民政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动员全国民政系统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奋力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黑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等地方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其中黑龙江省民政厅交流题目为《优化社会事务服务供给 彰显民政为民情怀》。


优化社会事务服务供给

彰显民政为民情怀

  黑龙江以“党有嘱托·民政牵挂”龙江民政工作服务品牌矩阵建设为牵动,优化社会事务服务,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彰显民政工作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

  推出“党有嘱托·民政牵挂⸺遇困有家”服务品牌,强化三个机制,当好临时遇困人员家里人。一是强化街面治理联动机制,依托数字民政、公安视频监控、数据建模等9个系统,双向共享海量数据,形成“地空勤”立体巡查格局。哈尔滨市实行“7×24小时”驻站模式,将街面警务站打造成街巡救助“便利店”,保障极端天气下临时遇困人员基本生活,有效杜绝街面职业乞讨现象。二是强化区域中心带动机制,建立“中心带动、业务垂管、资源共享、联手协作”4种模式,打造市县一体化救助格局,提高县(区)救助管理能力。三是强化温情救助机制,将临时遇困人员救助纳入龙江“高效办成社会救助一件事”,提供“暖心牵挂幸福清单”47项专业化、贴心式服务,兜住急难救助的底。

  推出“党有嘱托·民政牵挂⸺残友我助”服务品牌,优化三项服务,当好残障人士关爱人。一是优化残疾人两项补贴服务,实时跨域比对,及时发现“应享未享”人员信息,开展特需性主动性服务,形成“入户办、我帮办、马上办、网上办、跨省通办”五办叠加新模式。二是优化辅具供给服务,建立龙民康“适老化+无障碍”产品线上线下双平台,入驻企业320家,聚合产品2400余种,打造“老残一体”康复辅助器具“博览会”。三是优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融合服务,依托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建立100个融合服务阵地,以中华慈善奖获奖项目“绿蝴蝶在行动⸺让精神障碍患者回家之路不再漫长”为范例,建立全省统一的“1+9+N”工作模板,服务精神障碍患者22万人次。

  推出“党有嘱托·民政牵挂⸺逝有所安”服务品牌,运用五字工作法,当好逝者家属安慰人。一是突出“治”,将集中整治与专项行动有机衔接,自查自纠、起底排查,强化公益属性,重塑行业形象。二是突出“减”,减少延伸服务收费160项,推动殡葬惠民减免政策向户籍居民进一步延伸。三是突出“疏”,建设100个乡镇骨灰堂,建立省级生态葬奖补机制,推进树葬,解决3个国有林区城市“有殡难葬”问题。四是突出“惩”,充分借助纪检监察机关“利剑”作用,严惩违纪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五是突出“优”,成立首个省级殡葬行业产教融合体,推出《殡仪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基础设施改造全覆盖,全面提升优质服务能力。

  推出“党有嘱托·民政牵挂⸺为爱护航“服务品牌”,突出三个赋能,当好美好婚姻见证人。一是数字民政赋能,实现电子证照系统集成,全省共享婚姻数据2000万条(次)。二是婚俗改革赋能,推广“五进三联四活动”婚俗改革经验,婚姻家庭辅导实现全覆盖。三是“甜蜜经济”赋能,打造哈尔滨太阳岛、东极抚远、北极漠河等景区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形成链条式婚恋打卡“幸福地标”,助力黑龙江冰雪旅游发展,以优质新型服务培育婚育家庭新风。

源:《中国民政》杂志


审核  姜淮

编辑  杨洋

技术  张涵


黑龙江民政
黑龙江省民政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