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岁寒情暖。
近日,谌贻琴国务委员在我省调研时强调,落实落细各项救助帮扶政策,确保困难群众平安祥和过节。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排部署,坚决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结合元旦春节前夕走访慰问,加强对困难群众的走访排查、探访关爱和救助帮扶,落实落细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救助帮扶,24小时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牵挂送到困难群众身边。
为保障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佳木斯市民政局贯彻落实省民政厅部署要求,下发工作提示,组织各县(市)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召开部署会,压实责任,护航亚冬盛会,兜牢民生底线。走访慰问,保障祥和过节。广泛开展走访慰问,落实落细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发挥临时救助救急解难作用,切实提高困难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两节期间,全市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1.1万人开展走访慰问,给予临时救助1680人,并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畅通热线,保障安全过节。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值班值守,保持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畅通,安排专人24小时接听,及时受理和回应困难群众诉求和期盼,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让困难群众节日期间“求助有门、求助有应”。携手慈善,保障温馨过年。协同社会组织管理局,联合市慈善总会、市德一社会服务中心、市精神病人福利院等慈善组织和爱心单位,深入桦川县丰年村、万升村等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为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提供义诊义剪、关怀慰问、写春联送福字等公益慈善服务,共筑民生保障安全底线。
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安全安心过年,双鸭山市民政局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全市4.6万户城乡低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发放取暖补贴2961万元。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等基层工作力量,重点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重病、重残低保家庭做好走访排查工作,并发放“暖心牵挂幸福享有清单”,1月份以来共走访摸排4000余户,对存在困难的群众全面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政策。通过“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工作机制,共对984人次进行临时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108万元。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开展“新春送温暖”行动,双鸭山市民政局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残联、市教育和体育局、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服务中心)同步开展慰问活动,市政府拨付新春慰问金,惠及市本级低保户、特困人员、残疾人、高龄老人和困境妇女等特殊困难群众1518人,县(区)民政局积极响应,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03人,发放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民政部门携手社会组织开展慰问活动,帮扶困难群众529人,发放米面粮油、新春礼包等物资445份,让困难群众在欢声笑颜中温暖迎春。
岁末年初,为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幸福过节,伊春市民政局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制定下发《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两节”期间困难群众走访慰问活动的通知》,指导各县(市)区扎实做好节日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以“问暖、问需、问计、问效”暖冬四问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加强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残疾人、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等低收入群体的关爱帮扶,重点了解困难群众思想动态和诉求,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作用,强化临时救助效能,对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群众在春节期间做好保障工作。元旦、春节期间累计走访慰问3487户,发放慰问金、临时救助金、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合计205.8万元。南岔县、铁力市为低保、特困、孤儿等困难群体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惠及困难群众1.4万人。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受理和回应群众求助,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通过走访慰问活动,及时为困难群众送去暖心牵挂幸福享有清单,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审 姜淮
二审 姚永庆
一审 赵俞钧
编辑 杨洋
技术 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