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曾经落后的乡村踏上了追赶现代化的快车道。在“千万工程”引领下,磐安的乡村不断蝶变,自然和文化禀赋被激活,乡土味和现代性相交织,折射出未来乡村的模样。
村还是那个村,但精心梳妆打扮后,就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安文街道墨林村,每当夜幕降临,游客们围着广场中央的篝火载歌载舞,古村、古屋、古树与现代化的商业、灯光、装饰融为一体,让人恍惚觉得这里是丽江古城一隅。如果说夜晚的墨林,村庄即是景色,那么白天的墨林,则把景色融入了村庄,远处青山环翠,近处古色古香。在传统村庄建设发展中,要兼顾传统风貌和实用功能,既符合现代审美情趣,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守住村韵乡魂,留住自然底色。
村庄的生命力在人,在产业。如果一个村子都是老年人,必然暮气沉沉;如果村里没有产业,则引不回年轻人。墨林村围绕打造特色文旅产业,先后建成户外烧烤休闲营地、景观公园等项目,以古村文化、自然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村庄闲置资源,引进沉浸式剧本杀项目及古装租借拍摄、非遗工坊、咖啡馆等休闲娱乐业态,增添乡村人气,提升旅游服务,同时发展民宿、农家乐,拉长产业价值链。相比乌石、花溪等村庄,墨林村属于后起之秀,但它瞄准年轻市场引进新业态,成功打响了名气。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其灵魂就在于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化,可以从兴教育、续文脉、集器物、修村志、承技艺、立乡约等方面抓起。墨林村十分重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收集村民家中的旧瓦片、旧砖头、旧物件,用于修葺古建筑,以旧修旧保留古村古韵。同时,挖掘整理历史名人等文化资源,打造农耕、书画等主题展馆,提炼家规家训,弘扬“翰墨传家、文士如林”之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生生不息的乡村文化,唤醒了人们心底的乡愁。
作者│融媒评论员
编辑│施圭娅
二审│黄聪巍
终审│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