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环境中,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会自然收缩,引起血压升高、血管阻塞、血液流通受阻、血流供应中断,从而诱发脑出血、脑梗等脑血管疾病,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
什么是脑梗?
脑梗属于脑中风的一种,又称卒中、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综合征,以突然半身不遂、口齿不清、口角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
中风有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约有80%为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梗(脑血栓)。
✦✦
脑梗发生的危险因素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直接损害血管壁,造成血栓形成,导致脑梗等。吸烟还会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可与血糖升高、肥胖等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对心脑血管、外周动脉等产生危害。
在高血压、高血脂、不合理的运动习惯和饮食习惯、抽烟酗酒、情绪紧张等危险因素的影响下,脂类物质在血管内壁沉积,形成“水垢”样的硬化斑块。随着病变的发展,部分斑块会逐步进入管腔内造成管腔狭窄。
肥胖的人往往伴有高脂血症,造成血管斑块甚至狭窄,容易出现脑梗。此外,狭窄血管的斑块脱落,也可能随着血流堵塞远端脑部血管导致脑梗。
不爱喝水的人,身体缺乏水分,血液往往会比较黏稠,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平时别等口渴再喝水,可以在床头放一杯水,在睡前半小时和晨起时喝几口。
吃油多,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热量高,容易导致血液里胆固醇增加,加速血管变窄,对人体健康不利。再加上肥胖,过多的营养脂类、糖类滞留在体内,时间一长就容易引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此外,熬夜、生活饮食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等,也容易通过应激、神经兴奋、脂代谢紊乱等途径引发脑梗。
✦✦
脑梗务必紧急处理,越快越好
和心梗一样,脑梗发生后,及时识别、及时抢救是最重要的!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如何第一时间识别脑卒中?通过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BE FAST”口诀,帮助大家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另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的卒中症状也要高度重视:比如,患者之前从未有过头晕,但突然间产生眩晕感,又伴有走路不稳、说话含糊不清等情况时;或者,以前都是偏头疼,但最近突然间疼得非常严重又伴随恶心呕吐,这时候也要提高警惕,建议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
寒冷天气,如何预防脑梗?
当下天气骤然变冷,气温有较大变化,是脑卒中高发时期。老年人或有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尤其是头部和颈部。可以佩戴帽子、围巾等保护头部和颈部,防止寒气侵入。
同时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如果身边人发生脑梗,请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送至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
对发生过卒中的人来说,治疗后也并非一劳永逸,在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同时,要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否则仍有一定的复发概率。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