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8年!这位透析“老病号”为血透室送新年礼物

文摘   2025-01-29 10:47   山西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伴随着一些波澜与坎坷,而血透室便是那处承载着希望与坚守的特殊港湾。有一名已经透析10年的患者,在无数次与病魔抗争的岁月里,被我院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和专业精神深深打动。连续8年,在新春即将到来之际,他满怀才情地创作了8篇名为《血透赞》的赋作为医护人员送上独一无二的新春“礼物”

2014年初,一纸“慢性肾脏病(5期)”的诊断,打破了王某原本平静的生活。“为了维持病情,医生要求我每周规律进行3次血液透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某神情淡然地说,“当时我觉得天都塌了,但万幸的是,我遇到了和平天使般的医护人员,他们给我暗淡的生活带来了光明,我无以为报,只能通过写文章来表达我对他们的赞美。”

“白衣如雪映丹心,医术仁心美名扬。”“一袭白衣,承载生命的重托;一双巧手,抚平痛苦的波涛。”临近年关,王某再次为血液透析室全体医护人员送来了温情的新年祝福,千恩万谢,纸短情长,一笔一画里包含着对医护人员的真情实感。

走进我院血透室,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庄重。透析机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发出细微的嗡嗡声。在机器的映衬下,是医护人员忙碌而专注的身影。他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口罩,眼神中流露出坚定与温柔的光芒,宛如守护生命的天使。

每天清晨6点40分,上早班的医护人员便已经到岗,准备迎接第一波前来透析的患者。医生开始下医嘱,为病人查体,护士做好上机准备。

见到患者后,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健康宣教,提醒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关注通路护理,做好体重管理和控制好血压。“血液透析是一个需要患者积极配合的治疗过程,” 医生杨庆安解释道,“只要患者有信心,并且遵从医嘱,做好日常管理,这个疾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甚至可以重新回归社会。”

在长达数小时的血透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陪伴在患者身旁,他们密切关注着透析机屏幕上各项数据的波动。即使是最细微的变化,也逃不过他们敏锐的眼睛。

他们会耐心地解答患者的每一个疑问,用温暖的话语安抚患者及家属焦虑不安的情绪,让患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不再感到孤单和恐惧。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医生护士会根据我们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透析参数。” 治疗室内,王某紧握着护士长李杨玲的手,满眼谢意,“我真心觉得,他们就像不知疲倦的守护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

“除了提供专业的护理,医护人员对我们的关心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知道,长期的血透治疗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因此总是想尽办法为我们营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和充满爱的治疗氛围。”

王某作为有着10年血透经历的老病号,对血液透析室这十年来的变化看在眼里,心中满是认可。“最让我感动的是,10年过去了,这里的风气依然纯净如初,从主任到医生,从护士长到护士,每个人都在努力,科室环境越来越好,管理越来越有序,服务越来越周到,我打心眼里喜欢这里的每一个人。”

患者的认可,是对医护人员最真挚的赞美。在血透室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英雄。春节期间,他们牺牲了休息时间,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却始终保持着微笑和热情。他们的付出,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个患者的心田。

在血透治疗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正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和支持,我才能够勇敢地面对病魔,坚定地走下去。展望未来,我期待着能写出更多赞歌来歌颂他们!”面对未来,王某眼神坚定,信心满满。


18年



19年



20年



21年



22年



23年



24年



25年



文/冯 庆 图/血透室




  责编 | 李燕燕

  初审 | 刘  娟

  复审 | 李嘉薇

  终审 | 韩晓晶

 

和平服务 | 门诊1月门诊专家出诊详情,建议收藏~ 

和平服务 | 挂一次号管三天!和平医院便民举措来了~

看病不知道挂哪个科,超实用挂号攻略,快收藏好⁓
患者朋友看过来!和平医院检查报告线上查询攻略来了→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官方号
唱响时代主旋律,传递和平好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