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如何从“起飞”到“腾飞”?
“已经有两名记者对人工智能相关问题进行提问,看来这个领域真的很热。”9月29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成都专场上,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笑着说。
热度之下,成都也明晰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目标:今年将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到2026年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产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首先有基础。丁小斌介绍,成都是全国8个可新建各类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区域之一,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双算中心”均为国家级平台,华为昇腾、海光两大自主可控算力生态布局相对完整,行业大模型发展活跃、公共数据开放运营走在全国前列,“这些都有利于我们把握国家大举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时机,抢先形成垂直领域领先优势,推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有决心。近年来成都不断强化试点示范引领,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牵引,聚焦“一核一区多园”空间布局,打造“三大特色场景”和“四大重点场景”,累计实施技术攻关、场景应用示范、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过150个。
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已培育建成人工智能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37个,争取科技厅支持天府绛溪实验室等28个平台进入四川省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创新平台名单。
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构建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全市人工智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634家、占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66.7%,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2家、占比6.5%。
重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计算机视觉、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向,组织实施“智慧蓉城场景人工智能模型与应用工具链”等人工智能领域市级重点研发项目372个,累计支持资金总额达2.37亿元,形成智能芯片等200余个创新产品。
发布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赵春淦亮出了一组数据:人工智能方面,去年成都产业规模达到78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超40%。建成大型算力中心9个;5款行业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排名全国第6;获批建设国家数据标注试点基地;启英泰伦离线智能语音家居市占率全国第一。
品尝机器人制作的咖啡、坐上无人驾驶的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也清晰地体现在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丁小斌介绍,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垂直大模型研发、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等方向,全面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来源|川观新闻
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川商头条》微信公众号
精选和原创发布时政资讯、研究成果、
企业动态和川商故事
每周一到周五推送
投稿信箱:scsgs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