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路走进新生活——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一周年见闻

文摘   2024-12-20 16:10   甘肃  

点击上方“甘肃公路”关注我们


家具都拉来搬进去了,这以后的尕日子就越过越舒坦了!”2024年11月份的一天,积石山县刘集村的王师傅和家人买好了鞭炮和对联,喜气洋洋,仪式感满满地办了一场乔迁新宅的仪式。

刘集村集中安置点的居民正在准备乔迁

积石山县刘集村集中安置点,受灾的居民近期陆陆续续搬入了新居。“我哥开车送我们从市区过来,前些日子,路都修好啦,家门口的也是新路,平平整整的,我们很高兴。”王师傅一家是集中安置点众多的新居民之一,2023年12月18日地震发生后一直借住在临夏市区附近的哥哥家里,如今他的生活焕然一新。“以后跟我哥往来也方便!”王师傅说。

施工中的刘集村集中安置点配套道路工程

2024年7月,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在优先保障民房、学校等项目建筑材料运输通道畅通的基础上,陆续开工建设。年底,G310线临夏段(临夏县至积石山段)恢复重建项目、大河家黄河大桥修复工程等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成,积石山县、永靖县安置点配套道路项目的如期建设,有力保障了当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要。

刘集村集中安置点近貌

回顾一年前的12月,甘肃交通运输系统职工们战严寒、斗风雪,抢险保通的场景历历在目。他们连续奋战11个小时抢通了全部受损公路,确保了抗震救灾“生命通道”畅通。通过10个日夜的“零点行动”利用夜间时段全力错峰施工、交替作业,完成通往大河家镇、石塬镇、刘集乡、柳沟乡、吹麻滩镇等5个乡镇48个行政村200余处安置点的农村公路排危拓宽工作。在道路拓宽的基础上,迅速组织超3000车次运力向灾区运送近8000套活动板房,并免除所有救灾车辆的高速通行费。在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24年1月,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开展拓宽精细化整修“回头看”工作

2023年12月29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解除二级应急响应,抗震救灾工作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在持续开展排危拓宽精细化整修“回头看”工作的同时,马不停蹄地进入交通核灾定损和恢复重建工作中。

“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抓质量、抓安全,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省交通运输厅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协调指导小组的一次调度会议如此强调。随即,省交通运输厅编制印发工作方案和项目管理规程,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严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安全关、质量关。

2024年7月,正在火热施工的G310临夏段

“我们加大抽检频率,严把质量检测关,坚决守牢质量安全底线。”G310临夏段修复工程第三方检测工作负责人朱艳丽说。在检测实验室办公室,一摞一摞的质量检测报告堆叠起来,是一份份踏实与心安。“请把面层厚度和压实度抽检资料拿一下。”省交通运输厅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现场办公室工作人员发挥专业技术力量,不定期对项目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复检并定期在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及时发现解决问题。G310沿线的红台镇居民马师傅说:“机器把路修到门口,没几天就修好了。现在路上平整得多,路上大车颠簸的声音小了,晚上睡觉都安静了很多。”

质量安全守底线,科技创新有亮点。全力保障工程质量、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只是基础,交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有效提升才是让群众过好新生活的台阶。省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将科技创新理念融入项目建设环节,积极向“新工艺”要效益、向“新材料”要品质、向“新技术”要动力。在国道310项目路面铺筑、桥梁隧道维修、护栏改造等工程中积极应用全深式冷再生、UHPC装配式桥面板+组合梁工艺等7项“四新”技术,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力求取得平衡发展。

施工中的G310临夏段

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不仅是恢复原貌即可,更是让交通发展迈向现代化的契机。“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实施,使得G310线临夏段尽快全面恢复灾前功能和通行水平,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同时,对原有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进行了优化。”省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丁攀介绍说。G310线大河家黄河大桥修复工程项目中开展现代化智慧交通应用,强化信息化综合管理,在完善原有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基础上增加支座位移等监测能力和前端数据预处理服务器,并将监测数据接入省部级平台,推动道路桥梁养护迈向智能化。

修复完成的G310临夏段

“我准备明年也买一辆车。”刚放完鞭炮踏入新居的王师傅满怀期望地说。新路,新房,还有新车,王师傅一家这就踏上了新生活。

来源:省交通文化宣传教育中心

甘肃公路
关注甘肃公路信息,了解甘肃公路近况,更好服务甘肃公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