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海丝之魂,瓷器和香料之路的传递者;它是世遗之媒,泉州20年申遗之路的推动者;它是国宝文物,宋元中国东方第一大港的见证者。
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泉州湾宋船出土50周年之际,沿着数代人求索的足迹,重磅推出“泉州湾宋船:沉睡700年 风云50载”系列报道,再现泉州湾宋船的“高光时刻”,重溯700多岁“国宝级”文物的前世今生。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古船陈列馆中的宋代海船
古船被发现于后渚港水下4米左右的滩涂中
作为当年古船发掘的见证者,原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陈鹏鹏,回忆起厦门大学庄为玑教授当年发现这艘古船的机缘。当年他尚在厦门大学就读大二,因为跟着庄为玑老师实习,毕业后直接参与古船出土物的拍摄和资料整理工作,与这艘古船结下不解之缘。
1973年夏天,泉州籍的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和苏垂昌、辛土成两位同事,应邀协助泉州海交馆撰写陈列提纲。任务即将完成之际,庄为玑向晋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文管会主任张立提议,要考察泉州后渚的五座元代小石塔。
上个世纪80年代,陈鹏鹏(右)和老师庄为玑(中)重访泉州湾古船出土地 (陈鹏鹏供图)
厦门大学教授庄为玑(左)海交馆工作人员郭慕良(中)华大地理老师陈允敦(右)在做古船研究
“当年庄老师在考察途中,没有发现元代小石塔,但听闻当地居民说海边有人拆海里的木材来烧火,但烧不着,附近同时还发现了很长的石条,几个人都抬不动。”陈鹏鹏说。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正是这个偶然的发现,为沉船的发掘埋下伏笔。庄为玑老师根据四十几年的考古经验,判断这艘船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而有石头的地方则可能是以前的码头。
泉州湾古船发掘的主要参与者
当年8月20日,张立、林文明(时任晋江地区革委会文化组副组长、地区文管委副主任)指派林祖良、史其敏(时为晋江地区革委会文化组摄影干部)、许觉(时为泉州市文管会开元寺保卫干部)三人,陪同庄为玑前往后渚考察。
在时任后渚搬运站负责人陈山道的指引下,一行人实地详细勘察。根据暴露出来的局部船体,庄为玑发现沉船船舷侧板由三重木板叠合而成。而淤泥中捞出的几捆长约40厘米用细绳扎成的“树枝”,后来被证明是珍贵的香料木。
师从古瓷行家郑永森学过古瓷鉴定的林祖良,在古船边摸到几片青瓷片,他很快作出判断,瓷片可能是宋代的,这船是艘宋代海船。
时任晋江地区革委会文化组干部许清泉(中)林祖良(右二)
时年9月,福建省博物馆、晋江地区文管会、泉州海交馆派人,对在后渚港海滩发现的沉没木船进行复查,确定这是一艘沉没已久的古代木船。
对于沉船及随船文物的发现,张立极为重视,指示以晋江地区文化组的名义向省文化组报告,为之后古船的整体发掘和保护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福建省文化局随即向国家文物局请示有关古船保护、发掘等问题,得到国家文物局指示:“可根据研究结果,看能否于发掘出土后妥善保护,再行抉择。”
国家文物局派来的文物保护专家陆寿麟和晋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文管会主任张立
当地船老大利用水砣测量古船周边海水深度
厦门大学考古老师唐杏煌、郑焕章在挖掘现场
泉州海交馆工作人员郭慕良(左一)参与现场讨论
厦大考古系老师苏垂昌(右)在发掘现场
厦大历史系老师叶文程(左三)参与早期的发掘工作
1974年3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制定《关于泉州湾古船发掘、保护计划方案》,上报省革委会并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审批,5月获得批准发掘。
以上图片来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鹏鹏,特此致谢!
声明:部分图文和视频作品,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分享,版权归属著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