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来交个机器人朋友吧!|新质生产力看北京

文摘   2024-11-21 18:03   北京  
一只机械手,

灵活地做出抓、握、伸手指等动作;


一个与普通成年人差不多高的人形机器人,

正在野外奔跑;

办公室里,

人形机器人为你按摩、与你对话

……

这些曾被科幻电影描绘为未来世界的场景,

如今已一步步走进现实。


今天,“新质生产力看北京”走进

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星动纪元)、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银河通用),

一起跟功能不断进步的人类好伙伴——

人形机器人交个朋友吧!




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技术高度集成的交叉学科,从各个环节的单点突破到整机的系统化迭代,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比如如何让机器人在各种地形上正常行走就是一个难点。


今年5月,长城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访客——星动纪元人形机器人小星,它以“硅基好汉”的身份,踏着小碎步,成为首个登上长城的人形机器人。“小星是用全AI数据驱动的方法,没有任何的提前建模或者是编程,团队设计了全球首个去噪世界模型,可以预测并提取环境的关键信息,减少真实世界对机器人本体任务的干扰,我们还自主研发了机器人的核心关节和零部件,帮助它更好行走。”星动纪元公共事务高级经理张亮说。

10月份,星动纪元最新款第六代高性能通用人形机器人“星动STAR1”在甘肃省玉门市河西走廊的丹霞地貌里参加了一场跑步比赛,这也是人形机器人首次参与户外奔跑运动,它可双脚离地,成功胜任山地、草地、戈壁、公路等复杂地形。“星动 STAR1室外真实场景奔跑速度达3.6m/s,可负重160kg,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它可以轻松应对崎岖的路面、复杂的地形等挑战,也就是说,机器人越来越像‘人’了。”张亮说。


“星动STAR1”的各项数据处于世界第一梯队,这背后的强力支撑是星动纪元独创的“原生机器人大模型”和“为AI定义的全新硬件平台”。


“星动STAR1”的原生机器人大模型是一种 AI 原生全新学习范式,能够融合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信息,具备自适应能力与扩展性,使“星动STAR1”能够像人一样感知世界,可以学习、预测、反馈和进阶,展现出真正由 AI原生驱动的具身智能体的能力。


“星动STAR1”还有关键一“手”——拥有全自驱12个主动自由度的五指机器人灵巧手,能够模拟复现人手的复杂动作,如抓取、捏取、握持和拧转等,能够执行从精细操作到重物搬运的多样化任务。

“未来‘星动STAR1’可以在室外执行安保、巡检等长时间和重复性工作;还可以执行在生产线安装零件、在货架前拣选一些商品进行包装等精细任务。”张亮说。


走进银河通用实验室,仿佛来到了机器人的家庭“乐园”:有的机器人正在叠衣服、用衣架挂衣服;有的机器人正在做剪纸手工;有的机器人正在收拾杂乱的桌面……

正是在这里,诞生了今年6月份发布的首款具身大模型机器人“盖博特”。


人形机器人在业内一般分为“本体”“小脑”和“大脑”三个部分。“本体”就是人形机器人的躯干和四肢;“小脑”是控制算法,在运动控制与协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脑”承担类似人类大脑认知、推理和决策功能。


“盖博特”兼备聪慧的“大脑”、灵活的“小脑”和实用的“本体”。


“盖博特”通过大脑层进行通用指令理解和场景感知,完成规划后调用小脑能力驱动身体完成取货放置、收纳等任务。


在大小脑模型的联动下,“盖博特”可以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并根据语言指令与人类交互。“它可以通过‘我渴了’‘我饿了’这些词汇理解人类需求,随即观察周围环境,在多种物品中精准选择,然后完成抓取、移动动作。”银河通用机器人产品总监朱辉说。


在机器人的能力训练上,银河通用自研合成了千万级的场景数据以及十亿级的抓取数据。在数据的训练下,“盖博特”拥有着全球领先的泛化物体抓取技术,已实现抓取随机放置的透明、高光等物体95%以上的成功率

“我们与美团药店已达成了战略合作,将联手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的解决方案,机器人可以完成取货、送货、补货等工作,目前已进入联合测试阶段,明年有望在北京落地。”朱辉说。

朱辉表示,“盖博特”将走进商超、零售、工业、物流、社区家庭等场景落地应用,银河通用正朝着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前进。



人形机器人目前是全球最前瞻的融合创新方向之一,也是北京市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之一。


为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北京先后出台《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要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推动机器人从“仿人”向“类人”演进。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自2019年起制定人形机器人五年规划,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北京理工大学黄强团队等,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的“汇童”人形机器人已实现“走跑跳摔滚爬”多模式运动,具备适应复杂环境及拟人化作业能力;支持以小米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组织小米与清华、中科院自动化所开展联合攻关,强化产学研深度绑定合作。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下,北京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进化”。


2023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收入增速超过20%,产业总收入超过200亿元,拥有机器人企业400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50家,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今年9月,国内首家瞄准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生态建设的创新中心——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业氛围良好,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加入到这个行业,一起加速奔跑。”朱辉说。


下一期,

《新质生产力看北京》

将与您分享“智慧出行”

领域的最新探索,

敬请期待!


往期推荐

奔跑吧,北京科技创新工作者——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侧记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等事项 市长殷勇主持会议


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尹力要求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尹力、殷勇到昌平区调研并在昌平国家实验室座谈,要求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政务新媒体平台,将为大家传递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政策热点、科研成果、创新创业动态等,服务科技创新,传播科学思想,弘扬创新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