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碧波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韶关坐落在一个“西芙蓉、北皇岗、东莲花”,“西武江、南北江、东浈江”的三江六岸、山水环抱的优美环境中。而浈江,今指珠江水系北江干流的上游段之一,源出江西信丰县石溪湾,至广东省韶关市沙洲尾合武江入北江,现韶关市浈江区即以此水命名。
那么,关于韶关的这“三江”中的浈江,你还了解多少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游览浈江风物
余靖与《武溪集》塑像。
风采楼为纪念余靖而建,东临浈江,西望武水,是韶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楼始建于明代,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气势轩昂,建筑精巧。
风采楼三楼是历史展馆,展馆中央摆放着新修的余靖塑像,布置了介绍余靖生平的展板。
介绍余靖的展馆位于风采楼三楼。
韶州府学宫与风采楼相邻,始建于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自创办至清代道光二十五年的800年间,管辖曲江、翁源、乐昌、仁化和乳源等地生员,仅进士就培养了70多名。
韶州府学宫历经火灾、城市改建后,仅有主体建筑大成殿保存下来,作为韶关市区内仅存的一座明代建筑,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府学宫中陈列着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为主题的展览。
韶州府学宫又称韶州孔庙。
在大革命时期,北江农军在参加南昌起义前夕,曾在韶州府学宫举行誓师并住宿,历经千年风雨的韶州府学宫,见证了科举考试制度和红色革命岁月,饱含韶关人的汗水与斗志。
韶州府学宫内展示着文人故事。
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在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广东抗日民族救亡运动迅速兴起,当时的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因位置偏僻、利于隐蔽,成为广东省委的一处重要办公点。
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
这里曾是广东抗战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夺取革命胜利的历史见证,如今在旧址上,依原样重建了两座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还开设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
韶阳楼是清代曲江二十四景之一的“莲峰樵唱”,据清代《曲江县志》记载:原韶阳楼,“在南门外,临江,创始无考,元末废”。
如今的韶阳楼矗立于莲花山主峰顶,凭栏楼上,韶城的三江六岸尽收眼底,到了暮色低垂之时,眺望韶城的夜晚一点点被灯光点亮,才惊觉自己也身处韶阳楼的绚烂光彩之中。
图源小红书@爬树先森
韶阳楼坐落于韶关国家森林公园,顺着盘山绿道缓缓向上,一路绿意盎然、鸟语花香,不乏游人在谈笑间漫步和骑行而过。
位于公园山腰的韶关华南虎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在这里不仅能看见姿态各异的猛虎和“萌虎”,还能了解到许多虎文化科普知识。
图源韶关市华南虎园
通天塔位于浈江、武江交汇处的江心小岛上,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登塔远眺,“水去而若来,急而若缓,如砥柱中流焉”,故成为清代曲江“二十四景”之一,“中流塔影”。
图源小红书@小王Ge
在清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战火后,通天塔于2012年完成重建,为仿宋风格的楼阁式八角九层塔,塔身典雅玲珑,如一支笔耸立于宽阔江面,放在韶关的历史长河中,也可被视为有力的一笔。
华灯初上之际,通天塔通体明亮,与河岸灯光长廊交相辉映,与韶阳楼相得益彰,共同绘就韶城的灿烂夜景。
李宇强 摄
隋唐以后,随着南北大运河的沟通,韶州水道成为重要的水运线路,余靖对北宋时期韶州河运的盛况,生动描述道“方辀其并辔,如履康庄”。
位于浈江边的百年东街,是清末民国时期走卒商贩,进出广东时的商贸、休憩集散地,这里拥有独特的河岸风光和精致的吊脚骑楼,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当夜幕降临时,迎着河畔的晚风和璀璨的灯光,逛一逛非遗第一街暨 “百年好喝·东街味道”夜市,既能以各色美食一饱口福,还能享受非遗节目表演、汉服文化展示、韶乐现场演奏视听盛宴。
东街观光夜市。
以后如果有朋友问你,
“何为浈江?为何浈江”
你可以将这篇文章推给他了!
来源:韶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