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停不下来,你看,还有这么多单!”
1月30日,正月二。宜昌市西陵区二马路,云木咖啡主理人闫皓楠出单、出杯、叫号,动作娴熟又快速。
满目福字,新中式装修,身着汉服的顾客……这间咖啡厅,与这条百年老街的国潮范儿很是匹配。
既老又潮,春节期间,刚刚焕新开街的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宜昌城区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
春节期间,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
留住记忆 老街巷被唤醒
脚下,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墙上,宜昌旧影一一呈现;路边,老建筑静静伫立……
走进宜昌二马路,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二马路,位于宜昌老城核心,是近代宜昌商业街道雏形,也是湖北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我还是个小姑娘时,就住这条街上。”今年69岁的方晓阳,与二马路相伴一生。
“当年,这里是宜昌最繁华的所在。近些年,街上冷清多了,基础设施也逐渐老化,但我还是不愿意搬家。因为,‘老宜昌’的根脉在这里。”方晓阳说。
2021年,宜昌启动二马路城市更新项目。
“作为宜昌老城地标,二马路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性。因此,‘修旧如旧、最小干预’是更新项目的基本原则。”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副局长叶帮斌介绍。
宜昌历史风貌建筑满意楼外景。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街区内的大阪仓库、太古楼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满意楼等50余栋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同时,保留传承了邮政巷、和光里等街巷风貌。
宜昌百年老建筑太古楼外景。
“峡江之上,舟楫往来,人声鼎沸……”
走进太古楼,光影交错间,宜昌近代以来的商业故事铺展开来。
这座百年老建筑,被打造成城市数字记忆馆,以声、光、电等技术手段,让广大游客沉浸式走进历史。
百年老建筑太古楼被打造成城市数字记忆馆。
“只复原不再造,只有拥有真实的历史沉淀,建筑才有灵魂。”负责街区运营的长江可是文旅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刘建伯说。
“新”潮涌动 年轻人回来了
留住旧时光,更有新潮流。
和云木咖啡相似,在这条老街上,面包店、烤肉店、谷子店等各种新业态元素遍布街道两侧。
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上的云木咖啡厅。
“既有历史沉淀,又能承载新业态,这种历史文化街区松弛感十足,很受年轻人欢迎。”出生于1996年的闫皓楠,曾在全国多处闯荡。2024年,他选择回到宜昌,开了这家潮店。
“实在抱歉,订单较多,让您久等!”近两天,这句话几乎成了闫皓楠的口头禅。
为鼓励本地文创、餐饮等潮流品牌入驻,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还推出零租金入驻,商家与项目方共担创业风险,并限时减免物业费。
活动引流,让流量变留量。今年春节,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以‘二马路·2025·新片场’为主题,共策划了16场文商旅融合活动。开街以来,日均客流达到0.8万人次。
“醒狮舞龙、主题邮展、青年漫游、美食市集、非遗嘉年华……总有一款合适你,让游客在这里玩得尽心、逛得惬意、吃得开心。”叶帮斌介绍。
“我们将坚持国际化视野、年轻化表达,策划更多网红场景,让二马路既保留老味道,又充满新活力,打造城市休闲新片场。”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投资运营业主、宜昌城发集团副总经理陈剑屏说。
来源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高伊洛、何凡 通讯员周寒飞、李正超
编辑丨夏晓君
二审丨刘路
终审丨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