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者日。2024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式发布2024年国际志愿者日活动主题——“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
志愿服务不仅是一种无声的善意行为,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有这样一群志愿者始终秉持这样的精神,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志愿服务的号召,坚守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长达二十三年。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奉献,使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追随志愿者们的脚步,体验他们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自2001年创立启航以来,已穿越二十三载春秋的壮阔海域。2003年,协会勇立潮头,于卡布里城率先点亮了义教的璀璨灯火,照亮知识的殿堂。此外,协会还曾组建起一支献血宣传服务队,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大爱无疆的精神内涵。即便在交通闭塞、困难重重的十年前,志愿者们依然心怀热忱,坚持骑行至养老院,用真挚的情感和温暖的陪伴,为老人们带去一抹春日暖阳般的温馨与慰藉……岁月匆匆,时光荏苒,一些由前辈们精心策划的活动或许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青协也在不断孕育出新的活动。那些被协会视为珍宝、代代相传的活动,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协会的历史长河中。它们不仅承载着协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志愿者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动体现。
协会部分早期活动推送
2013.10.26协会首次康复中心志愿活动
2013.12.8敬老院志愿活动 1
2013.12.8敬老院志愿活动 2
卡布里城义教基地成立5周年授牌仪式
志愿服务传递爱心也传递文明,它跨越了年龄、性别、地域的界限,将一颗颗热忱的心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出大学生参与志愿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并特别提到了志愿服务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成长进步的重要方式”。
行至今日,无数协会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浪潮中涌现,志愿者们的光辉闪烁在校内校外,如同点点星光,创造许多温暖的瞬间,彼此交相辉映。卡布里城义教活动中,他们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梦想的种子;走进养老院,他们用陪伴和关怀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带去温暖;对于特殊群体,他们关注到唐氏综合症儿童,定期照顾,传递社会的爱与温暖。
养老院志愿活动
卡布里城义教
“关爱唐宝“游园活动
同时,他们深刻认识到家乡发展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寒暑假期间积极开展“返家乡”和“三下乡”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为中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他们还举办特色活动,“邮扬交大”用信笺搭起同学们心灵的桥梁、“美丽中国·梦想导师”将校园里的风景与生动的知识带给了山区儿童、“捐书风”为“老去”的书籍找到一个家、“雕塑清理”使蒙尘的雕像再次光彩。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展现了志愿者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雕像清理”活动照片
“捐书风”活动照片
“邮扬交大”活动照片
“美丽中国——梦想导师”活动照片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志愿服务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等志愿者群体回信,勉励大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强调深化志愿服务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建设,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志愿服务。
今天,在世界志愿者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诚挚地呼吁大家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你的每一份付出,都将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温暖和光明。志愿服务不仅是公益活动,更是社会责任的深情呼唤,织就全社会共襄盛举的温暖篇章。以志愿之名,书写民族复兴的辉煌篇章,让文明之光,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贡献志愿力量,书写大爱华章!
排版:张梓旭
审核:李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