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
防
电信诈骗
打击罪犯 / 提高意识 /保护自我
年关将至,诈骗分子要开始“冲业绩”了,大家要绷紧防范电信诈骗这根弦,时刻不可松懈!为提升广大民众的防骗意识,切实保障广大居民的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我们亟需携手并进,共同提升识别与防范诈骗的能力,时刻保持警觉,严防落入诈骗陷阱之中。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通过电话、网络或短信手段,捏造事实,布设陷阱,对受害者实施非接触式远程诈骗,以诱使其汇款或转账。这类诈骗常以伪装成他人身份或伪造合法证件的形式出现,如假扮公检法、商家、厂商等。诈骗者也可能假扮国家机关、银行等机构的工作人员,采用招工、婚恋、贷款、中奖、手机定位等名目进行诈骗。
什么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互联网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
1.网络刷单诈骗
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
2.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
自己的银行账户必须自己使用,出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可能会让一些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以及个人信用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3.连接存在漏洞的风险WiFi
公共场所中的一些免密WiFi可能实为不法分子专门搭设的虚假“钓鱼”陷阱;使用一些不明“蹭网”APP时,因此需提高警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风险WiFi漏洞造成我们的损失。
4.点击钓鱼网站等欺诈链接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短信或社交平台,发送利用伪基站进行伪装的诈骗短信,并附带钓鱼网站等虚假链接,诱导用户点击链接进行账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填写,导致用户的重要的账号密码等信息泄露。
5.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婚恋交友平台等渠道锁定受害人并骗取其信任,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引诱受害人加入“投资”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直播课、接受“股票大神”投资指导,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并被诈骗分子拉黑,且虚假网站、APP无法登录。注意警惕“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组合式新型诈骗。
6.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
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及快递信息后,冒充购物网站客服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其购买物品质量有问题,可给予退款补偿。随即提供二维码诱导受害人扫描,受害人便根据提示输入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最终银行卡的钱便被转走。或者以系统升级导致交易异常、订单失效为由,将冻结受害人账户资金,让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7.扫码送礼泄露信息
经常能看到“扫码关注送好礼”等宣传广告,街边扫码送礼的活动更是随处可见。很多人抵挡不住免费的诱惑,便会参与扫码领取礼品。免费礼品容易拿,其中风险要警惕。因为通过扫描二维码有可能被窃取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使得重要个人信息被泄密。
8.使用违规收集信息App
某些违规App打着各种名义,出现非授权、超范围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的风险,因此公众在使用相关App时,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9.网络贷款诈骗
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转账汇款或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
10.冒充公检法诈骗
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11.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
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六个一律”,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防范知识我知道
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我们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
来 源 | 反诈中心
编 辑 | 周赛儿
核 编 | 石嘉浩
核 发 | 裘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