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半吊子改革不仅未能扭转男篮颓势,反而加速其衰落。
据说姚明将辞去篮协主席职务。
姚明改革这几年可以说并无成效,中国男篮实力不长反降,甚至与日本差距都拉开了。
咱们先卖个关子:
日本足球篮球一直都是落后于中国的,而他们逐渐超越中国,离不开一个人:
——日本篮协主席川渊三郎。
川渊三郎曾是日本足协主席,1993年成为J联赛主席,1994年担任日本男协副主席。
在他当任期间,日本足球取得飞速发展,而他最大的措施就是联赛鼓励外援,国家队鼓励归化,鼓励日本球员去国外联赛效力,促进足球鲶鱼效应。此后日本足球常年居于世界杯16强行列,而国足早烂到根了。
2015年起,川渊三郎成为篮协主席。
他和姚明不同,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措施,同时将长期内耗的两大职业联赛NBL和bj联赛合并,组成新的B联赛;又把B联赛分为1级和2级两个梯队;实施严格执行俱乐部准入制,寻求雄厚大企业的财力支持,俱乐部商务开发保持独立性,建立明确的升降级制度,大量引入归化球员,俱乐部青训培养混血球员,资金力量支撑本土球员留洋等一系列举措,让日本职业篮球从内忧外患之中得到自我救赎。
在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
B联赛在引进亚外上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
从2021年开始,指定特定亚洲国家的外援,逐渐引进更多亚洲外援。
现在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球员被纳入了亚洲外援政策的适用范围,分别是——
东亚:大中华区的中国以及中国台北、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韩国、蒙古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南亚:印度
据悉未来还会引进黎巴嫩。
日本把重点放在东亚和东南亚上,因这些地区人种和日本人高度相似,不会出现外援身体素质降维打击,导致联赛不想培养日本本土球员的缺点。
事实上,“亚外政策”这项优秀政策,是中国篮协最早提出来的。
而废除这项政策的人是谁?姚明。
姚明废除了一项政策,间接让CBA取消了亚外,而这些CBA亚外废物全被日本吸收走了,给日本男篮事业来鲶鱼效应。
就这事儿,也给姚明甩锅了,说他动机是好的,只是扳不动利益集团了。
姚明改革以来,不断限制外援,减少外援上场时间,外援使用改为4节4人次,从此CBA成了中国男篮养生的温床,最终CBA远远落后于时代版本。
中国篮球根子上已经烂掉了,打法偏内线,偏低位单打,完全不符合世界篮球小球时代的跑法,三分快攻都不行。
而这波男篮未来老了后,会成为年轻人的教练,把这些落后的观念传承下去。男篮让本土教练杜锋、杨鸣去国外学习了回来,又引进洋帅如乔尔杰维奇,发现先进理念无法推广。
本来,男篮背后出现了利益输送,出现了既得利益集团,甚至出现了二代化趋势。限制外援政策更加加剧这种趋势。
雪上加霜的是,姚明改革想推广校园篮球和基层篮球,为些不惜压制青训,结果是反作用。
只有基层篮球搞得不错,青训严重倒退,校园篮球却成了政绩工程,完全没发展起来。
姚明有些改革举措是效果的,例如限制球员薪资,设置工资帽。但实在不多!
有些改革举措看上去很美丽,其实华而不实,例如设置红蓝二队,早流于形式;设置国家队人才库,毫无作用。
总之,姚明确实没啥成果;当然他不能背全部锅,本质上还是中国男篮已经烂了,但姚明的改革也实实在在的加速了篮球衰亡。
这跟崇祯还有点像,他那么勤政,结果发现还不如懒政,大明王朝能多活几年。
欢迎关注公众号:范西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