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本质上就是认知和思维层次的结合。

文摘   2024-12-23 15:00   江苏  

长案例投稿邮箱:guduozahuo@126.com。

❤ 
乐子姐,你好。我很困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虽不富裕但很温馨,父母做小生意供我和我哥读书,一直教育我们要多读书,多见世面。我哥毕业以后定居厦门,父母也跟过去帮他带孩子。
我和季某(现在的老公),是大二时候认识的,我就读于一所211院校。那天我和同学去学校附近玩剧本杀,他加了我的微信,我误以为他也在附近上学。
其实他比我大6岁,三本毕业,在一家私企工作。加上微信以后,季某就开始猛烈追求,一到周末就开车在学校门口等我。因为他是本地人,知道很多美食餐馆,说话也挺风趣幽默,时间一长我就沦陷了。
现在回头看,真是傻。
毕业后我原本打算考研,但季某家里催着结婚。他家只有一套80平的拆迁安置房,他妈家庭妇女,这两年才拿退休工资,他爸在朋友店里打工。
饶是如此,他妈还自抬身价,说儿子是独生子,年收入30W,想嫁给他的人要排队。其实只有收入最高的那年达到30W,其余都只有十几万。季某花钱大手大脚,工作多年也没存款,只是反复画饼说以后换个大房子。
婚后他家里拼命催生,我当时还想考研,他爸却说读那么多书是浪费,还说大老板都是中专毕业。总之,他爸喝了酒以后,说的话都很反智。
实习期结束,我找了份工作,收入还不错,但加班非常多。他爸又干了件奇葩的事,托亲戚给我介绍了个不要加班的工作,逼着我去面试。结果我过去一看,是个员工不足10人的夫妻店,而且人家只要求中专学历。
结婚半年后我怀孕并生下女儿,唯一还算可以的,就是他家不重男轻女,对孩子不错。但自从女儿出生后,季某就暴露出了身上的缺点,好逸恶劳,不思进取。
但他特别会狡辩,他身边有几个朋友,结婚以后都是住在家里啃老,没有正经工作,他觉得自己已经比他们强多了。
这里需要说一下,季某婚前伪装得很好,天天去健身房健身,还说要学历,换工作,其实都是骗人。他不存钱买房,却接连换了两台车,频繁给游戏充值。
刚出月子,他爸就在家里抽烟,我忍无可忍,大吵一架。他们全家指责我,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公婆帮忙带孩子,做饭,我还嫌这嫌那,要求太高。
我想出去租房,请保姆,并表示愿意承担一半费用,被季某一口否决。我心灰意冷,产假结束后就埋头工作,而他们却不停找我麻烦。
我觉得自己被困在这段婚姻里,曾经所有理想全都破灭 。我想过离婚,但舍不得丢下孩子一走了之,也不想让父母和哥哥担心,我该何去何从?
你好,姑娘,感谢信任。
归根结底五个字:认知不匹配。
他也没向你隐瞒什么原则性问题。
学历、工作、家境,婚前都一清二楚。
健身这种阶段性状态,不能拿来作为长期参考。
你的问题在于,结婚太早。
在大学时,看这个男的,觉得还不错。
开个小车,天天带你吃喝玩乐,又是本地人。
强于那些还在读书,囊中羞涩的男同学。
走上社会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随着眼界提升,你认识到他家就是“小市民”。
他自己也没能力跳出这个层次。

不是说小市民不好。


众生平等。


每个圈层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认知是不能倒退的。


假如你从小到大都在农村生活,早早结婚,生两个孩子,跟身边人过一样的日子,你不会觉得生活有问题。


可是如果你读了大学,看过世界,再把你拉回农村生活,让你生两个孩子,不去工作,你愿意吗?


你老公、公婆、和他们身边的人,都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问题,但你却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那是因为你和他们的认知已经不同。


虽然你也是普通家庭出生,父母从小就教育你多读书,多见世面。能考上211,本身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都比较强。

未来那些211的同学不断进步,一个接一个超越,到时候你会更加不平衡,更加痛苦。


没必要去怪你老公和公婆。


青蛙和池塘里的鱼说,远处有个金碧辉煌的大城堡。

鱼能看见吗?

鱼会说:“青蛙头脑不好,天天幻想。”

事实上,青蛙也曾是一个蝌蚪,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婚姻不是什么爱的结合,本质上就是双方认知的结合,以及双方家庭思维层次的结合。


一旦有一方认知水平提高,平衡就打破了。


那么,认知水平不同,就要离婚吗?


这个问题应该分两面看。


有些伴侣虽然认知水平没跟上,但他不会阻碍你的进步,甚至还会把家庭照顾好,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虽然他自己跳不出这个层次,但是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之夫也不该下堂。


但像你老公一家人,自己安于现状,也阻碍你的进步,还总想把你拉低到和他们同一层次。


这就很痛苦了。


代入思考一下,如果是我的话,做不到丢下孩子。


但我会考虑离婚,及时止损,然后在附近租个房子。


工作学习之余尽可能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的人生是人生。


我自己的人生也是人生。


不管未来是否再婚,至少给自己一个努力奋斗的机会。


这样,未来才有可能去托举我的孩子。


让她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而不是像她爸爸一样,只看得到那个池塘。


又或者像她妈妈一样,明明有能力,却被困在池塘里面出不来。


以上是我的观点,不代表正确,仅供参考。

自渡I乐子丫头
作家,著有:《恋爱心理学》、《婚姻心理学》,2025年即将出版:《婚姻危机心理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