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专业委员会《移动支付》7项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文摘   2024-12-24 16:01   北京  



根据《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2024年11月29日经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移动支付 安全单元 第2部分:多应用管理规范》《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第3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第4部分:安全单元(SE)》《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第5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第6部分:嵌入式应用软件》《移动支付 可信服务管理技术规范》《移动支付 应用安全规范》7项团体标准发布,自批准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移动支付 安全单元 2部分:多应用管理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支付安全单元(SE)多应用管理所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包括多应用管理、多应用架构、PAMID、金融安全域、金融目录管理应用、SE密码算法要求、SE安全通信、SE可信服务、SE金融类辅助安全域管理与支付应用下载授权管理服务、应用个人化服务、SE应用选择服务等方面要求。适用于移动支付领域中移动终端、受理终端、SE生产厂商进行SE的设计、开发及选型参考。本文件也适用于检测认证机构对相关产品、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性和标准符合性测试和认证。


标准由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18家单位参与。

《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3部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

本文件规定了安全单元(SE)应用管理终端的硬件、软件和安全等的检测要求。SE应用管理终端的交易模型及流程、交易报文的检测不在本部分进行规定。适用于从事移动支付终端检测工作的各相关单位。本文件也适用于检测认证机构对相关产品、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性和标准符合性的测试和认证。

《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4部分:安全单元(SE)》


本文件规定了SE的载体形态、协议、功能和安全性等检测要求,包括SE载体物理形态和通讯协议检测,SE多应用平台功能一致性及其与嵌入式应用软件兼容性检测,SE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安全性检测等。适用于从事SE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制造、评估与检测的单位。SE的发行机构也可参考本部分以获得对移动支付SE产品兼容性的进一步了解,以协助产品选型和风险控制过程。也适用于检测认证机构对相关产品、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性和标准符合性测试和认证。


《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5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的检测项、检测内容及判定准则,包括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接口和文档五个检测类。适用于指导检测认证机构制定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系统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检测方案、执行检测以及判定检测结果的符合性。本文件也适用于指导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建设、运营过程。


《移动支付 检测规范 6部分:嵌入式应用软件》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支付安全单元(SecureElement,SE)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从事SE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制造、评估与检测单位。本文件也适用于检测认证机构对相关产品、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性和标准符合性测试和认证。SE的发行机构也可参考本部分以获得对移动支付SE产品安全风险的进一步了解,以协助产品选型和风险控制过程。


检测规范3-6部分标准由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单位参与。


《移动支付 可信服务管理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TSM)系统组成、互联结构、SE安全可信和SE开放共享等服务模型,也规定了公共服务平台和TSM平台的主要功能、业务流程、应用接口以及系统安全性要求。适用于从事移动支付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发行、受理以及相关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集成和维护的组织。本文件也适用于检测认证机构对相关产品、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性和标准符合性测试和认证。


标准由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参与。


《移动支付 应用安全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支付应用中的安全要求,包括系统安全、移动终端安全、受理终端安全、交易安全、密钥体系和安全管理。适用于参与移动支付业务的设备生产、应用发行、交易管理以及应用系统研制、开发、集成和维护等相关组织。也适用于检测认证机构对相关产品、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性和标准符合性测试和认证。


标准由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参与。


联盟团体标准供会员单位及社会组织自愿采用。


本标准的版权归联盟所有。未经联盟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复制、传播、印制和发行联盟团体标准,依据本标准开展培训、检测和认证等活动均应经过联盟批准授权。
本文来源: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专委会

投稿邮箱:News@bfia.org.cn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资讯!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传达联盟讯息、政策法规、行业动态、会员动态、入会指南等消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