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公下61世讳時遷分居祁门邑文溪黃龍口

文摘   文化   2024-07-16 16:00   江西  



汪兴吾  汪湧/整理


祁門文溪族譜序

泰,文溪仲和公婿也,游宦歸,敬謁岳府,因論族屬之眾衰。余曰:新安之族,吾不知其紀矣。惟汪與程雖屢經兵燹,而祖墓幸不邱墟,至今猶存,故其族最著而其譜俱可觀。程氏之譜余得而知之矣,汪氏之譜未獲覩,盍出以示之。岳翁以遭囘祿,應惟圖以見。余曰:惜哉!夫十姓九汪其族屬尤盛,真偽易淆,則譜尤不可不存者,今可不復作乎!

謹按:汪氏受姓始于頴川,三十一傳而有文和,自會稽遷新安是爲新安之始也。又十三傳而有越公諱華,值隋亂保障六州,其褒封當時,廟祀後世,人皆誦之而紀之者詳,余不必贅。又六傳而有景瑞,自昔黃墩遷祁赤山鎮,是爲吾祁之始也。又八傳而有雅者,遷居井亭,是爲井亭之始也。又四傳而有荊州剌史倚,由井亭而遷文溪,是爲文溪之始也。以至梓、韓、盧、潤、楚、舜六溪其遷,各有所始,兹不盡述。是汪之散處於六邑,支分於七溪,且遷徙於江、浙、湖、陜等處,其宗支莫有繁焉者非。譜之存欲其世系之明,昭穆之序難矣,而譜可不作乎?茲欲合六邑並七溪而修之,恐其落落難合,而文溪之家譜可作也,岳翁及諸族老猶以無貴顯爲難。余曰:夫譜惟其人不惟其位,惟以明派不惟美觀,盍觀古之達而以相業顯其族者,莫如伊周。然伊周之前未聞伊周,由伊周出,而後族始顯。窮而以師道大其族者,莫如孔孟。然孔孟之前無孔孟,由孔孟出,而後族始大。矧文溪自倚公而下,如文偉之通判兖州,重三之總管潞州,譽髦黌宮者代不乏人,今英俊克盛。使能以孔孟之道存心,以伊周之業立志,則其人即孔孟、伊周之人,而其族亦孔孟、伊周之族矣。文溪豈止此哉!文溪之譜既作,則他日不惟井亭七溪之宗由此可會,雖六邑東南之宗亦由此可會也,汪氏之宗不其孔著矣乎?岳府父老唯唯而退,遂援筆書之以爲譜首

成化癸巳春二月既望賜進士通政大夫廣西右參政前戶部郎中壻竹巖 程泰用元 拜撰

文溪附通宗會譜序

吾祁之有七溪,文溪其一也,自刺史倚公由井亭始遷宋開寶戊辰距今二十六世。其世遠、其派繁,非譜則莫溯其淵源、莫紀其昭穆。故自舊譜遭回祿,惟於古弔圖識其本支,而別派遷徙茫然莫考。竹巖程公慫以家譜之修,蓋謂此也。仲和公成化甲午偕弟季和公,集族彥相與,遠稽近考,明正脈、圖世次,雖別派未詳,然闕疑著信,未嘗牽紊,誠一家之信史也。帙成未梓而歿,易簀之際,諄諄以此囑子姓,葢成,廼壻竹巖公之美意也。越四傳有元孫節義見遺帙,且聞臨終之鄭重,持以示余。議增其所未備示梓,期以承先志。又未竣而逝,嗚呼!則所以竟其事者,非余之責乎?特以科舉自累歴有年,所今幸大阪宗長倡集各宗以修通譜,凡我越公之真派者,遠近不遺,親疎靡間,誠一日之奇逢我汪之盛事也。乃不揣寒微,敬具本支圖系並程參政遺序附之,而余之責成矣。余之責有成,不亦可以對仲和公之會元子地下哉?文溪,里名,康齋吳與弼先生以文通翁構書舍於周氏舊址,贈有“濓溪清趣”,又別名濓溪。

嘉靖 乙丑歲二月初吉
越公三十七代孫采謹識

序曰:君子之所以重譜諜者,何哉?孟子曰:所謂故國者,非謂其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世臣者功在社稷,澤在生民,世德作求,朝廷倚之以爲重,四國顂之以爲安,此其所以爲非 日鼎創之致也。然則所謂故家者,其又異乎此哉?亦惟其前作之者,有人繼之者,有賢忠孝相傳奕葉不失,功業輝簡冊、聲名播海宇,盤根坤輿沃枝,日表天下四海,莫不震焉仰之,故謂之曰故家也。此非譜何以見之哉?譜聯族屬、推本源,本源著而功德之祖昭屬顯,而葛藟之蔓盛,氣脉相関,彝章歸類,以昭勸懲,考盛衰,猶之一國之史也。否則湮沒失墜,雖盛弗傳;遼遠踈闊,雖族弗通,其有顯者亦疑之。崇韜之崛起武夫而弗齒於尚父之郭耳,何以稱之曰故家哉?我汪氏氏於魯穎川,盛於唐越國,歴宋及今,著名史諜何可勝數。綂宗譜系源委詳明,其大者丘垅巍然,自唐以下代可指也。故少華《許中丞集》中有云:歙人,汪最大族,其以是歟?文溪之祖始於越國六傳至景瑞者,自歙黃墩遷赤山爲祁始祖。又八傳雅,遷井亭爲井亭始祖。又四傳倚,遷文溪,爲文溪始祖。倚公之下,有文偉通判兖州,有惠政重三總管潞州,爲軍士所信服。文通受學吳康齋先生,得《春秋正傳》,歸構書舍於周氏舊址,康齋贈以“濂溪清趣”四字,故人亦以“濂溪”爲名。文溪,寔其里名也。文溪之彥,彬彬秀實,富而好禮。有考友義讓以成俗,恭仁敦儉以和家牧身,此尢故家之所,先文通公之遺教也。噫!不有譜何以述之哉?予以族先達左春坊蓉峯公綂譜,修後及今二百年餘,將恐闕遺,不揣搜續以俟後者。而文溪之碩學曰采,偕其姪亨正、瓊正、世祥、世忠耆以族丁來續於舊派之下,是皆知所重者。然予竊又告焉,孔子於夏商之禮皆能言之,而以杞宋之文獻不足遂爲無證,則失故家者其重不有在哉?是在黃溪子之益以諗其族人也

嘉靖丙寅仲春

密雲駐剳督理軍餉直隸河間府通判婺東大阪族人 湘 書

雅公下六十一世諱時遷分居文溪黃龍口至七十六世圖凡二圖 總計三十八圖

湘按:井亭雅公第三子毅,毅生容。容五子,一曰誨,遷大塢;二曰亮,亮之次子倚,遷文溪;三曰祥,祥之孫時濟遷盧溪,時佐仍居井亭;四曰照,照之孫旦遷武陵石溪,鋻遷浮梁;五曰盛遷香市。諸支合七族而同出於毅之後。倚之裔孫文通,嘗受學吳康齋先生,因其構書舍於周氏舊址,扁贈以“濓溪清趣”,故人亦以濓溪名,而文溪則其里名也。遂緣各派而著其系云。

璣按:時遷,文溪倚公之冡子也。倚由井亭遷祁西文溪黃龍口,生三子,長時遷,仍居故里;次彥韜,分遷彭垅;俱屬文溪隆慶。時南渠譜脩黃龍口,無彭垅;中山譜收彭垅,無黃龍口。今二族各出世藏家乘,淵源既皆有自文獻,又並足徵,居雖各異、本無或殊,不得任意低昻、取彼棄此,宜序昭穆並録,庻可對祖宗而無愧也。時遷閱十一傳萬四,生明一、明二,分二大支椒聊蕃衍、書香蟬聯、弓冶箕裘、克守於勿替云。

【附注】

六十一世時遷,文溪黃龍口支祖,塟大樹下。

六十二世文偉,字尚質,兖州通判,塟石坑。

六十三世成,塟深塢。

六十四世用四,塟許村。

六十五世紏,塟大坑。

六十六世與,塟十八都架上金盤。

六十七世
義,塟十八都栢樹下。

省,塟十八都汪家住後。

六十八世念,塟中叚上塢口。

六十九世
重大,諱安。

重二,諱定。

【附注】

六十九世重三,諱宮,字邦傑,潞州總管,塟住後。

七十世
伯四,塟龍虎坑上塢口。

伯七,塟十五都張村白桃。

七十一世
萬三,塟三都半坑源。

萬四,塟毛坦。

七十二世
明四,塟七保汪舟坑。

明一,塟許村。

明二,塟許村。

七十三世
奇三,塟十八都上泥坑。

武二,塟車田。

景五,紹明二。

景五,明一次子紹。塟十八都神山洞。

七十四世齊一,塟楊村。

七十四世
悌二,塟楊村。

增五,塟古溪塘塢。

祥六,塟毛坦。

貴三,塟潭石坑口下塢。

七十五世
頣二,塟古溪高倚型。

志遠,塟張村白桃。

學民,塟高由山 。

濟民,塟槚樹塢 。

安民,紹貴三。

渙民,紹福四。

安民,祥六次子紹,塟孟興塢。

渙民,祥六三子紹,塟王荊公塜林。

重三公下七十六世諱榮祖至九十世圖凡七圖

【附注】

七十六世榮祖,塟潘村。

七十七世袞二,塟墓塢山。

七十八世
新春,塟窑背後。

遇春,塟古溪。

七十九世蒯通,塟龜山。

七十九世亨通,塟古溪。

八十世 
悌,字志竟。

惀,字志廣。

八十三世
華宅,紹天保。

藩宅,紹天佑。

八十三世
華宅,天麟次子紹。

藩宅,天賦次子紹。

蒪,天炫次子紹 。

蒪,紹天元。

榮祖公下八十三世至九十世圖

【附注】

八十五世禹臣,又名端臣。

八十八世必樂,鰲子紹。

八十八世
必樂,紹鴻。

尚淳,字公和。
八十八世
尚迎,紹邑。

大槐,稅四子紹 。

【附注】

八十三世著,諱長孫,號南墩,冠帶鄉賔。塟白嶺山。

八十五世明陽,郡庠生

八十六世自丁,又名魯。

八十七世
起畵,字一玉,塟山㢲。

起張,字四玉。

起鵬,配葉氏,合塟許村。

八十八世
尚稷,字樹五。

尚利,字仁五。

尚稅,字坤五。

尚効,預三子紹。

尚効,紹頴。

尚玨,字連玉,配林氏。

尚甡,字晉玉,配陳氏。

八十九世
大關,紹遷。

大關,建二子紹 。

大柱,字維常。

大楚,字惟善,號碧溪。

大楓,字維綿。

大槐,出紹悌公支下尚淳子。

大綾,紹巧。

大綾,功三子紹。

大槿,字公諭。

大權,國學生,字孔諶,配倪氏。

大栐,字孔達,配程氏。

【附注】 八十六世自述,紹傳祖桂臣。

【附注】
八十九世大翁,昇公下仙四子真紹。

【附注】

八十五世唐臣,遷景德鎮。
八十五世祖臣,塟三保毛坦回龍殿,巽山乾向。

八十五世益臣,遷南京。
八十六世存忠,塟三保汪二塢,辛山乙向。

重三公下七十六世諱傳祖至九十二世圖凡十二圖

【附注】

七十六世傳祖,塟榔木坦 。

七十七世忠和,塟中叚。

七十九世
壽通,迎春三子紹

壽通,紹來春。

八十二世津,塟里晈塢。

八十三世憲孫,渡次子紹 。

八十三世憲孫,紹淵。
八十三世菊,塟中叚。

八十三世芹,澤次子紹。

重三公下七十六世諱振祖至八十七世圖凡二圖

【附注】

七十六世振祖,塟榔木坦。
七十七世用和,塟棗樹塢。
七十七世禮和,塟平家塢。

七十七世貴和,塟毛坦。
七十九世秉重,塟榔木坦。
七十九世 秉赫,遷寧國栢山舖。


傳祖公下八十三世至九十一圖

【附注】

八十三世宗孫,同父塟方家塢。

八十四世養道,塟大塢源。

八十五世坤臣,塟程孟興塢。

八十六世自暹,塟楊家塢外滄湾,甲山庚向。

八十七世
起松,字岐五。

起棟,字于廷。

八十八世 尚煋,諱峩,字次峯,號黃川,邑庠生。

【附注】

八十六世
自達,邑庠生。

自泗,紹弼臣。

自泗,輔臣次子紹。

八十八世
尚周,紹起茂。
尚秦,遷浮邑。

尚周,起元次子。

八十九代
大瑜,紹尚芳。

大瑜,憲三子紹

九十世
永埏,紹煥。

永埏,勲次子紹。

永墨,紹正。

永墨本次子紹

【附注】 八十六世自尚,遷南省尚河新街。

【附注】

八十六世 自立,號六舒,文溪偉人。
八十六世 自端,諱七端,邑庠生。

八十八世尚紹,諱上達,字绳武,國學生 。

【附注】

八十四世祖聖,字汝時,邑庠生。

八十五世愚臣,諱勝蛟,字得甫,邑庠生 。

八十六世自岳,諱聚奎。

八十七世起文,諱遐寿。

八十八世
尚質,起鱗三子紹。

尚稜,绍頂。

八十九世
大任,諱夏生。
大倫,紹尚德。

大侔,字行茂。

九十世 
永聽,紹侔。

永聞,紹伊。

永聽,任三子紹,字通言。

永聞,化三子紹。


【附注】 
八十八世尚質,紹文。
八十八世尚稜,起倫次子紹。

八十九世大倫,質次子紹。

【附注】

八十四世
祖義,字輿儀。

祖俊,遼陽守備,遷仕山東。

八十五世桂臣,社庠生,字月生。

八十六世自麟,天陽六子紹。

八十六世自秀,諱相,郡庠生,字廷陞,

八十六世恩科貢元,號魯菴。

八十七世起鳳,字觀彩,國學生。

八十九世大容,紹晪。


振祖公下八十二世諱祁祥至八十七世圖

重三公下七十六世諱昇祖至九十世圖凡五圖

【附注】

七十六世昇祖,塟榔木坦。

七十七世
仲和,府亭長。

孟和,邑庠生。

七十八世克讓,塟高寒山。

七十九世
秉彛,蒲田典史。

秉祿,省祭

八十世
護,字叔度。

侃,字叔英,邑庠生,仕吉府典膳。

憶,字叔度,戈陽府引禮。
儀,字叔翔,省祭。

儼,字叔正,善人,郡邑侯上憲俱加

八十一世
宏義,字惟道,號龍溪,淮府典膳。

節義,字惟信,號古溪,庠生。

永義,字淮貞,省祭。

八十二世
世祥,字子文,省祭。

世俊,字子文,庠生。

世英,遷黟邑湘溪。

昇祖公下八十二世至九十世圖

【附注】

八十七世
士芬,紹美三子紹。

士萫,紅羙次子紹

士芬,紹綺美。

士萫,紹綺美。

八十八世
尚樹,紹士藻。

尚樹,士芬次子紹。

八十九世大商,祖五子紹。

【附注】

八十三世道禮,字敬夫,號畏所,邑庠生。塟六保伊家壟仙人獻堂。別號鯉麉主人。

八十四世
玉成,字元善,邑庠生。

圭成,字元信,塟王村小蓮花形。

璧成,字元良,塟十八都也字穴。

八十五世
毓楠,塟江村架上金盆。

毓檉,諱樹,字百啓,邑庠生塟四保平源塢

毓傑,字漢三,塟四保平源塢。

八十六世
浩美,字孟養,塟蛇邱坢,亥山巳向。

洵美,仝兄穴。

震美,字乾生。

八十七世士鼎,字正位,號雲峯。

八十八世
尚傅,紹偉。

尚傳,求次子紹 。

尚旬,字全五。

尚東,紹士傳。

尚東,億次子紹。

尚元,字亨泰,號伊山。

八十九世
大真,紹榮祖支尚迎。

大印,旬次子紹,字廷璽。

大甲,字廷魁,號龍川。

大印,紹泰。

大中,字致和。

大璋,伸次子紹。

大璋,紹尚俸。

大有,字應五。


【附注】 
八十六世裕美,燐次子紹。
八十六世裕美,紹毓燦。

重三公下七十六世諱仕周至八十八世圖凡九圖

【附注】

七十六世仕周,塟鄭公塢。

七十七世熙龍,塟白毛坑口楓樹曲,

七十八世锜,字汝鼎,壽官,塟附父墓。

七十九世璞,塟冷水塢口。

八十世 仁壽,塟磹石坑口楊梅山埊。

八十一世彥正,永壽次子紹。

八十一世彥正,紹檜壽。

八十一世宗正,字中道,省祭。

八十一世瓊正,字中貴,號思山,同妻方氏割股救母,郡邑族表雙節。

仕周公下八十二世至八十八世圖

【附注】

八十六世自法,紹文依。
八十六世自芸,字芝雨。

八十三世良明,又名良弼。
八十六世自法,文祥次子紹。
八十六世自義,紹文倫。

【附注】
八十三世良傅,邑庠生。
八十五世文祥,紹三省。
八十六世自義,倧次子紹。

【附注】
七十六世仕音,塟西山下。
七十八世鐸,附塟白渡。
七十九世琥,附塟下。
八十一世三興,贅弋楊。
八十一世應鯉,嘉壽次子紹。
八十一世應鯉,紹艾壽。


【附注】

七十六世仕欽,塟育渡。
八十世  枿,紹凾。
八十一世瞳,格次子紹。

八十一世瞳 紹傑。
八十一世層,紹萬壽。
八十一世層,格壽三子紹 。


【附注】

七十六世仕啟,塟古溪仰天堂。

七十七世
溶龍,附父墓。

瀚龍,附塟仰天堂。

七十八世锺,紹瀾龍。

七十八世鎛,附塟仰天堂左旁。

七十八世鏕,附塟仰天堂左旁。

七十八世鐤,附塟父墓左 。

七十八世锺,溶龍次子紹 。

七十九世琨,塟磹石坑口楊梅山埊。

八十世 釆,字時亮,號黃溪,邑庠生。

八十一世復興,紹柁。

八十二世尚然,遷揚州。

伯七公白桃墓誌

公諱伯七,字成之,潞州總管。宮,公之次嗣也。生宋紹興甲寅年十一月十三日申時,歿宋慶元丁巳年三月十八日申時。配孺人儲氏,生子萬四。幼慕朱家郭解之俠,貿木邗關而膽志雄宏,一擲千金無惜也。嘗自矢曰:“人生親睦任恤是貴,廼競刀錐而不拯人緩急,何陋如之?”時客有挾鹽筴者,艦至中流遇風摧檣,艦將覆矣,長吁無措。公適木筏行其際,矚變而詢名氏,則曰:“白桃關葭莩者也。”立呼蒼頭拉巨株貺之。客償以倍值,公曰:“業忝婣誼,而俾爾資斧之勿喪,猶愈於己之獲百朋也。”遂謝勿受。客高其義,銘刻不朽。他日歸,迓公宴飲,其意期相酬也。渠舊有生基在白桃者三,引公諦視,冀其自選。公見峻巒缷來勢若活虎,丁案三層,水城環繞,乃快而指之曰:“吾樂兹爲窀穸,弗敢徼也俟,吾價鬻何如?”客曰:“幸公受是,堪報公德矣,敢索價乎?”公歸即議經營卜吉造兆。景定甲子十一月甲申日夫婦合塟,丙山壬向。至高皇帝定鼎四年重繕宅兆,裔孫學頤等請予銘以表之。銘曰:

環帶維水,依抱維山。卜云其吉,終焉允藏。靈氣攸萃,長發其祥。於萬斯年,不遐有光。

洪武四年九月望日

宗生環谷汪古寬撰



南墩公序

語有之“朝有純德之臣,鄉有不二之老,則世道隆”。夫純德之臣斟酌元化,世道信賴之。乃不二之老,名不出閭里、身不掛仕籍,而謂其爲世道重也。何居彼其忠厚淳厐之風,足以消人鄙吝而挽囘頹俗,其有裨于人心。風俗正非淺鮮,此吾於南墩汪公重有感焉。葢其先人起家鹽策,稱素封矣。而公弗有也,口不必梁肉,身不御綺繡,其所自奉澹然田家風。其儉德何如也?公有二弟懽然相友,終其身未嘗阋于墻,即仲季任俠時與翁相左,而翁巽與之言委曲開導,卒歸于善。其德化何如也?翁之族凡數千指,環而處者有若程、若王,時有囂爭,常因公數語以解。即有司所不能平者,公剖而析之,無不帖然以服翁。去鄉後里有訟者,嘗恨不得就翁以質其曲直。其忠信明决又何如也?有人若此,可不爲之誌其始末哉?公諱著,爲天香公孟嗣,生丈夫子三,長淮、仲泮、季泗濂,皆特達不羣。孟、季孫復濟濟多士,繞膝數層,公顧而樂之。晚年乃築精舍於所居之右谷,種花植木,杖履優游,憩息其間以自適。享年七十有六,適國主大典錫以章服。人莫不爲公榮,公視之恬如也。此鄉國老成,與純德之臣,同有關于世道也如此。

萬歴癸丑歲仲春月

槜 李樂元聲 拜撰



三峰公像讚

公諱莘宅,字廷聘,號三峰,天富公之冡嗣也。幼失怙,母程孺人堅志冰操,撫育成立。而公偹極孝養,朝夕潔滫瀡,惟欲得孺人懽心。時家計方迫刻,厲勤苦乃得充裕,拓基創業,貽厥孫謀。享年八十有五。配河溪程氏,生子之漢、之海,蘭桂五葉,娛班庭前,亦世听稀覯也。且正直足以服眾,里閈有言,公調處之而囂競以息。祝令君聞其行而高之,請於當道給以冠旌,其額曰:“年高德邵”,所謂名稱其實者非耶。余忝戚属,嘆賞不已,敬掇梗概而賛之云。賛曰:

孝友性成,頴敏天錫。接物無戾,柔嘉維則。韜英鋒而勿露,舒春溫於容色。遇盤錯而能剸,敦倫于勿忒。躬逢五葉雲仍,令人千載而欽德。

崇正乙亥歲孟夏月

通政使眷生倪思輝拜撰


八十三代

諱興孫,號雙溪,邑旌善士。生子祖聖、祖賢,祖聖邑庠生,號岐陽,生子騰蛟,邑庠生,字得雨,生子聚奎,聚壁,唐令君旌以世德表里。


世德表里序

自唐令君涖祁六稔,以風猷厲,厥俗凡不軌軰無啻郊遂之移,而端淑者賛賞而揄揚之殷殷如也。汪生得雨時沐造育,獲登博士籍。諸屬振拔列者,多以私務于,而汪生非公不至,遂推重於令君,由是守此乎,以躋廉憲旬有一嵗矣,而其志尚未忘,夫素識者也。甲子冬,自燕過祁汪生謁焉,令君謂之曰:余諗知生家世篤行後,必有大於門者,想其期當由汪生乎?汪生穆然低徊,心冀爲祖考昭令德,適知友獻厥世德行狀。狀曰:循法守正,片字不入公者,厥祖雙溪公也。迄考岐陽,公以篤學補邑庠生,嘗受業于洪溪衷老師,與鄧文潔共硯席,俱爲師所噐。文潔辛未奪幟,而岐陽弗第。數之奇也,豈業之不攻哉?然素履端謹,恂恂若處子,凡橫逆所加,當之恬如,恍有唾面不拭之風。令君曰:嘻!當斯世而睹若家,誠可詠、可封者矣。遂標其楔曰:“世德表里”。盖謂古之德厚者、位尊行高者寵榮。自世逓降而行不貴潛德,無以羽儀王國,祗足風乎一鄉。則表里者著之闻閈,俾相則而傚之也。雖然,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代累善而天必篤,理誠然也。詩云:“貽厥孫謀以燕翼,”子可爲汪生家世頌。

天啟丁卯嵗孟春月

外翰 邱禾嘉 拜撰


思雲公行狀

公諱夣鶚,字汝薦,別號思雲,廷仁公之三嗣也。幼失怙,繼折鴈行,以既兀之軀遭家多艱。人方虞其未堪,公從容徐籌漸消禍變,不致周章以累。母孺人伯氏,遺孤二,嬛嬛靡伊,公時其飢寒而調攝之。俟其成立,析產分資,無寸帛之私,是姪而即子育之耳。配程氏,生子二,輔臣、弼臣。居嘗語子弟曰:“富貴奚須他求,祗一經啟後,滋育材木而已。”延師課二嗣,致敬盡禮,久而靡倦,而冡嗣輔臣,承考志刻厲攻苦,補邑庠生。且價收山原谷壑考槃,居人栽植殆無虛日,而計其捐資不下百金。于今行其山林視其合抱千霄,而知公之貽澤遠也。噫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公兼得之矣。詩曰:“教誨爾子,式榖似之。”又曰:“瞻彼旱麓,榛楛濟濟。”其殆爲公詠乎?

戶科給事崇正 乙亥嵗仲春

宗侍生 惟效 拜撰



石峯公行狀

公諱世襟,字子寬,石峯其號也。世居文溪黃龍口里,乃仲和公曾孫也。爲程方伯所噐,期以蜚聲藝苑。及厥考德公早喪,不克專志舉子業,挾筴淮揚,揮霍千金,幾空槖矣。既而自悔曰:先人之創埀,若何而棄擲邐迤若是?逎復經營荊襄間。權子母而少息之,其無貲如故。公雖未獲志於文圃,而崇儒重士,凡里閈攻苦者,不啻百計振作,兾其書升殷殷如也。故延師課諸孫,致敬盡禮,若誥、若謨,皆彬彬鄧林材,以俟皇家之聘,將有以大公門者矣。家計一切委諸二嗣,解脫塵棼,怡然自適。或偕賔朋以宴樂,或登東臯而舒嘯,此誠樂天知命善於退藏者也。配馮氏,生子道溫、道盤,孫曾繼出者駸駸乎未艾也。詩曰:“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其公之謂歟?

明崇正辛未嵗仲夏月

眷生從野程文郁拜撰


八十三代

諱道禮,字敬夫,號畏所,履門又其別號,善人之曾孫也。謙和簡重,博學多文,敦倫睦族,出眾超羣,補邑庠生。生嘉靖壬子年二月初三日酉時。子五,成、寶、玉、圭、璧,玉亦補邑庠生。孫九,相、杏、榛、檀、桂、楠、樟、檉、榤,檉亦補邑庠生。享年八十有二,歿于崇正癸酉四月廿七日辰時,塟六保伊家壟仙人獻掌型,壬山丙向。

八十五代

諱桂臣,字月生,幼失怙,零丁孤苦賴母氏訓誨。及長,木貨江湖,美髯魁梧,博施濟眾,李郡主申報社學。生子名秀,諱相,字廷陞,號魯庵,補郡庠嵗貢士。孫二,長曰鳳,次曰煦,鳳國學。配鄭氏,享年七十二嵗,淺塟宋家坦,壬山丙向。


八十七代諱松暨孺人像賛

翁盛德人也。諱松,字岐五,生甲子享年六十有六。世居文溪,雁行有五,翁最長。少志儒林,弗克遂愿,年十九,木貨江湖,恭儉孝友,庭無間言。始配石邱葉氏,生已巳享年六十七歲,艱于嗣。繼娶通州楊氏,歸里未出。翁四弟諱棟,字于廷,與予莫逆交,生四子,次曰煋繼翁。後翁誨以詩書,課以舉業,其於師友之間致敬盡禮,而葉氏更多賢淑,克盡婦道,尤鍾愛於煋。暨已巳,煋應童子試,而翁仙逝。雖煋不忘巖命解服,於辛未之秋攺名峩,序列黌宮。得非翁夫婦令德之所致與?今峩屬予壻請序於予,因弁數言以垂不朽。

乾隆丙子歲春中澣

眷侍教生荊山鄭大勇 拜撰

士鼎翁夫婦像賛

謂膏之沃者,其光華,德之厚者,其流光,自昔不誣。於翁奚疑?翁固晚叔岳丈也,素忝莩未,又得悉其生平,及林太君內助之賢,滿擬眉案齊舉靡有窮期,不料翁年僅廿七,頓爾鴛偶割愛,竟修文天上矣。煢煢幼婺,苦節撫孤,教養兼於,俾克成立,無貽翁身後憂。晚每欷歔而稱舉之。丙子春,造翁里、登翁庭,睹翁儀容藹藹然,春風和氣宛若生存。予低徊留之不忍去,嗣君遂以賛囑。晚不敢以不文辭,爰走筆叙述,遺徽而爲之賛。贊曰:

溶光如玉,淑氣若春。天資明敏,壯志凌雲。庭幃順聚,閭黨情殷。取必巖介,諾則斷金。文提泮藻,品成席珍。永錫難老,梁孟常賔。胡爲星隕兮,露冷。鳳去兮,鸞愔。栢舟矢兮,荼苦。機杼絕兮,桂聲。矯矯蕙質兮,高培。盈盈鶴髪兮,莊矜。瞻仰几筵兮,起敬。追維茂德兮,彌欽。報施不爽兮,麟趾,繼承無疆兮,繩繩振振。

峕乾隆丙子歲春王上浣之吉

眷晚生荊山鄭大勇頓首拜撰


八十九代

諱任,字宇相,騰蛟公之後嗣也。寬洪大度,卓犖不羣,作事善於謀始。我族重建祠宇廟堂,倡首解襄。至於排難解紛,閭里無不推服。雁行六,公最長,諸弟成立俱賴婚娶。生子三,曰聰、曰聆、曰聽。孫曰銘、曰家、曰人。生康熙癸未三月二十一日,配馮氏,迄今兄弟怡怡,子孫繩繩,福祿永綏,食報無疆矣。

乾隆 己丑歲孟冬

中浣之吉 峩拜撰


六十代

倚,爲荊州刺史,有惠政。及歸,厭城市煩擾,相土文溪黄龍口,由井亭而遷居焉,是爲文溪始祖。卒葬周家垻。至六十九代宮,生有勇略,南宋兵革,爲潞州總管,操揀禦侮,民賴以安。及聞家遭兵燹,棄職保全鄉里,凡恢復侵地,再造重室,皆宮之力,是爲中興之祖。至七十三代武二才幹,眾推舉爲府堂長,督造官船於魚梁坝下,卒於官,是爲永安之祖。弟景五,識見謀,爲人莫敢欺,是爲敦本堂之祖。

七十七代

仲和,字景淳,號澹軒,昇祖之二子也。端慤周慎,孝友尢至,爲郡亭長,辯冤活命六人,上粟賑飢貧多存濟。

行狀

公出越國王裔,諱仲和,字景淳,澹軒其別號也。大父志遠公,父永昇公,有世德。公幼穎異,銳志經史,人咸器之。迄長,遂謂人皆可爲堯舜,率諸昆弟承顏養志,暇則明物察倫,不干仕進。兄汶、弟清、淵、源,羣從蟄蟄,庭無間言。清公補邑庠生,獨任其累,窓費悉出已貲。昇公沒,源公甫弱冠也,懼其弗立無以,同爨十餘年,而後異所置均業無茍,鄉里目爲古民。接人則和氣藹如,尢善諭闘訟者。時郡多事,侯聞其廉明,引爲亭長。所委一以理制人,不敢干以私。歙有犯者艱罰,欲出妻償,公聞不樂,貸而宥之。犯泣拜曰:貧無以報,願公家家世食德未艾。及侯授以冠帶,勵以清白,傳後辭免,布袍芒履,樂道終身。孺人程氏、王氏俱有賢譽。子三,曰克恒、克寬、克魁,俱世偉士。孫六,秉茂、秉添、秉榮、秉祿、秉暹、秉昱。曾孫軰挺挺蘭芽相承,詩禮行將大振。臨終屬孫子曰:生平作事無一不可對人言者,繼吾志,事在爾後人。享年八秩。噫!追公生存之行,遺囑之言,真無忝古人之目矣。克昌厥後,宜哉!雖余夫婦膺盛典亦竊馀休,惜羈宦侍誨無恒,每接則示以古名達如伊傅者,言猶在耳,思之拊心。姑述此識哀。

賜進士通奉大夫河南左

布政前廣西參政 婿竹

巖程泰用元 頓首拜書

七十八代

錡,字汝鼎,熙龍之長子也。少事詩書,不干利祿,壯而好義,老有耆德。邑侯洪遵聖詔,給以衣冠。鄉里目爲善人,偉溪方公爲文以記其實。卒年 十    葬百茅坑口。配梅林曹氏。生子三,璞、珦、珥。

文通,字 青春之第二子也。賦性醇謹,孝友性成,厭習舉子業,有志聖賢之學。乃與謝子復同往撫州臨川從康齊吳先生遊,講明春秋,深得奧旨。文溪舊有周氏居之故址,文通構書舍以爲藏修,康齋爲書“濂溪清趣”四字以贈。其歸,因以周子之學期待之故,至今人以文溪爲濂溪云。


濂溪清趣文

余方講學於村之小陂,有祁之謝子復、汪子文通謁余門而請業,余雖於道無聞,懼無以應。然嘉其來之遠、志之篤,且樂得徽之英才而教育之,有不容辭。日惟以古道與語,宵旰弗倦,葢將期進於古人。二子循循雅飭,深造自得,亦惟以古人自期,余固喜其吾道之有望矣。未踰年,而汪子先已告歸,余懼其怠且止也,可無以朂之哉。聞子文溪之邑有周氏故址,構有書舍,逎子藏修之所也。特書“濂溪清趣”四字,以贈之子歸而揭之眉端,庶幾朝夕顧諟,循名思義於焉。志濂溪之所志,學濂溪之所學。如其默契道體以續不傳之緒,則今之汪其即古之周,今之文溪其即古之濂溪者矣。此固余望於子之意,子其勉之。

景泰五年九月之吉

臨川康齊吳與弼書


七十九代

賔,字秉昭,號澹庵,克已之季子。貌端性純,雖御童僕,未嘗嫉言遽色。平生守分,足不履公庭,夫涉江湖之險,人咸稱爲太古遺民。父早卒,事母至孝,事兄盡恭恕之道,尢好周急。卒年八十有八,塟榔木坦。配黃氏,再娶陳氏,子三,僖、倍、化。行見《行狀》。


澹庵公行狀

澹庵公,祁西人也。諱賔,字秉昭,葢有德而隱者也。方爲童時遂棄幼志入鄉塾,授孝經論語。知親親長長之道,痛父克已,公早逝,恭承逎祖邑庠孟和公訓。及長綜理家政,首建祖祠,樹門第以孝謹聞。雖市童村牧,亦知有澹庵公也。爲人生平不履訟庭而人自不忍欺,不涉江湖而貲日以盈。居嘗澹無所嗜,惟崇本敦族,推財好義,人莫不懷其德。一時士大夫或賄以文字,或投以歌詠,皆因其仗義執禮、尚文友善多所招致,非世所謂盃酒尸帛交贈使然也。邑侯尢公,嘉其德義延鄉飲,遣子告免。遠近口碑之誦,至今未艾。厥壻王寅,予宗姪也,痛其亡而請紀。因爲按實事而狀之,夫首建宗祠如其孝也,崇本敦族如其仁也,家政綜理如其明也,親賢禮士如其正也。孝德之本也,仁德之公也,明德之通也,正德之經也,四德備公其一鄉之偉人也哉。距生成化癸巳七月十四子時,歿嘉靖庚申三月初四卯時,享年八十有八。始娶西塘黄氏,生子曰僖、曰倍,繼娶文堂陳氏,生子曰化。孫及曾孫輩悉授義方幹蠱,亦其食德之報歟。

賜進士會魁建昌府

節推淮廣王之翰撰


七十九代

璿,字德瑩,號平易,子鑄之仲子也。自幼失怙,性質英敏,不求聞達,隱居教授子弟,賢愚咸獲其益。首倡祠宇,率眾造橋,鄉里至今賴之。壽五十六,塟磹石坑口。配貴池源頭李氏璧山李謙然姑也,子亨壽,孫嘉正、祥正、瑞正。

珉,字德全,號正齊,鉞公之仲子也。心術正大,度量寬洪,接人一團和氣,解忿息爭,鄉里賴之。嘗構祠廣田以時孝。享壽七十一,配環砂程氏,子隆壽。

玱公,字德澤,號古田,子鎛公之子也。賦性溫柔,奉身朴實,嘗以濟人利物爲心。里人有遭事鬻妻者,乃助財以免其鬻。歲歉有飢至死者,遺米以濟之,故人咸稱其德。壽五十有九,配石埭舒氏,塟車盤坑口子欒架。

琨公,字德粹,號柏庵,鐤之第一子也。幼孤自立,壯志遠大,博於格物,窮於暦數,巖毅方正,雖強禦嘗有志於祖宗之業,訓子以習經學恭川李崧祥,有義方追竇氏好賢繼緇衣之語。年六十八,卒塟磹石坑,配黃池源頭李氏,塟車盤坑口,子采治詩邑庠生。

悌,字志寬,惀,字志廣,蒯通之二子也。剛特不羣,識見超卓,兄弟友愛,彌孝不衰。伯仲性嗜竹,嘗於所居之側拓地一曲,種竹數十箇,構軒其中,以供嘯咏。親友有過之者,必延樂於此。凡遇良辰美景,必不忘詩酒,以成虛負。小陂吳先生嘗爲題“筠庵”二字以扁其庵,西山謝先生爲文以紀其實。

筠庵記

筠者,竹之別名也。文溪汪君伯仲,性最嗜竹,得小陂吳先生手書“筠庵”大楷,遂以筠扁其庵,而囑予記之,葢三年於兹矣,乃今復有所懇,故不辭而爲之言也。方春既華,羣芳競秀,而汪君獨有取於竹者,何耶?意者,竹之爲卉,其性順,其心虛,其質溫而潤,其節勁而直。其爲用也可以爲筐、爲篚、爲籩、爲簋、爲笙簧、爲管籥,及其用之廣也,可以貴、可以賤,可以小大、可以精粗,無所往而不適其用焉。其宜於人也,可賔、可友、可詩、可歌、可琴、可酒,又焉往而不適其宜焉。汪君之有取於竹者其以此歟?其將比德於竹,其有得於竹歟?雖然,豈惟汪君爲然。予家距西山不百里,叢竹林立,每良辰美景吟詠其下,輒徘徊而不能去也。又三舍爲西庄別業,其竹之富尤不下於西山者,聆其聲清絕可愛,嘗作聽竹之齋兩賦,詩以紀其勝,有“夜送秋聲寒落夣,忽驚林下有鳴珂”之句,予之得於竹也葢如此。何時命駕而遊,過君筠庵之下,安得伯氏吹塤、仲氏吹箎以賡,夫鏗金戛玉之音而翕且耽焉,則不負所書。與其所志較予所得,奚啻千萬而巳哉。汪君伯仲不余謬,俾書以爲記。伯曰志寬,通家之子。其仲曰志廣,予妹壻也。余爲西山謝復,嘗遊小陂,云西山居士。

一陽謝復記

七十九代

護公,字叔慶,號仰松,承祖克燦公、秉良公庭訓,克閑以禮不尚華靡,首建祖祠。嘗以勤勞王事見獎邑。喚弟叔英談道篤倫,老而進德。壽七衮,塟榔木坦。配程氏,繼葉氏、廖氏,子向義。

侃,字叔英,號陶齊,秉良之次子也。賦性明敏,行篤天倫,克邑弟子員,蜚聲黌序,後仕吉府典膳,以學問學輔導王宮。子由義、行義。


叔英先生金門待漏像賛

氣和而融,藹乎春風。容粹而渥,天球未礱。神清而爽,冰徹玉壺之中。筮仕宗藩,位雖非崇而其志則通。有冠其峩,有珮其琮。金門之東,凜乎其靖恭。葢觀其外之暴,足以知其內之克君子哉!若人真能無忝於越國之宗也。

七十九代

備公,字叔德,秉榮公長子也。體狀豊厚,言行慎正,幼有操志,及壯而有謀。爲支盐於淮,拓振家業,助善賑貧,人懷其惠。享年五十有三,配環砂程氏,繼娶在城謝氏,子宏義,淮府典膳。女二,適和溪程鋂,次適和溪庠生程宗渠,竹巖程泰公曾孫也。

藕公,字叔玉,號東澗,秉榮公仲子也。狀貌奇偉,資性剛明,鄉里有爭,片言爲折。振立綱紀,人不敢十以私,雖守支兩淮,不以金帛爲尚。惟教子一經,晚年鑿池構亭以自適,故號東澗漁隱。壽五十六,配舜溪王氏,子節義,治春秋,邑庠生;時義以法義佐郡,純義恂恂克家。

儼,字叔正,號樸齊,秉端之長子也。賦性淳厚,孝友純篤,鄉有不給,爲助其資;客中有逋不能償者,乃焚其券;人有不道,咸所取平。郡侯鄭公舉約正邑侯洪公上其行白之憲臺,巡按虞公令郡鐫其名於旌善亭,以表正風俗。卒年七十四。子守義、崇義。


善人傳

祁有隱君子曰朴齋公者,諱儼,字叔正。性淳厚事詩書,父秉端,早喪父,事母王氏以孝聞,待弟俯友愛尤至。嘗曰:“吾不能讀書貽後,顧不能修善貽後耶?”於是併心務德,家外經營,悉出精思,雖生齒日繁,家貲倍昔,然固未嘗自侈也。鄉里有不給者助之無,大小賢愚皆得其懽心,嘗守支於淮,凡貸者逋不能償輒焚其券,且戒其勿令人知。其仁爱有如此者。立身行已,俱有法度,固不肯隨世俯仰以狥人情,而自處處人則未有不可以毀方而瓦合。雖不免爲異趍者所嫉,而士君子之有道者則又未嘗不敬而且慕也。鄉里有不道者,咸曰寧爲刑法所加,毋寧爲公所短。其剛介正直有如此。時郡侯鄭公舉約正,邑洪侯上其行,鄭侯賢而白之憲臺,巡按御史虞公令郡鐫其名於旌善亭,以表正風俗。公晦其名益自勵曰:“古之君子仕思美政、隱思美俗。”美政者,以王道範圍天下者也。美俗者,以王道範圍閭里者也,其任亦重且大矣。於是藍田之所講畫,考亭之所精選,靡不參考,而復通以今之宜,未幾而教化大行。昔陳大丘以隱德表正鄉里,風教賴之。而公之碩德懿望素重於鄉評,著信於士大夫若是,其今之陳大丘歟?壽七十四,卒之日遠近莫不悲痛。子二,曰守義、崇義。善繼善述,孔子云:“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曰朴齋翁者,志仁無惡,謂之善人,非歟?孟子曰“可欲之謂善其爲人也,可欲而不可惡謂非善人”,吾不信也。

賜進士第中憲大夫 知溫州府事前南京山東道監察御史姻生竹墩 吳瓊 拜書

八十代

億,字叔度,號碧潭,秉添之子也。爲弋陽府引禮,胸襟洒落,有光風霽月氣象。嘗客洪都,宗室藩府樂與之遊,因以其女妻其孫世俊,都人幾與之接,必相親愛。享年五十有八,葬榔木坦,配章溪林氏,子德義、從義,皆幹蠱傑士。

國戚汪叔度賛

兵部尚書 張鰲

派出越王,姻連帝室。天日心事,風月情趣。坦然襟懷,肅然居止。孤寡不侮,強虐不畏。計酒交賢,琴書自適。仕不爲名,商不茍利。抱不可窮之才,有不可奪之志。噫!若公者,其豪邁不羈之士歟!


八十代

仁壽,一名核,字時仁,號樂山,璞之子也。幼失所怙,能自卓立。賦性公直,鄉有不平者,直言不諱皆爲平之,故人咸屈服。事係綱常,輒以身任之,不辭宗祠之立,祀費之克皆頼其力。卒年六十二,葬磹石坑冂楊梅莝。配石墅陳氏,四子宗正、宗健、宗元、宗海,皆卓有猷,爲是其善教之所及歟?


樂山記

予構居求木,遇祁之汪子宗健、宗元、宗海,嘉其伯仲磊落奇偉,遂相得焉。後識東川宗正,於是雖事刀筆有蕭曹器度,亦忘分相投。因以乃翁別號樂山,賫幣入門丐言以表之。予曰:凡天地間皆物也,凡物皆可樂也。乃翁之所樂獨在於山,豈孔子所謂仁者樂山乎?東川具道其所以,予作而言曰:噫嘻!汪君之樂山,其諸異乎人之樂山歟?葢聞其地文溪里,因康齋吳聘君贈有“濂溪清趣”四字,又別名濂溪。其山有五,環萃一團,宗於秋浦,祖於歴山,其來甚遠。中三山退藏於內,磅二山特出爲左右衛。村有獨石,圓活如珠,因號“五龍戲珠”。汪氏世居之,樂山築室於中山之麓。乃父諱璞,客亡於廣,又招魂與妣王氏仝葬。其地是其山也。上以安父母,下以居子孫,而可以不樂哉?是故,羣峰環峙,風氣攸萃,樂其山之可以永安乎親也;枕申而寅,旭日先照,樂其山之可以不寒乎親也;松篁檜柏,欝乎蒼蒼,樂其山之可以蔭覆乎親也;出入往來,朝夕在目,樂其山之可以常侍乎親也;歲月流易,時食可薦,樂其山之可以常享乎親也;鍾靈發秀,蘭玉森森,又樂其山之可以克昌厥後也。此固樂山之心、樂山之義大矣哉。說者謂其碩人,其頹而與峻極於天者樂焉,貌之端嚴而與厚重不遷者樂焉,量之寬洪而與不擇土壤者樂焉,操之堅確而與維石巖巖者樂焉。四子九孫,卓冠一時,又與奇材之產、寶藏之興者樂焉。此皆得其迹而未得其心也,予特表其心以配之。樂山,諱核,字時仁,仁壽其別號也。

八十代

義壽,又名柱,字時建,珦之長子,錡之仲孫也。爲人莊重剛直,孝友天至,讀書通大義,平生無一事不可對人言者。族有被賊盜笥,賊發笥棄契於途,公早行遇之,全歸其人,雖有共業文約,不爲恡情。鄉里稱爲長者。乃父以公兄弟婚禮當均一,獨授公田,公既遵父命而受其契,復重天倫而均其業。次弟尚壽早世,公撫姪瓊正猶子弟,于錢榖有未明者,公一切讓之。享年六十二而卒,配厥石墅陳氏,生一子曰亨正。

嘉壽,字時樂,別號復庵,琇之季子也。幼習儒業,屢試不遇,遂精岐黃之術,藥病不計人利,惟以活人爲心。貧則施之不較,故人咸懷其德。二兄早卒,撫姪猶子,克儉克勤,而家資倍昔。厥配程村程氏,子三。


復庵賛

教諭 程大本

粵惟天地絪緼化醇,性命各正,剛柔以分,惟情慾之或蕩,斯夭札之遂乘。爰有復庵心存不忍,岐黄精攻,顛危是拯,或幾夭而載延,或將殤而復壽,俾凡有生以全以育。嗚呼!仁哉!復庵之善復。

采,字時亮,別號黄溪。賦性穎悟,思母遺言,遵父嚴訓,力學以成厥志,補邑庠生。尊祖敬宗尢謹於葬祭,凡祖廟祀事所當興者,身爲倡率,六世以下祖妣必爲擇地安厝。配胥山周氏,因無子爲娶妾楊氏,生三子:日新、日盛、日章。

黄溪序

士有曠百世而相感者,謂之道合。亦有距數百里而相孚者,謂之情合。矧祁與浮密邇鄰邦,黄龍口去余鄉北僅三舍許,山川之秀拔,脉絡之貫通又每每彷彿者乎。祁三發解南省,浮亦不下科名,大抵氣數週廻,祁西浮北此其時也。聞汪君諱采,別號黄溪,祁西豪傑士也。學博才贍,希踪韓柳,蜚聲黌宮,馘多士而馳驟中原也。固宜惜負屈黄溪矣。年○黄溪,志益奪學,益勵大肆力於諸史百家,宵旰勿懈,竟不以俗學累厥心。他日解經不同,屢席二十餘,若戴憑連中八科、對三陣而擢高第。若員半于,其殆斯人儔匹與夫!豈斗粟勺祿、小小功名,可以羈沃先生也哉?先生以黄溪見志,葢以黃溪枕祁西之上流,衍浮北之長派,取其源之清,以淬文章之鋒,取其源之遠,以恢宏文章之氣,取其波濤騰沸,以助文章之閎博淵源所漸。固將鍾祁浮交會之盛,孕豪傑未得之秀,余於先生大有所望也。先生停蓄浸涵,釀成淮海,浴天日,排山岳,巨艦中流,無往不可。平居則分黄溪之派,以沃當時英才,達則沛黃溪之澤,以霖雨天下蒼生,且其予姓皆沐先生之餘波以共奮,明時同翼公朝者種種而出、源源而來,如孝子思山皆其濡涵所被也可騐矣。以先生之才遘甲科之會,則掇魁而羽儀天朝也又何難哉!曩昔有東川者,先生姪也,識之於徐閣之下,而既與聞先生之名。今柏池陳煒與先生有雷陳之契,又托裴劉之私,乃顛末其寔,丐予言以歸先生。予北上倥偬,爰筆荊棘,顧與君有情合之理不容辭也,遂次第其言而敘之。

嘉靖壬戌仲冬吉旦

賜進士及第翰林院

國史編修星橋金達

八十一代

順甫公,字伯和,號裕齋,筠庵公子也。幼承父志,明義理、識時務,介以持身,物不茍取,人不妄交,名重一時。士大夫多爲裕齋詩文以贈之,邑侯聞其德請鄉飲不□,給以冠帶不受,其隱君子矣。享年八十,配舜溪王氏,一子:天香。

烈甫,字伯勲,愷之長子也。貌古而蒼,資朴而茂,不妄言動,治家有法,尤致謹於利義之間,以清介見稱。因自號曰“秋浦”。厥配孺人程氏,克盡婦道,生子汸。孫二,曰黄,曰芸。曾孫十人,後嗣昌熾,又足以徵其德云。

汪秋浦先生傳

先生名烈甫,字伯勲,秋浦其號也。居祁西之文溪,予適訪於其地,詢其人物德行高緻者,人皆以先生爲稱首,因促予爲文以嘉其實。吾聞先生之爲人也,言行峻潔,舉動光明,心事如青天白日,處波蕩風靡之中曾不少累於俗,雖世變江河而彼之自處如故,義皇之民莫是過也。以處宗族鄉黨,則克盡友愛,與物無忤,每撫景興懷有超然遠舉之態,晉之陶潛若是流也。子男汸先生,授以義方,爲之子者,亦克承厥考而能慰懌父心,所謂美而彰、盛而傳者,端於先生有頼焉。且能開拓基業,垂裕後昆,子孫繩繩,流衍無窮,至今享先生之德於無疆也。噫!先生者,其庶幾江漢秋陽者乎?故其浦以秋名,豈偶然哉?其必有心曠神怡,而人之所稱爲不誣矣。余不能頌其德,姑即其大概以見其平生之實云。

賜進士第工部主事

姻生偉溪 方謙 書


盛甫公,字伯德,號懷古,惇公之長子也。體靜氣和,心平見定。里有是非,皆不願質於官而願質於公。勤儉垂家,用敦孝敬,存心以古人自期,而以“懷古”爲號焉。雖山林隱逸,而寔有廊廟矩度者。壽七十一,配舜溪王氏,子汥。


賀汪子惟道榮膺淮府典膳序

文溪距邑西五十里,汪氏世居之,風土剛勁,人多豪氣,不少卑抑。予表姪孫宏義,字惟道,號龍溪,淳謹雅飭,質浮於文,若處子然。予嘗卜之曰:是出於風氣之外者,後必有遇。去冬,果得援例授淮府典膳。王見而悅之,禮遇殊於羣屬,乃命進香於休之齊雲巖,獲歸省。適繼母謝孺人,五十初度。予從子鉼與惟道有姻好,丐予言以爲賀。予按:文溪之汪出春秋魯成公子曰汪者,食采穎川,孫曰誦以祖父名爲氏。三十一傳曰文和,漢末從討黄巾事孫氏,爲龍驤將軍,守新都遂家焉,則吾徽舊郡名也。又十三傳有越國公華,應募保據歙、宣、杭、睦、饒、婺六州之地,建號吳王,唐武德間納欵高祖,授以總管六州軍事,封越國公,九子皆顯。七曰爽,爲岐王府法曹,予外祖諱仲景淳公者,寔其苖裔,而惟道則景淳公之元孫。厥祖秉榮,父叔德,皆亢宗者。故家大族,詩禮相承,葢有自矣。而其從弟節義,治春秋爲邑庠生,積學待時,行將顯庸,余又慶汪氏之將大振也。而惟道今兹之職藩服八品官也,未可不謂之榮,而又獲王之眷寵,未可不謂之遇,則其賀而揚之也,亦宜然。余於此猶有告焉。周書曰: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孔子從而申之曰:“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惟是椿萱邈矣,歲時伏臘,履塋域而思其體魄之所藏,修祀事而儼乎精神之如在,永言孝思終身匪懈,奉其繼母而甘旨之養不衰,處諸長少而友愛之情咸篤。由是而宗族稱孝,鄉黨稱弟,不出家政是亦爲爲政矣。其從王事亦不過舉而措之耳。夫豈待於他求。惟道勉之。

嘉靖 庚子孟春月上元前三日

賜進士通議大夫四川等處提刑按察司使前山西道監察御史巡按浙江福建廣東奉勅書嘉獎賞賫二次陞俸一級郊壇監禮侍經筵官和溪程昌時書於活水亭

八十一代

瓊正,字中貴,號思山,尚壽之子也。性淳朴,知禮義,孝本天性。母曹氏病篤,兩刲其股食母愈疾,妻方氏亦感其化,爲割其股,鄉黨稱異,邑侯孫公爲扁“一門雙孝”四字以旌其門,方會川鄭少山爲文以紀其事。子四,挺、軒、捷、翠。

孝子記

新安據南服上游,裔流四出,爲番、爲淛、爲瀾,於大江以滙於海,其孕靈毓秀甲於天下,宜名世繩繩不匱,爲山川文貌及博稽邱索方籍,漢魏以往無稱焉。夫砥節礪行,棲林澤、遁陸沉者多矣。雖更歴良史,網羅弗逮,間有瑰瑋,曷從志焉。祁閶之北距縣治二舍許,曰黄龍口,汪氏居其間,有諱瓊正者,幼岐嶷,長讀書,識義理,潛德弗耀,力耕於家,入孝出第,共爲子職。妻方氏,吾叔翁巖寶之女也,既歸,閑於婦道,克相其夫。父尚壽巳即世,母曹氏今年踰六秩,遘疾勿瘳。瓊正延醫調治,百藥罔効,疾日益篤,瓊正旦夕號泣,禱於旻天,求所以生母之方而不可得。因私謂其妻曰:吾母之疾亟矣,捐生以赴之猶恐不及,寧能坐視其死而不爲之所乎?吾聞古人割股可以救母,所得爲者惟此而巳。乃割二股,其妻亦割一股,而母未之知也。熟以啗母,母病遂瘥。鄉里聞者,嘖嘖以爲美談。族叔喜請言以記之。余惟正氣之流行於兩間也,在天爲日星,在地爲河嶽,在人爲良心,汪氏之子夫亦自盡其心而巳矣。匹夫匹婦一念精誠,流通於天地,是故可以起死而回生,感通之大理固有然不可誣也。夫豈襲取而倖得于譽而盗名也乎,而奚以記爲哉?特以人紀易斁而難全,世道易流而難挽,而嚮赴之幾間不容髪,此古先哲王,所以樹風聲、表宅里,以慎其感也。慎其感則中人以下皆知,所趨而同,有是心者亦將勃然而興矣。以此事親則爲孝子,移此事君獨不爲忠臣乎?王澤既竭,聖學久湮,鄙夫狥利保軀爲重,偷生一時竟亦腐滅,視此不亦有馀愧耶!若汪氏之子,自其一念之誠而克之,則可以塞天地、橫四海,而孝其庶幾乎是可以風世教矣。司馬遷曰: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以一髪而引千鈞。此固予立言之意也,因爲記以俟諸史氏。

嘉靖壬戌孟夏之吉

賜進士第刑部四川

司主事會川方敏撰



一門雙孝序

我皇上登極四十一載,聖道久成,海宇化洽,在朝有羔羊之風,在野有江漢汝墳之俗,又獲循吏甸宣郡邑,雖鄉鄙里社,匹夫匹婦莫不飭躬砥行,以完節義也。吾祁爲畿輔屬治,德教先涵,且幸我父母孫侯敷揚聖諭,訓迪八行,命耆老勸成美俗。故祁視他邑,爲速化也。去治之西,地曰文溪,汪氏世居焉,爲鄉之著姓,詩禮成家,子弟咸彬彬然,幼習於善也。有孝子名瓊正者,祖曰珦,父曰尚壽,皆世濟陰德。一旦,瓊正母曹氏倏抱沉疴,百藥莫治。瓊正朝夕徬徨,龥天祗禱憂不知所出也。乃竊計曰:吾聞股可愈疾。遂操刃自割爲湯以進,母嘗之甚甘,不知其爲股也,食畢稍甦,中夜復索,瓊正適忍痛假寐,厥妻方氏乃繼割續進,母食既不覺,其宿患之盡去體矣。鄉黨聞之,皆驚異稱嘆,具狀於邑父母孫侯臺下,侯嘆曰:“責民以孝,能養爲難,矧割股乎盡孝事親,雖子猶難,矧婦道乎。是故,子路稱孝爲其負米也,唐氏稱孝爲其乳姑也。今瓊禎夫婦爲人所難爲之事,盡人所難盡之孝,不亦可以追踪於古人乎。吾司風教也,可弗如之意耶?”於是乃爲扁,大書“一門雙孝”四字,僉謀於學校師生并遣德行耆老鼓吹送旌其門。且俟報臺憲,以竢翼日奏請。嗚呼!是豈瓊禎矯情以干譽哉?懿德根諸良心,而莫覺其天機之自啓也。抑夫婦涵濡於聖人久道之化,皥皥如莫知誰之所爲歟!且董良習服於賢,邑侯之教而自忘若於德歟。不然吾恐孝可能也,誰能割股,股可割也,未聞諸婦,一門雙孝,信爲非虛。風勵一邑之微權,又不將默寓於此耶?邑侯中髦碩黃琳、汪鳳儀、胡寧徵序以昭厥美,更竢他日再爲之傳,以附青史之末云。

嘉靖壬戌仲夏之吉

賜進士中憲大夫廣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前奉敕提督陝西學校禮科給事中沙潭鄭維誠書

八十二代

天麟,號古泉,立甫之子也。賦性鯁直,立心公平,處已與人不事阿媚。弟天遺姪,而厚恤其孤,爲叔立繼,而歲豊其祀。邑侯鈕公舉爲公正,尢公立爲會長,各稱其能,民懷其德,居積致富。以支鹽卒於淮,壽六十四。配舜溪王氏,柱峯王京祥姑也。子莊、驊。馀行詳見傳文。


處士諱麟,字惟祥,別號古泉,立甫公之長子也。出唐越國公裔,世家濂溪,爲祁西望族。處士沈敏端慤,自髫年言動異常,在羣兒中巳嶄然見頭角。予祖邦十四公見而器之,曰是保家之主也,遂以伯姑妻之。幼習舉子業,涉春秋大義未干仕進而克範其身,恂恂有儒者氣象。性至孝友,事父母煦愉抑搔、問衣察膳朝夕有恪,見親心有不懌,則更怡下聲氣探其意而承順之。惟謹篤愛厥弟,怡怡然奏塤箎風,見弟奩資薄,臨財輒推讓以益之。弟遘疾連之,凡所以創拓資產者,多翁任其勞而一毫不有其功,亦不私其身也。弟早世,翼其遺孤,撫摩之勤,教迪之周,煦煦然猶子也。後二姪卓有成立,語人曰:“予伯父真古人也,不則我藐諸孤,寧有今日耶!”噫!味斯言也,豈淺淺乎其感者哉?翁之居家也嚴,而整御諸子庭訓以義,不少假之辭色,蚤夜孜孜,綜理家政罔有遺漏,器用什物置有常處,飲食言笑動有常處,閨門內外濟濟如也。尢重然諾,每一言出,則毅然欲成其信,不以身之利害爲作輟。其自奉也,麄衣糲食,最甘淡素,至其欵姻朋宴饗,饋遺則務稱家以自盡其心。人無過行,雖傭佃賤夫皆溫然欵之以笑語,無有忽怠;至有過行,雖朋儕先軰必真聲抗論,不少媕阿以投時好,然性雖率直而心事元無疵垢,間有不悅翁者,終諒其心之靡他,未始不釋然輸服也。鄉評推重,凡持平觧紛亦多有頼於公。云我姑初適翁時,翁資產猶薄,伯姑貞靜柔順,甚執婦道,閫內事無大小不俟翁言涉及,而伯姑以意經理之縱橫就緒,無不曲當翁心者。時翁以明斷經營於外,而伯姑又以勤約默助於內,內外合德,用是貲產稍克裕。晚年貨鹺淮南,以公直有聲客間。予向過楊,每見人語曰:“古泉長者非茍利人也。”夫翁雖随俗業賈,而於義利界限見甚分明,非其義不茍與亦不茍取也。居嘗誨諸子曰:“事當順理不須計利,况宰之者有命,命茍貧計利亦貧,何苦失此令名;命茍富不計利亦富,何必分外招怨。”又曰:“計利固不可,亦不可無生財之道,否者恐堕先業而孤後望。”故其二子,臨財率公以處人,而約以律已。方是時,翁巳殷殷然積矣,而其子之僕僕以勤,泊泊以儉者,猶之故焉,以翁教之者素也。又以子姓蕃衍,倡置義田以廣積儲,凡遇一門資糴,較時酤減價以給之。此雖未足以廣公惠,而一念愛物之仁可以覘其微矣。歲饑發廩,邑侯鈕以公正舉均賑卹也。繼尢侯以保長舉立社會也,繼孫侯宣風教學,士夫詣侯請以公賔鄉飲,適翁在客未果。翁即以是歲壬戊客死廣陵之邸,訃聞由經商而姻族,以迨傭工佃僕靡不爲之悲嘆云吁。翁以山林一匹夫,德蘊而未彰,澤隘而未流也。而生則達名於有司,沒則起慟於鄉人,其真篤行君子者歟!不然,何其係人心若此之廣且大也?翁去始生十五年,享年六十有五,伯姑長翁四歲,翁卒之年壽登七秩。子二人,曰莊、曰驊,朴敏許慎,能世其家。孫男四人,曰之東、之梁、之榮、之望,振振偉器,其起家光祖者殆未可量也。吁!翁可謂有後矣。翁生朴野,不事表襮,固無容托文以垂不朽。予忝姻末,素諳翁行,以行議表表鄉曲者而泯沒無聞,又生之所深憫也。故述其大者以備採擇云。

論曰:漢世論人於鄉,必先長者。夫長者,奚足以爲鄉輕重哉。地邇而教切風之者易入也,慨自淳朴散而利習熾。鄉之儇薄淺恌、兢兢於刀錐,以自炫侈至疾,視至親如仇,讐而莫之恤者,豈其心之獨忍哉?以長者日邈,無以風其漓而還之淳也。翁潛德弗耀,無大行可紀述,而易直仁恕以義爲利,所以煦濡人者,迨今有遺思焉。所謂鄉長者,非歟?是固可風也已。吁!翁之子孫尤可則也巳。

嘉靖辛酉歲一陽月朔日

姻姪桂峯 王京祥 拜書


八十二代

宗正,字中道,號石衢,仁壽之長子也。有器度,多才幹,居家仁讓,分外無求,爲椽有裨。時政士大夫咸推重,辦事於京,亦能取信於內閣徐公。雖其才識長於酬應,而德容之感人處尢龍車尤深。妻陳氏有賢德,子燔然、熖然。


石衢記

祁之族彥曰宗正氏者,別號石衢。或有質之者曰衢言通也,平正而通達也。故堯曰康衢,易曰何天之衢。今子曰石衢,夫石則有礧砢砰砊,以車不可馳、騎不可騁,通達者而不爲臲卼乎?宗正曰:吾不敢以易易也。去艱深而履光明,避險僻而遊正大,是吾之所以求通求達也。而不敢不以慎畏居之,則恐過生於忽也。如平易近人而心之不同,有如其面者不能不因人而異,施以利利物,而非道非義不可與者,雖一介而有所必惜,則夫通達之下而可無沮抑於心者歟?故光明而亨通如衢,無反側之道也。而齒齒如石,必矜之意也。若是,則不隱而賊則通也,近乎易不忽而輕其易也,近乎介庶矣乎,優游平中正直之歸也。君子曰:是知以畏慎而處履道之坦者矣,然豈惟是哉?豊亨而宜,日中履霜,而憂堅冰,皆是道也。人君知此則不入於危矣,士而知此則不陷於險矣。宗正氏知特此以修身也。宜其舉無過,動爲祁宗之翹楚,吾嘗與君會於洪都,見其言動不茍,若有不可狎而中寔坦夷,樂與者衆,則其持此以自藏,葢非一日矣。方以功名宣力於朝,吾知其獲上治民之有道,石衢者其不將爲何天之衢乎?因以記之。

隆慶二年孟秋吉日

直隸河間府通判宗人湘撰

汪氏通谱资讯
《汪氏通谱资讯》刊物由《汪氏通宗世谱》编修委员会主办,意在传承祖训、联谊宗亲、发展汪氏,为泱泱大中华之数百万汪氏宗亲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