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
谋划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深邃的思想力、准确的判断力、坚定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忍耐力。如此,当发展思路与发展沃土紧密结合时,才会迸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一山又一山,山山相连;一程又一程,程程跋涉。2024年,千山过尽的陇南,栉风沐雨、难中求成,中国式现代化陇南实践迈上了新台阶,站在了新起点,呈现出增量更大、效率更高的发展态势,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形势,支撑更强、后劲更足的发展趋势。
从机遇中争取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成就中铸就更新更远的未来。1月2日,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经济分析视角,展现了陇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所作的努力与创新,也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地方经济更加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本平台将陆续推出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系列报道,在全市上下凝聚起奋勇争先、接续奋斗的强大合力,敬请关注。
结构更优、效益更好
“进”的势头有效延续
——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系列述评②
2024年,陇南争先进位、克难制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力推进“三城五地”建设目标走深走实,全力部署“四抓四提”重点举措落稳落细,以奋进姿态抢抓战略机遇,以有力之举闯出发展新路,以关键突破推动整体成势,以拼搏实干交出合格答卷。“这是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产业结构加速优化,投资结构加速优化,支出结构加速优化,收入结构加速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陇南高质量发展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张柯兵用“四个优化”总结了过去一年陇南经济的变化。夯实发展之基,积蓄腾飞之势。过去一年,陇南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2025年,陇南也将继续让成色更有“质感”,让成效更具“格调”,延续“进”的势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陇南实践新篇章。2024年初,全市强工业行动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强调要深入推进强工业行动,锚定强工业不动摇,在“改旧”“育优”“创新”方面加力突破,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为全年工业高歌猛进拉开了序幕。一年间,雄伟万利循环生态新材料、紫金矿业金山金矿、宝徽锌资源综合利用等全市重点工业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金徽股份江洛矿区铅锌矿300万吨选矿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实施市列重点工业项目44个、“三化”改造项目30个。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二产业对经济贡献率为37.4%,与2023年同期相比足足提高了16.1个百分点。这一连串的数据,见证了这一年来陇南在工业产业方面的有力作为。不仅是二产,陇南发展的目光凝视全域,一年来持续发力,一以贯之推动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地域优势工业提级转型、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力求从结构优化“破题”,不断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好格局”。全市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114个,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6家、家庭农场592户,特色产业综合产值预计达到350亿元以上;武都裕河景区、五马童话小镇、礼县祁山三国文化产业园投入运营,创建西和云华山、两当张果老养生文化2家4A级景区,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266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39.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03%、39.98%;全市上云上平台企业数量达到125家,新增海关备案跨境电商企业10家;我市产业结构持续纵深优化,对比2023年第三产业占大头的状态来看,产业格局正在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变,“三产”融合发展大踏步迈入百业兴旺、百花齐放的新时代。与此同时,2024年1至11月,工业固投同比增长36.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1.3%;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6%;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6.2%,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5.9%、10.6%;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2.3%、17.9%。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实现由需求疲弱向“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的转变,从城乡分割到统筹推进,区域结构也正在不断优化重塑。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支出结构、收入结构都向着更加合理、更趋均衡的方向不断升级,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构建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2024年10月28日,省列重大项目甘肃红川酒业年产1.2万吨纯粮原浆白酒项目投产开酿仪式在陇南经济开发区红川园区举行。这一项目的建成投产让红川酒业提前一年实现了新厂酿新酒,形成了集“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酒业生态园,加快推动我市白酒产业向全链条、集群化发展。纵观2024年,陇南扬长避短,精准发力,紧盯有色冶金、白酒酿造、非金属等14条优势产业链,科学延链补链强链,育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具有陇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胜势”。位于徽成盆地的陇南经济开发区202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区域内建成标准化厂房5.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1家,新引进落地项目7个。这其中,聚焦白酒特色产业链条,先后招引精品酒包装盒生产项目、白酒科技研发与应用项目、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配套加工储存项目等,金徽百亿生态智慧产业园四期技改项目也已完成项目备案,白酒全产业链不断完善。成为陇南“延链补链强链”的一个成功典范。与此同时,陇南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培育更多百亿级产业链,以科技“赋新”陇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文县临江镇年产30万吨重晶石采选磨一体化深加工项目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建设者们头戴安全帽,忙碌地在各个施工区域进行作业。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选重晶石矿30万吨、可磨重晶石粉8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亿元,上缴税收1350万元左右,实现利润2655万元,解决当地40余人就业。像这样科技赋新、创新赋能的企业和项目在陇南还有不少,仅2024年,全市就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29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3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组建中药材、花椒产业创新联合体。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3.58亿元,技术市场成交额30.11亿元,科技进步综合指数增长率居全省第一。这一年,我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8%、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速连续4年保持在6%以上。当下的陇南经济,生机勃勃、气象万千,高质量发展速度、位次持续攀升,产业筋骨持续强韧,赶超动能持续迸发。回顾2024,陇南的发展在不断开拓中创造新优势,在不断探索中拓宽新路径。以更优的结构,构建发展“好格局”;以更好的效益,凝聚发展“驱动力”。展望2025年,陇南以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高的标杆争先创优,以更大的力度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2025年要明确目标定位紧盯全年发展任务,坚持抓主抓重、靶向施策,扩大投资消费、增强发展动能,梯次培育产业、蓄积发展势能……切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市委书记张柯兵在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目标要求。循“新”出发,向“新”而行,创“新”求进,陇南持续推进“产业四提”,持之以恒强龙头、补链条、塑品牌,加快构建具有陇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用一个个清晰明确的目标擘画出经济发展“新图景”。坚持科技引领强支撑,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坚持集群发展提能级,加快发展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基地、物流园区,聚焦构建全产业链,优化资源整合配置,推动百亿级产业链做大做强,非金属、文旅康养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其它8条产业链持续壮大。坚持抓实重点增效益,农业方面,持续推进“两个牵引”,做实“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工业方面,继续做好“改旧”“育优”“创新”文章,抓好规上工业培育,扶持规下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现有规上企业稳产增产;文旅康养产业方面,持续完善“大景区+全域乡村游”发展格局;新兴数字产业方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着力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让数字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坚持龙头带动拓市场,完善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力实施服务业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统筹推进“自转个、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上”,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陇南行务实之策、谋发展实效,在复杂多变中保持定力,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愈发稳固;在转型升级中坚持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日益强劲。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阔步在2025年的征程上,“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号角已经奏响,让我们心怀期待、眺望未来,无惧风险挑战、把握发展机遇,步履坚定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更加光明的前景!▶增量更大、效率更高,“好”的方向没有改变——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系列述评①
监制:靳淑敏 责编:王 芳
编辑:姚 琴 校审:陈番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