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它不仅是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也是一个让家庭亲密相聚、传承文化的好时机。
重阳节起源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是古人祈福避灾的节日。相传东汉时期,民间传说重阳这天容易遭遇灾难,因此人们会登高避邪(古人对山岳崇拜),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节日习俗。后来发展为兼具祭祖和敬老双重意义的节日,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为什么叫重阳节?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易经》中为阳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
重阳节的意义,除了登高祈福,重阳节更象征着长寿与健康(“九”与“久”谐音,寓意长寿和长久,这也是为什么重阳节被赋予祈求健康和长寿的原因)。强调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感恩,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鼓励人们关心和照顾老年人。
重阳节习俗
登高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选择爬山、登高,欣赏秋天的美景,祈求健康长寿,有些地方还会举办登山比赛,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锻炼身体。
尊老敬老
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是长寿之花,象征长寿,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晒秋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平地极少,会利用房前屋后及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古人认为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重阳祭祖的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传说,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
重阳节古诗
重阳节诗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图文 | 百度百科
排版 | 宋少坤
初审 | 张 欢
复审 | 邓娟辉、李小平
终审 | 刘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