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能让我们了解肺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而在临床上,我们会遇到一些肺功能障碍的特殊表现,其数据背后的真相错综复杂,容易让人误判为另一种功能障碍。此时,需要结合临床去仔细分析,才能揭示它的本质。
患者何某某,男性,72岁,身高162cm,体重83Kg,因咳嗽、咳痰、气促入院,其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如下:
若这位患者只做了肺通气功能检查,这个报告的数据中,最大肺活量(VCmax)和用力肺活量(FVC)的实/预比均<80% ,FEV1实/预比是61%,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中度限制性的通气功能障碍,其流量-容积图所示也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结论相符。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定义是肺容量减少,肺总量(TLC)低于正常低限值(LLN)是其典型特征。包含有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FEV1、FVC和TLC通常以大致相同的比例降低,被称为简单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另一部分人群的FVC与TLC降低不成比例,RV也有不成比例地升高,称为复杂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常见于神经肌肉疾病、胸壁限制或隐匿性阻塞等。不管是哪一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TLC的降低是判断的金标准。肺功能检查指南指出,一般需同时结合时间
肺活量指标(FEV1、FEV1/VC)和肺容量指标(VC、RV、FRC、TLC、RV/TLC)的变化来判断肺功能障碍是阻塞性、限制性还是混合性。然而,此患者的肺容量测定结果显示:
患者TLC在正常范围,FEV1/VC、RV与RV/TLC均在正常范围,不属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那它究竟算什么呢?患者为什么会出现VCmax、FVC和FEV1的下降呢?
在肺功能障碍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称为非特异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FVC和/或 FEV1降低,FEV1/FVC和TLC正常,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此种类型既不属于阻塞性,也不属于限制性改变,可能与吸气/呼气努力不足相关,也可能与早期限制性通气障碍相关,还可能是早期小气道阻塞的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分析:
1
患者咳嗽咳痰,呼气峰流速(PEF)和中期呼气流速(MEF)的各项指标均有下降,提示小气道存在阻塞的可能,呼气气流受限,FEV1降低;
2
患者身高162cm,体重83Kg,BMI指数31.7,腹型肥胖,膈肌活动度减小且收缩阻力增大,吸气努力不足,导致VCmax和FVC的下降;
3
患者72岁,气促,呼吸肌群耗氧量增加,FVC下降,氧供与氧耗之间的不平衡,使呼吸肌群易发生疲劳,进一步导致分钟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的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VCmax和FVC相近,若出现下降,都应测量TLC以确认是否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当TLC无法测定或未测定时,非特异性类型被定义为“保留比率受损肺功能”(PRISm),该类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为其它类型的肺功能障碍,并与死亡率呈相关性。临床上,需仔细鉴别,结合多项指标综合分析,以免影响结果的判读。
那么,从这份肺功能报告寻踪觅迹找出来的问题,呼吸康复该做什么,你知道了吗?
参考文献
李允,高怡,郑劲平.《2021年ERS/ATS常规肺功能检查判读指南》的解读[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2,22(12):1375-138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 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容量检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04):255-260.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5.04.00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06):426-430.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7.06.006
往期文章推荐
伍秋含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主管技师
学术任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管理促进学组委员
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运动健康专委会常委兼秘书
重庆市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委员
重庆市卒中学会神经重症专委会常委
获评2022年度“全国优秀青年物理治疗师”
主持院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
申获专利1项
从事康复工作18年,心肺和重症康复方向,熟悉从重症到稳定期、从医院到居家的康复管理流程及各类评估和干预手段
心肺物理治疗师协作组
作者|伍秋含
排版|周兆斌
审校|喻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