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岂容伪造 荒唐交易可真“刑”

政务   2024-11-15 16:02   江西  

为办理贷款

竟敢购买伪造的法院调解书

自以为聪明

结果却来牢狱之灾



近日,奉新法院审结一起非法购买伪造的法院离婚调解书案,被告人黄某犯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案情回顾

2023年10月,被告人黄某因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打算在银行贷款20万元,因担心其妻子不同意,为能顺利贷款,黄某花费580元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了一份伪造的法院离婚协议书和离婚调解书,后成功办理了贷款。2023年11月,为将贷款额度升至30万元,黄某先后找到李某某和阴某为其担保,因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担保人也需夫妻双方到场签字,黄某又通过网络平台共花费1400元购买了两份伪造的法院离婚调解书。贷款办理过程中,因银行工作人员发现黄某提供的民事调解书异常,遂向法院核实,得知调解书系伪造所得。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非法购买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提交给金融机构用于申请贷款,其行为已构成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鉴于黄某具有坦白、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遂作出以上判决。


法官提醒

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调解书作为证明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凭证,属于国家机关公文,任何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私自伪造、变造、买卖,伪造、变造、买卖法院文书的行为构成犯罪。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人出示的法院法律文书难辨真伪,可以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或直接联系文书所载明法院进行查询。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素材来源:刑事庭

初审:况依

核对:费晖

审签:周虹



奉新县人民法院
打造奉新法院自媒体品牌,根植于公众心中。拓展诉讼服务领域,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构建法院与当事人间的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