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北京举办了绿色生活季总结大会,会上首次发布了《低碳消费品推广目录》,其中牛奶、饮料、酒类、水制品及水等11款产品被选入。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有力推进,也为食品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预示着食品产业在低碳经济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绿色转型。早在2022年10月11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体现负责任大国首都担当,扎实推进全市相关工作,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北京力量,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实施了《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之一。对于食品行业而言,《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根据《低碳消费品推广目录》中的入选产品来看,食品企业在研发、生产、包装、物流等多个环节都有了明显的改进。
因此,这一目录的发布,既有象征意义,更有示范意义——传统的食品产业,在面对低碳这一新要求时,同样大有可为,比如:入选产品目录的北冰洋易拉罐桔汁汽水,作为一轻控股体系内的“老字号”国资企业,落实集团碳达峰行动方案,以管理提升、具体举措、文化建设三大行动为主线,以“3项绿色低碳管理提升行动、7项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举措、1项文化建设策略”为抓手,推动自身低碳工厂建设相关工作,主动开展产品碳足迹核查认证工作。再如,伊利畅轻黑标蛋白时光原味发酵乳(135g),生产厂区按照集团“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划制定工厂的碳中和行动路线图和碳中和推进方案,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天津市绿色供应链荣誉,主动开展产品碳足迹测算并获得认证证书,将供应商减碳举措纳入招标标准。
当然,作为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取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优化生产工艺以降低能耗、在包装材料上做出了环保选择减少塑料使用等方面作出表率,是企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但作为负责任的市场主体,就应该前延后伸、举一反三地推进全过程、全链条的低碳工作。比如:选择更加环保的原材料供应商,优先考虑那些采用可持续农业实践的农场或种植基地;在物流配送环节建设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优化路线规划、增加装载率、推广电动车辆等方式来提升物流效率;在终端市场营销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普及低碳知识,引导消费者培养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正如自己想要建立的东西也要帮助别人建立,自己想要通达的地方也要帮助别人通达。
作为一项起步不久、尚处于探索中的工作,食品行业的低碳转型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引导、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觉醒。政府应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开展低碳生产与研发;科研机构需加大对低碳食品技术的研究力度,为企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消费者则要树立低碳消费观念,优先选择低碳食品,以市场需求倒逼企业转型。
北京市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因此食品行业的低碳转型之路可谓任重道远,但只要各方携手共进,从点滴做起,必能汇聚成推动行业变革的强大力量,必将在低碳消费领域展现出更大的作为。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订阅2024年《中国食品安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