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一直在路上”的守候

民生   2025-02-03 19:00   天津  

春节的美好,在于回家路上的想念和期待,在于围桌而坐的喜悦和幸福。但万家灯火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确保城市正常运转,成就更多人的团聚。过年了,他们却“一直在路上”。

“别着急,慢慢来。”这是网约车司机樊怡怡常说的一句话。过年这几天,她还会再加上一句吉祥话儿。“大伙儿都高兴这个年才喜庆!”

和别人的坚守不同,在除夕夜当天,这个“天津姐姐”家庭工作两不误。“我平时是跑夜班的,所以七八点吃完年夜饭出车,等到十二点回去吃顿饺子再出门,跑一宿。”樊怡怡说,“在外面吃年夜饭的人还是选择打车的多,方便,但是出车的人少,我就多跑几趟,多挣点钱也方便乘客出行。”

而樊怡怡的母亲,则是她能够坚守岗位的坚强后盾。“每年都是两边老人再加上我们三口一起过年,我妈总是要亲自操持,她说只要自己能做得动年夜饭,让我们就忙自己的去,回家吃饭就行。”

作为一名网约车司机,樊怡怡平时跑的路线并不固定,但过年这几天,她发现往各大商圈去的人特别多。“去天津文化中心万象城那一片的单子挺多,还有好多专门去桂发祥买伴手礼的。我能做的,就是安全平稳的将他们送到目的地,让大家感受幸福的脚步更快一点。”

黑龙江小伙儿宁忠义来天津做快递行业已经十几年了,从最初连路线都不熟悉的“菜鸟快递员”到如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站点,每日带着期盼和信念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承包站点后过年再也没回过家。”宁忠义边录入快递信息,边跟我们唠家常,“这种时候大家都想回家过年,但是站点不能关门,快递也不能没人送。尤其今年件儿比较多,基本上一天得有三四百件,虽然比平时五六千件少多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值班的人也少,所以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对他来说,这些因素都不是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理由,获得居民的认可才是坚守的意义。

“除夕虽然没和家人一起过,但团圆饭可是吃上了。”宁忠义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提前到了一月初,休假时安心陪伴父母。“好在弟弟能陪在爸妈身边过年,心里也算好受点。”在他看来,现在不能相守的春节,是为了早点实现愿望——把家人接到身边。


“叮咚!”一声熟悉的派单提示音响起,外卖小哥张镒麟接到了大年初五的第一个送餐订单。“按年俗来说这天是‘迎财神’,大伙儿都在家包饺子呢,所以相对来说菜市场、饺子馆的订单特别多。大早上起来我就没停过,特别忙!”

张镒麟车后保温箱沉甸甸的,装满了百姓的需求,也装满了对父母的思念。

“我家在蓟县,相对于外地的来说,平时回家更方便。”张镒麟做外卖员刚刚2个月,就赶上了春节,思量再三选择了坚守岗位。“我跟爸妈经常视频,离着也不算太远,他们都很理解我的工作,就是自己心里多少有些愧疚,只能多买些东西寄回去。”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愿,“成年人,没赚够钱哪敢回家过年啊。过节配送费高,拉点晚儿多跑几单,才能给爸妈更好的生活。”

晚上九十点钟,张镒麟送完最后一单回到了工会驿站,小哥们亲切地称呼这儿为“咱们家”。“前些天这里组织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共享年夜饭,和我一样过年不回家的同事聚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觉得特别幸福。”张镒麟感慨地说:“我们虽然没能回家过年,却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温暖,也给千家万户送去了便利,值!”

樊怡怡、宁忠义、张镒麟……每个名字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群体,他们将日常的点滴融入城市的脊梁,用坚守点燃夜空下的万家灯火,他们,一直在路上。





喜欢就给小编点个“👍”吧


作者:王兆春

编辑:张嫚芮 徐瑞雪

审核:郝培杰 刘航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河西






天津河西
讲好河西故事,传递河西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