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不是说,今年冬天牡丹江镜泊湖景区将重现《甄嬛传》的经典桥段,开发宁古塔之旅。游客们可以身着囚服披枷带锁,体验被流放的艰辛与无奈。
景区还筹备了许多冰雪旅游项目,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体验完美结合。我说,雪乡的透心凉黑心旅你们是浑忘了吗,呵呵。
好吧,周二是历史小猪蹄(主题),以《甄嬛传》为由头,看看这地方当年为什么让甄嬛胆寒失望、让众人害怕。
甄嬛刚获盛宠时跟皇帝聊天,说自家有个小妹,容貌更胜于她。皇上说那便也招来做妃子,甄嬛说我妹不到十岁,老家伙看你吃不吃得下,皇上老baby哈哈一笑。
后来大橘真动了这个念头,此乃后话。
甄嬛封嫔位,特许甄妈妈带着玉娆进宫看望,那时是甄家最得意的时候了吧。这时的玉娆,是演员孙俪同父异母的妹妹。
年羹尧被扳倒后,皇上越发多疑。《甄嬛传》第43集,甄嬛被皇后陷害失宠,甄远道被同僚瓜尔佳鄂敏告发,全家发配宁古塔。宁古塔苦寒无比,胖橘却把甄嬛家人流放到此,还大言不惭地说,“不必给披甲人为奴,只住在那里就行”,好似天大恩典。
加上宛宛类卿,让甄嬛伤心欲绝,出宫修行。
之后却是果郡王冒险,给甄嬛捎来家书,让女主怎不感动,对胖橘的恨又加深一分。允礼轻描淡写一句顺路,赢得一波人心。
为什么说顺路呢?果郡王因为给甄嬛父亲求情,被皇帝贬去盛京(沈阳)。他到盛京安顿好之后,立即北上宁古塔。
宁古塔在盛京北边,果郡王可不是顺路,是专门去照看甄嬛家人的。
后来甄嬛跟果子狸凌云峰珠胎暗结,为了接回家人和给孩子上户口,复宠二进宫,玉娆他们才得以回京。
玉娆小时候觉得,宫里什么都是好的。发配到宁古塔后渐渐明白,因为她叫姐夫的那个人不高兴了,才使得她一家受此苦楚。
宁古塔这些年,玉娆性格变得成熟刚毅,“甄玉娆就是甄玉娆,只可独一无二,不可为人替身”,“宁愿嫁与匹夫草草一生,也不愿入宫门王府半步。”
玉娆嫁给自己心爱的人,也算先苦后甜了。
再聊聊宁古塔的前世今生吧。流刑是古时刑罚,指将犯人发配到边远地区。唐宋时是流放到两广、海南岛等地区,苏轼就曾流放到惠州、海南岛,一路流放一路吃播。
清朝时将犯人流放到宁古塔、新疆等更边远落后地区,清代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被流放至此的犯人,多数是因政治原因遭到迫害。
宁古塔在哪
宁古塔为古地名,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一带。《清稗类钞·地理》:“宁古塔,历代不知何所属,数千里内外无寸碣可稽,无故老可问。”从顺治十二年(1655)开始,这里便成为清初流放重犯之地。
宁古塔以塔为名,实际上并没有塔。宁古是满语“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所以宁古塔就是“六个”。
宁古塔分为新旧两城,老城在松花江左岸,海林市长汀镇旧城村。新城则是宁安市,新旧两城距离25公里。
宁古塔是清边镇要塞,偏远寒荒少有人至,由满洲八旗军屯兵驻守,其兵卒名曰披甲人。
北京到宁古塔,地图显示1430.8公里。清《研堂见闻杂录》记载,“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流放是让犯人走着去,带着几十斤的枷锁赶路,越往北就越是没开化的地方。除了晚上睡觉,一天步行30公里也要100多天,加上遇到风霜雨雪天气还要停留。
剧里的玉娆还是小孩,甄嬛父母一把年纪,他们能安全抵达,自然是受人(果子狸)一路上照料的。
且不说甄父甄母年纪大了(古代人医疗条件差寿命短),甄玉娆一个小女孩,走到宁古塔,春天出发,秋天才到。途径之路不完全都是官道大路,还有一些林间山野的崎岖路程。
宁古塔是当时最远最冷的流放所在,因为处于小冰河期,三四百年前的宁古塔比现在更寒冷。能活着走到宁古塔倒也罢了,很多人根本走不完全程,就死在半路上了。
宁古塔怎么生存
发配宁古塔,是永世不得入关的。好不容易到了,还要去开发开垦新土地,被分配去种地烧炭等等。《绝域纪略》就记载了江南女子汲水的情景,“春余即汲,霜雪井溜如山,赤脚单衣悲号于肩担者,不可纪,皆中华富贵家裔也”。
最惨的是给披甲人为奴为婢。披甲人就是和清朝打仗的敌人,后来被俘虏了,又为敌人披甲上阵杀敌。清朝八旗制度中,旗丁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就是奴隶,披甲人的地位仅高于奴隶,毕竟他们是俘虏。
流放的大多是文人、官员家属,昔日养尊处优的他们在这苦寒之地求生存,死后不能归乡,还要给身份地位很低的人当奴隶。这是朝廷让那些犯错之人过上肉体精神双重打击的日子,简直是虾仁猪心啊。
难道到了宁古塔就只有死路一条吗?也不全是,宁古塔地处荒蛮,与外界隔绝,当地人对于有文化有手艺的人还是比较优待的。
比如著名诗人吴兆骞,吴江松陵镇人(苏州市吴江区),顺治14年因为科场舞弊案被牵连流放宁古塔,一去23年。当地人很敬重吴兆骞,政府官员对他也很客气。
后来吴兆骞发挥特长教人读书写字,还被宁古塔将军聘为家庭教师,教授将军的两个孩子。
除了吴兆骞还有文人张缙彦,佛学家函可等人,这些流放文人经常聚在一起吟诗作画,吴兆骞后来写成了诗集《秋茄集》和《归来草堂尺牍》。
绍兴的杨越,刚到宁古塔时连吃饭都成问题。但杨越是个聪明人,和老婆弄来原材料制作老家绍兴的糕点卖。边陲苦寒之地,美味的糕点自然很受欢迎,杨越因此发家。他见当地土著旗人主要从事渔猎,而“耕者绝少”,首倡“满汉人耕与贾”。不得不说,江浙人的经商头脑真是不错。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流放人员接收地。这些流放的官员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文化得以交流沟通。流放的犯人将先进的文化、手工业、农耕技术等带到了宁古塔,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主的原始生活方式,使农耕技术得到发展。
随着更多的人参与到当地经济建设中,当地特产如人参、貂皮、鹿茸,也开始进行市场交易。宁古塔这荒蛮落后之地,开始繁荣起来。从十八世纪开始,遣戍流人逐渐减少,并随着清朝结束而绝迹。
宁古塔,可以说是清代流人文化与东北开发的见证者。
300年前让人谈之色变的地方,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历史长河里,很多事情,不过是白驹过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