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主办、北京林业大学承办的2024年全国林草科普微视频大赛圆满落下帷幕。这次大赛收到全国各地推荐和自荐的微视频作品163部。经过形式审查、会议评审以及社会公示等多个环节的严格筛选,最终40部优秀作品入选“2024年全国优秀林草科普微视频”。
回顾2023年的全国林草科普微视频大赛,134部参赛作品,37部被评为优秀,有5部作品被推荐参加了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2023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参与角逐。其中,《小小自然|吃喝升级打怪蝴蝶一生的奇妙旅程》获2023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奖项。组织者称,与2023年相比,2024年的大赛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
全国林草科普微视频大赛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赛事,已成为展示林草科技成果、普及林草知识、提升公众林草保护意识的重要平台。林草系统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积极开展科普微视频的创作和推广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林草事业的认识,还能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科普微视频是以视频为载体,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一种科普影像作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普微视频越来越受到广大公众的关注和喜爱。它凭借内容生动、篇幅精练和传播迅速的特点,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展示,打破了传统科普方式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使得科普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给公众。
科普微视频的形式多样,既有直接拍摄的实景视频,也有充满创意的动漫动画等。这种多样性使得微视频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主题和受众,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实景视频可以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拍摄,记录生活点滴、分享科普小知识。科普动漫、动画短片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展现独特的创意。还有用于产品宣传的微视频、针对特定知识点或技能进行简短讲解的教育微视频。
如何创作林草科普微视频并开展科学传播,已经成为林草科普人员关注的重点。其创作需要注重选题策划、脚本编写、素材拍摄、视频制作和推广传播等五个方面。
一是选题策划。选题是林草科普微视频创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题需要结合林草科技的特点和受众需求,选取具有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主题。例如,可以围绕森林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保护、古树名木、防沙治沙、木竹新材料等内容进行选题。一方面,确保选题内容以科学性和知识性为核心,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旨在拓宽观众的认知视野并提升其科学素养。另一方面,选题需贴近公众生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科学知识更加贴近人心且易于理解。
二是脚本编写。脚本是科普微视频创作的核心,决定了微视频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在编写脚本时,需要明确微视频的主题、目标受众、内容结构、画面描述、音效和旁白等要素。脚本要以普及林草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严格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宣传工作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脚本内容应结构清晰,合理安排各部分顺序,确保衔接自然、逻辑顺畅,使观众能够轻松理解。画面描述需细致入微,涵盖人物、动物、植物、景观等元素,同时巧妙搭配旁白,与画面内容相得益彰,增强情感表达力,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保证每一部分都聚焦于主题核心,避免偏离主线。
三是素材拍摄。科普微视频的素材,可通过PC、手机、相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依据脚本的剧情设定,素材内容包括人物表演、自然风光、实验过程、动画演示、救护过程等多种类型。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光线条件,确保画面清晰、色彩自然。同时要注重捕捉细节,使每个镜头都符合脚本要求,并能有效传达信息。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证拍摄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无法直接拍摄或难以通过视频表现的内容,可在不侵害著作权的前提下,从相关图库或者素材库选取高质量的图片/音视频作为补充。这些素材可来自网络、图书资料、手绘图画或摄影作品(需要注明来源出处)。将它们被巧妙地融入视频中,也可以增强视觉效果和信息传达的完整性。
四是视频制作。在视频制作环节,主要包括视频剪辑、音效处理和字幕添加等。科普微视频可以采取纪录短片、DV短片、剪辑视频、动画、动漫等多种形式呈现。视频剪辑手段和工具很多,门槛其实不高。对于普通大众或小型团队来说,可通过剪映、快剪辑等手机APP完成;对于专业的媒体从业者,可使用Adobe的专业软件,都能实现较好的视听效果。在进行视频剪辑时,要遵循内容连贯、节奏紧凑的原则,确保每个镜头切换自然流畅,情节推进紧凑有力。同时,巧妙地融入合适的音效。这些声音元素不仅要与视频的节奏和风格相得益彰,还要能触动观众心弦,深化情感共鸣,从而提升整体的观赏享受。要使用普通话录制清晰、流畅、富有感染力的配音和解说,有效地传达角色的情感。要注重配音、解说、字幕与视频画面的紧密结合,确保声音与画面的同步与协调。要为微视频添加中(英)文字幕,提高观众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针对含有特定角色或形象需求的视频时,需打造IP人物,包括外貌设计、性格特征以及贴合身份的服装搭配,塑造鲜活的动漫角色形象,从而增强视频的吸引力和观众的共鸣。视频制作中需要格外注意版权和格式问题。版权问题包括素材的版权和使用权等,要确保视频创意、素材原创以及作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至于格式问题,它涉及微视频的具体形式和呈现规格。参加相关微视频大赛时,创作者需特别留意主办方的具体要求。例如全国林草科普微视频大赛,一般要求时长2-5分钟,格式需为MP4格式,画幅比例为16:9,分辨率1080P以上,单个视频大小为100-300MB之间。
五是推广传播。广泛传播是科普微视频创作的最终目的。林草科普微视频的推广传播不仅可以扩大微视频的影响力、普及科学知识,还能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采取多渠道推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和分享科普微视频,增加曝光度;与专业机构、学者、公众人物等合作,借助其影响力扩大微视频的传播范围;在科普网站或教育平台上发布,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组织公众和青少年朋友们参与线上线下的专题科普活动,现场播放科普微视频,通过现场展示和互动吸引观众。
科普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林草系统科普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全国林草科普微视频大赛等平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关注并参与到林草科普微视频的创作中来,为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要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