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协调并指导足球改革发展有关工作,明确支持建立省足球训练基地(青训中心),加快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同时,省体育局会同省教育厅有关职能处室,拟在全省范围内建立“6-3-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升学体系,即每个县(市、区)确定6所优质小学、3所优质初中和1所优质高中,成建制地打通优秀足球运动员升学通道。此外,浙江还推进构建以省队为龙头,市级足球队和县(市、区)足球队为支撑的三级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11月4日,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升国旗仪式上,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颁奖典礼。初中男子足球队队员依次通过操场中央的红毯,接受教练和队友的击掌,并一同升起校旗。在主席台上,队员模仿着阿根廷队在世界杯捧杯的样子,高举冠军奖杯。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足球队在颁奖仪式上捧杯 潘笑坤/摄
原来,在10月27日,学校足球队时隔三年再次捧杯杭州市长杯,学校特意为他们安排了这个仪式,让全校师生见证这份足球荣耀的同时,也为校园足球文化的营造增添了浓厚一笔,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我们校队的精神是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我们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品行教育,队伍出去踢比赛,坚决杜绝赛风赛纪问题。”杭州江南实验学校足球项目负责人金森如是说。
事实上,在江南实验学校,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学校每周的体育课,必须要包含一节足球课,让足球融入每一个孩子的生活。学校除了足球社团、足球拓展课程,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如足球嘉年华、足球文化节等。其中,每年的“校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已成为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最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赛事,每一个年级都会有各自的足球赛。
温州仰义二小供图
在宁波姜山镇实验中学,这所已经开展校园足球二十余年的足球特色学校走的是市队区办路线,实行“三集中”制,即队员们的吃、住、学习都在学校。学校足球项目负责人张贤学表示,学校对于队员的训练和后勤保障方面特别重视,不仅编制了足球校本教材《足球梦》、《校园足球》,确保足球教学覆盖所有班级,还为队员们定期开展心理课程。足球的龙头作用也带动了校内如攀岩、田径、竹编、陶笛等体艺特色的形成,丰富了校园的文化内涵,也帮助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发展。
宁波姜山镇实验中学获得的荣誉奖杯一角 郭乐天/摄
同时,强大的师资力量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温州仰义二小6名校队教练(含外聘)中4人拥有亚足联C级证书。江南实验学校的教练员中(含外聘)拥有欧足联A级教练员1人、亚足联B级教练员2人、亚足联D级3人。“我们现在的场地设施、师资队伍、足球氛围都非常不错,后面我们希望在校园足球的基础上向精英足球发展。”金森表示。
温州体育运动学校供图
培育校园足球,顶层设计很重要。
为了真正解决家长们的对于孩子踢球的后顾之忧,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宁波姜山镇实验中学、温州仰义二小都给出了同一条路径——与当地多所初高中建立合作关系,为足球队员提供升学的绿色通道。
以江南实验学校为例,学校是一所9年一贯制学校,在梯队建设上,从一年级开始已经形成了系统性搭建,让孩子和家长们减少了很多择校的困扰。“学生可以在小学六年级时加入到初中的训练,提前感受中学的训练强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过渡。”金森表示,学校在兼顾足球的同时也注重孩子的学业基础,在升学方面,队员们升入杭州市重点高中,有着很高的升学率,无论是通过足球特长生还是中考。
张贤学则列出了一组数据——近几年,姜山镇实验中学足球队获得国家运动员一级证书的有30余人,获得二级证书有100人左右。曾经有四五个学生入选五人制足球国青队,还有十余人在多家职业俱乐部梯队,有的同学还直接因为足球特长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大学。“目前,学校与姜山中学、宁波四中、海亮中学等进行沟通,为足球队的学生提供了有效升学路径。” 张贤学介绍,如今校足球队教练也是姜山镇实验中学的毕业生,念完大学后又回到学校从事足球教练工作。“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踢球的出路不止一条。”
在温州,足球特长生有着相关的政策支持。
如鹿城区教育局和体育局经过多方多次的协调,在今年8月出台相关文件,包括温州实验中学等4所学校都已开始招收。仰义二小毕业的孩子,基本上会全员参与招生,这就让孩子们踢球更有动力,担心孩子踢球升学难的家长数量也会日趋减少,支持力度会随之加大。胡明东坦言,今年一年级队员的数量是建校以来最多的,男女两支队伍队员总数达到了42名,无形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推广
编辑:苏碧青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