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针管等器械经血管或直接穿刺等方式直接送达患病部位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高效等优点。肿瘤介入治疗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栓塞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如微球、凝胶等)送至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血供,使肿瘤缺血、缺氧,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微波、射频、激光等能量源,通过导管或针将能量传递到肿瘤组织,使其产生热凝固坏死,达到消融肿瘤的目的。
放射粒子植入:将放射性粒子(如碘-125粒子)通过导管或针植入肿瘤组织内,释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
术前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类型、位置等因素,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介入治疗。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介入治疗方案,包括选择治疗方法、器械、药物等。
治疗操作:在影像设备(如X光、CT、超声等)的引导下,医生将导管、针等器械送达肿瘤部位,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
术后观察与随访:治疗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出院后,患者还需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肿瘤复发。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