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综合防护筑起铜墙铁壁

时事   2024-10-31 14:08   北京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基本目标,是一切军事技术和战术发展运用的根本目的。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只有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本文重点研究如何保存自己即防护问题。

古代战争小说中,武艺高超的将军只凭一件兵器便可“上护其身,下护其马”。现代战争往往在陆、海、空、天、电、网等多个领域展开,有形空间无形空间同时对抗,前方后方界限模糊。想要提高防护能力、始终保存自己,必须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全员上阵、全程施策,以综合防护筑起新时代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

凝聚合力,做到全员防护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几场局部冲突表明,现代战争作战空间不断拓展,地球上任何处于武器打击范围之内、被互联网覆盖的地方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战场,任何事物都可能是下一个攻击目标,传统意义上的大后方已不复存在。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一条基本准则始终不变——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打赢未来战争,提高防护能力,同样需要用好人民战争这个制胜法宝,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顶盔披甲”,个个会防护能防护,使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是要筑牢全民思想防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虽然不见硝烟,但异常残酷激烈,一旦失守,整个国家的防护体系将土崩瓦解,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无从谈起。历史反复证明,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意志,把全体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不给敌对势力以任何可乘之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各个领域筑起“防火墙”、打好“预防针”,严防敌对势力打进来、拉出去。

另一个是要定期开展防护训练。“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这句话用在防护方面同样适用。近年来,多地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时机,组织群众开展防护训练,取得积极效果。上海市每年参加防空袭疏散训练人员超过百万,广东省广州市连续24年开展“羊城天盾”城市人民防空演习,广大群众防护意识与能力不断提高。应抓好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的推广,推动各地群众性防护训练定期开展,以此牵引防护队伍发展壮大、防护器材配备到位、防护培训深入开展。

平战结合,做到全程防护

现代战争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临时突击式防护准备已难以应对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精确打击,靠拉长战备时间轴来提高防护能力成为必然要求。

能源基地、交通枢纽、通信设施等重要经济目标,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考虑战时防护问题,通过变形伪装、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建在地下或半地下、备份主要零部件等办法,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和遭受袭击后抢修抢建能力。

战时用于掩蔽人员的人民防空工程,应随着城区地上建筑面积的增加而同步增加。人民防空法规定,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应同步修建防空地下室。各地在确定防空地下室修建面积时,应做到科学合理。比如,楼宇越建越高,如果防空地下室面积长期等同于首层面积则显然不够合理。应通过出台行政性法规,将“防空地下室建设面积与地上建筑总面积成正比”这一条明确下来,让“地下长城”随城市发展同步延伸,确保人民群众在战时获得足够的安全空间。

如果说人与武器结合产生战斗力,那么人与防护工程结合则产生防护力。由于人防工程大多位于地下等原因,不少群众对人防工程在哪里并不清楚。近年来,浙江、湖北、江西等省的一些地市研发推送“人防地图”手机小程序,群众按图行进便可找到身边的人防工程。应采取这种方便快捷的办法,把引导市民了解熟悉身边的人防工程作为落实全民国防教育、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内容抓紧抓好,一旦有需要,确保群众清楚向何处疏散、在哪里掩蔽。

自然灾害与敌方空袭造成的损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与消防救援、医疗卫生、地震、水务等部门密切协同,联合开展防护培训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打造涵盖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时间段的防护培训链条,使广大群众平时能应急、战时能防护,一技在手、终身受益。

多手准备,做到全域防护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利用其优势,在电磁域实施电子压制和干扰,在信息域展开网络战心理战,在物理域进行精确制导打击,通过多域聚合、体系破击,摧垮了伊军的防御体系。国际上近几场局部冲突也表明,单一领域的防护能力,已不足以支撑整个战争防护体系的稳固持久。未来战争中,我们必须在强化全域防护能力上下功夫用气力。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对于国防动员系统来说,应增强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的质量和针对性,深入挖掘“军无民有、军需民优、军弱民强”的优质资源,为军队联合作战防护行动补缺、补短,通过军地联合上阵,在陆海空天各个领域筑起坚固长城。

实施全域防护行动,至少应在三个层面有所作为、取得实效。一是要守住“高维度”,即在太空地带能够抗击敌方攻击、干扰、破坏,保证己方太空目标安全。二是要铸牢“中维度”,即全面加强陆海空防护体系建设,能够有效防范敌方隐蔽袭击、远程打击、特战破袭等行动。三是要用好“低维度”,即加快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挥其天然的防护优势,做到“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为人员和重要目标防护拓展空间、丰富手段。

创新发展,做到主动防护

当前,隐身、无人、人工智能、超高音速、精确制导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战场,进攻一方手段不断翻新,综合打击能力大幅增强,传统的藏、躲、散、固等被动式防护手段,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一些重要经济目标位置固定、难以机动,面对全维侦察监视形成的透明化战场,被动防护容易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我们必须强化主动作为意识,全力提升防护效能。

一方面,加强对现代攻击型武器兵器运行机理、技术结构、参数性能等方面的跟踪研究,针对其信息化、智能化趋势显著的特点,探索截、扰、欺、诱等使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方法举措,从而降低乃至消除其预期打击效果。

另一方面,走开对抗训练的路子。前不久,广西国防动员办公室等单位以防范铁路桥梁遭受无人机攻击为主要内容,组织相关单位和第三方开展“背靠背”的对抗训练,进攻方用上“十八般兵器”,防守方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护方法。各级国防动员办公室应发挥对接军地、协调各方的优势,推动开展对抗训练,既要依托军事机关让大家看到“矛”的威力,更要挖掘多方潜力淬炼“盾”的成色,让防护手段随进攻手段的变化而水涨船高。■郑  华  朱金童  王  会

(中国国防报 2024年10月31日第三版)
责任编辑/贾勇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中国军号APP   



中国国防报
《中国国防报》官方微信。关注国家安全,助推国防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