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在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参赛选手参加人工智能训练师项目比赛。新华社记者 杨 青摄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人武部组织人员到某高新企业开展潜力调查。荣俊运摄
2020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举办,工作人员在创新成果展上操纵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龙 雷摄
刚刚过去的2024,“新质生产力”成为年度流行词。这一年,各地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
一组数据,展示了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辽宁立足深厚工业基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和成果: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大盘绿色石化集群、沈大工业母机集群、沈阳航空集群等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总数居全国第六位、东北地区首位;集成电路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航空装备等22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快速壮大,共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8家、国际级创新平台82个;组建机器人、精细化工、工业母机等20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
新兴产业积厚成势,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汇聚成一片国防动员潜力“新蓝海”。迈向“新蓝海”,辽宁省军地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向战牵引,深入挖掘潜力资源,匹配国防需求,不断积蓄国防动员援战势能,拓展新质战斗力有效供给。
从“数据大”到“大数据”
构建数据采集新模式
“前不久,上级要求遴选推荐某行业领域专家人才。我们通过大数据平台,直接生成省内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信息,再经过核实和对接很快完成上报。这样操作简化了逐级推荐、逐部门沟通对接的过程。”说起近年来工作中的变化,辽宁省军区某局林参谋的最大感受是“变快了”。
快,源于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工作职责由地方政府承担后,以各级国防动员办公室为中心,形成了高效、快捷的动员潜力调查网络体系,部队也从“推着火车跑”,转变为“调度火车跑”。
快,源于为应对越来越庞大的数据量、越来越快的信息流转速度,信息化潜力调查平台加速构建。辽宁省搭建国防动员潜力大数据平台,拓展了潜力获取和印证手段。
林参谋介绍,拿着文件挨个单位跑已成为过去,现在只需要将上级要求输入国防动员潜力大数据平台,就能生成潜力清单,再进行专项调查,即可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目前,潜力获取模式已由逐级推荐的“海选”转变为自动抓取的“甄选”。
“面对传统制造业时,多通过逐级部署、协调发文的方式开展潜力调查。现在新兴领域蓬勃发展,需要采集的数据量大、更新快,传统统计方式已不再适用。”辽宁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动员潜力处负责人葛鹏说,当前,创新潜力调查方法手段势在必行。
与时俱进,向新而行。这是辽宁省军地给出的答案。他们多次组织专题论证,探索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潜力资源数字化开发和产业链动员效能。例如,利用大数据和知识图谱技术,研发国防动员潜力大数据平台,构建政府部门推送、互联网络抓取、人工现地核查“三位一体”数据采集新模式。平台采取开设专线、单向导通方式,确保数据安全传输,实时获取数据资源;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按需挖掘开源网络数据,拓展各领域、全要素潜力调查边界;通过人工现地核查,对开源数据进行交叉印证,形成潜力精准“画像”。
从“数据大”到“大数据”,是量的积累向质的突破。记者在平台上点击选取航空类别看到,企业总数与增长数据一目了然,企业、技术、人才、产品等信息有效关联,同时可以生成行业领域细分、专家人才优选、潜力分析报告等。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离不开专业人士的集智赋能。”平台维护人员介绍,结合潜力指标体系和现实动员需求,经过军地专家、研发企业骨干多轮研讨,平台构建起体系化、标准化的算法模型,提升了潜力数据的分析与利用效率,为信息化动员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从统计调查到孵化培育
扩大动员联盟“朋友圈”
“我们每季度都会收到省军区推送的全省重点潜力资源目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动员需求提不出、提不准、对不上等问题。”去年12月初,驻军某部参谋姜涛收到新的目录,认真分析比对后发现,某企业的卫星导航领域新成果符合部队需求,当即致电该企业。
接到电话,该企业负责人询问部队需求后,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拳头产品”,并商定作进一步了解。一次通话高效达成意向,这是多方齐心协力、搭建沟通桥梁的结果。
国防动员潜力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支援保障实力。现在的辽宁,传统龙头企业如老树发新枝,通过技术升级和科技赋能,注入新动能;新兴企业如春笋破土而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名片”。其中的动员潜力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高频次流转等特点。
如何全面深入及时掌握新增潜力数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辽宁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发挥协调职能,建立“辽宁省国防动员联盟”,以新兴领域组织为依托,结合产业集群化发展特点,从全省产学研联盟、社会组织中定向挖掘,扭住联盟理事企业、社会组织主办单位,以点带面,实现优质潜力的快速定位,同时着力搭建平台,贯通潜力转化运用路径。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去年9月,辽宁省组织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成果展,集中展示新兴领域潜力,“联盟”37家成员企业参加,参展企业举办多场产品技术讲座,现场达成合作意向24个,为下一步对接打下良好基础。
搭建潜力孵化平台。本溪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依托当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深挖龙头企业潜力,全面掌握生物医药产业链潜力底数,摸清企业设备、技术、人才及可提供的运力资源等,建立动员供应保障机制。此外,以军事需求牵引企业生产布局,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推动潜力孵化培育。
搭建资源调配平台。潜力资源的布局与配置主要取决于市场运行,某些遂行任务涉及的潜力要素本省可能较为稀缺。为此,辽宁省开拓视野、加强协调,推动“联盟”走向全国,广泛吸纳优质资源,围绕企业等级规模、生产研发能力、优质产品信息等关键指标择优遴选,形成以本省潜力为核心、外省潜力为补充、全域统筹协同的动员新模式。
去年6月,辽宁省国防动员办公室针对省内部分药品、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生产能力短板,成立军地联合考察组,深入全国调研遴选优质企业,与北京市、天津市4家企业签订供应保障协议,实现动员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
从“大锅饭”到“自助餐”
绘制潜力转化分类图
生产线上,机器人挥舞机械臂流水操作,没有了机器轰鸣、大量人工作业的传统装配线,取而代之的是24小时运行、安静高效的智能工厂……前不久,记者跟随辽宁省军地联合评估组走进沈阳部分新兴企业生产车间,一派向“新”提“质”新气象,让人耳目一新。
走访时,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受邀加入“辽宁省国防动员联盟”,是对企业能力的认可,他们很愿意为国防建设出一分力,但有时并不了解部队需求。
究其原因,是供需对接机制还不够健全。部队掌握地方提供的重点潜力资源目录,而地方企业缺乏了解部队需求的渠道。
向战牵引,让任务部队与地方落实单位“一站式”对接,提高潜力调查的导向性、针对性,军地联合评估机制应运而生。辽宁省军区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战区相关部门联合评估部队需求,并与驻军部队联合开展潜力资源及保障能力现地核查,让需求方“心里有底”;会同国防动员办公室、工信部门及重点企业,共同评估潜力资源保障能力,研究动员任务落地措施,让供给侧“胸中有数”,从而实现供需的高效统筹、精准匹配。
“动员潜力核查是掌握地方潜力底数、对接部队作战需求、优化动员需求提报的基础工程。”北部战区某部杨参谋告诉记者,成立军地联合评估组,实地踏访核查潜力资源,正是为了打牢基础。他已连续2年参加辽宁省组织的军地联合评估组,曾赴沈阳、大连、锦州等地部分行业部门和新域新质企业进行现地核查。根据核查结果,联合评估组形成动员潜力核查分析评估报告和数据手册,并抄送相关单位部门,为部队提报动员需求、地方加强动员潜力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我们围绕部队动员需求提报类别设计潜力核查目录清单。比如根据部队所需,在核查无人智能领域企业情况时,突出核查单个无人装备的技术性能和改装潜力,再根据潜力特点,分类施策、引导发展。”辽宁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协调督导处负责人王广春介绍,联合评估组的职能之一就是推动潜力向战转化,实现从“大锅饭”向“自助餐”的转变。
据了解,辽宁省军地根据潜力资源特点,进行阶梯式培育,绘制潜力转化分类图。他们将技术成熟、经过实践检验的潜力资源,打造成“拿来就用”型力量;将局部聚优、可嵌入使用的潜力资源,打造成“配套使用”型力量;将任务要求较高、军地标准不一致的潜力资源,打造成“转化运用”型力量,通过有机整合匹配形成协同效应。
前不久,一次实兵训练中,辽宁省军区会同某部研发的“国防动员潜力战场环境应用系统”崭露头角。系统接入国防动员潜力数据,按照作战需求提供精确支援保障,受到指挥员充分肯定。该省军区某局领导表示,将持续跟踪前沿技术,不断挖掘培育新兴领域动员潜力,推动新时代国防动员转型发展。(倪 勇 王 晓 王 猛 本报记者 范奇飞)
“将国防动员支援保障能力从一个‘点’扩展成一个‘网’,就是我们正在做的。”谈起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工作的变化,辽宁省军区某局参谋唐遂心打了个比方。
唐遂心长期从事潜力统计调查工作,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一次,某部提出船舶维修保障需求。他们按照传统方式,从部分船舶生产制造企业获取信息,这些企业提供的技术大多集中在船体、船机维修方面。这种“点对点”的模式,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和船舶故障时,显得力不从心,动员潜力转化为保障能力比较受限。
近年来,随着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链已成为经济社会领域的重要课题,“链长制”在全国多个省份推广,各级各方纷纷加强对产业链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一条产业链,连通上下游。唐遂心说,如今,遇到类似需求,他们从船舶产业链入手,依靠大数据平台进行全产业链挖潜。向上溯源,定位包括发动机、特种油料、导航系统、通信设备等众多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向下延伸,挑选相关航运企业、海洋工程企业、船舶租赁与销售企业。在此基础上展开精准核查,将一块块拼图合成完整的保障“地图”,形成船舶维修保障的坚实后盾。
“现在可以说,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整艘船,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能迅速动员相应的维修保障力量,确保船舶在短时间内恢复航行能力。”唐遂心说,从单一的技术保障升级为全要素维修保障,正是未来战场所需。
听完讲述,一幅生动的图景在记者眼前浮现:浩瀚大海上,战舰破浪前行。一个强大的保障网络,守护着战舰扬帆远航。(本报记者 范奇飞)
过去一年,辽宁省聚力发展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精心培育22个重点产业集群,旧动能焕发生机,新动能不断集聚,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链式发展是现代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产业“步步生花”,靠的是产业链持续发力,沿着产业链强协作、聚合力,集聚效应更强、发展潜力更大。以“链式思维”和全局观念,做大做强产业链,成为各地谋发展、促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
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植根于社会,必须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如今,分散、孤立的统计调查方式,已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难以适应现代战争对资源快速整合与高效运用的要求。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链式思维”,为新形势下的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有效方法。
“链式思维”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掌握产业链全貌,对潜力资源进行海量收集、高效分析,精准绘制潜力资源“地图”,大数据、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可提供强大助力。利用大数据对各类产业数据进行深度剖析,能够全面了解产业链各环节的详细情况。知识图谱技术则能将零散的数据整合起来,清晰勾勒出产业链各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产业发展态势,为后续动员奠定坚实基础。
“链式思维”突出关联性和依赖性。在错综复杂的新兴产业链条中,某些环节往往汇聚了核心技术、高端人才和优质资源,如果这些环节出现断裂,就可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以航空发动机产业为例,发动机设计与制造环节是核心关键,上游涉及特种金属材料开采与加工、高精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下游则涵盖发动机总装调试、维修保养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等。抓住关键环节,就牵住了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的“牛鼻子”。
“链式思维”具有动态性和延展性。经济社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随之出现动员潜力高度分散、头部企业与配套企业广域分布、局部地区部分潜力稀缺等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产业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应放开眼界,突破地域行业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纳各地各行业的优质资源,为国防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在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中运用“链式思维”,就是汇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以形成强大合力。跟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做好新兴领域潜力调查,将有力促进优质潜力资源利用转化,有效支援保障联合作战。(孟凡清)
(中国国防报 2025年1月22日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 蕾 陈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