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钺(yuè)均为中国古代劈砍类长兵器,二者形制相似,经常被联称。区别在于钺的刃部比斧更宽阔、弧度更大,更多用作礼仪兵器。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王”字为一把宽刃巨斧的形象。《史记》中记载商纣王“赐(周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可见,斧钺在上古时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还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西汉雉饰铜斧。
商朝亚醜钺。
斧的基本构造有斧头、柄、鐏三部分。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已使用石斧作为劈器。这一时期的斧头多为椭圆形、梯形等形状,石斧上凿有洞孔。据文献记载,夏朝时期,战争以斧为要器,不仅用于战斗,还用于披荆斩棘、开田种地。商朝时期,青铜冶铸技术得到显著发展,促使斧由石制改为铜制。随着车战盛行,斧因其形体笨重,在军中很少使用。
秦汉时期,由于骑战和步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加上冶铁技术的发展,铁斧的质量明显提高,杀伤力增强,斧再次成为军队作战兵器。晋、隋、唐时期,斧的形制有了新的变化。斧刃进一步加宽,斧柄减短,砍杀能力明显提高,成为军队克敌制胜的装备之一。唐朝诗人李白在《赠宣城赵太守悦》诗中有云,“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说明斧在当时军队不仅普及,还在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唐朝天宝年间,大将李嗣业与安禄山交战于香积寺,李嗣业率步卒3000余人持长柄斧、陌刀阻击敌军,打败了安禄山统率的剽悍的北方骑兵。宋朝时期,斧的形制进一步发展。北宋兵书《武经总要》中记载了大斧、蛾眉斧、凤头斧、剉子斧四种形制。其中,大斧长约3米,斧头宽约60厘米,重达5千克,双手持握方可使用。在战场上,该斧用于砍马劈甲,锐不可当。公元1140年,金朝将领兀术率领精锐骑兵1.5万余人攻击郾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率将士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腿,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宋朝军队还使用凤头斧挖掘地道,进行攻城战;用剉子斧作为守城兵器,砍杀攀登城墙的攻城之敌。元军常使用锚斧、镰斧进行近战。明军在战争中曾使用无敌、长柯等战斧。清朝将士喜用双斧。其斧柄仅有一尺左右,斧刃甚小,双斧均可插于腰间,战场上使用灵活。在古代战场上,斧作为一种实战工具,用于砍斫敌人的攻城器具,斩截敌舰帆缆等,在城市防御战、水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钺由石斧演化而来。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种磨制精细的石钺,钺体扁平,比普通石斧的刃阔而弧度大,两角微上翘。从形体特征来看,石钺不适于砍伐林木或耕作,应是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商朝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钺。青铜钺仍保留石钺的形制。这一时期的钺制作优良,用作兵器、仪仗用具和刑具等。商朝初期,钺身多为素面,后来出现钺身带有圆孔、雕有雷纹等图案的钺。商朝后期,开始出现大型钺。比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钺,刃部宽38厘米左右,重9千克左右,铸有铭文“妇好”。妇好为殷王武丁之妻,生前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女将军,曾多次率兵出征。墓中的青铜钺正是妇好权威的象征,属于仪仗用器。西周时期,作为兵器的青铜钺在中原地区使用减少。东周时期,钺主要作为象征杀伐之权的仪仗用具使用。
在钢铁兵器中,钺并非装备军队的主要兵器。然而,汉朝时期出现了一种将钺与铁戟相结合的兵器,名为“钺戟”。这种兵器兼具斧钺的劈砍功能和矛戟的刺杀功能,成为汉朝独具特色的兵器。秦汉以后,钺主要用于仪仗。史书上出现的“假黄钺”就是作为礼仪用具的钺。在古代,帝王向大将“授钺”,象征着授予其极高的统帅权力。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曾向陆逊“授钺”命其统帅六师迎敌。作为仪仗用器的钺,做工雕饰愈发精美,一直沿用到清朝。
(中国国防报 2025年1月23日第四版)
责任编辑/ 陶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