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大渡河最初的认识,来自于毛泽东同志名作《七律·长征》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在诗句的吸引下,探访长征途中红军创造军事奇迹的这片浴血奋战之地,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岁末年初,我专程来到四川省石棉县的安顺场渡口和泸定县的泸定桥,沿着红军的战斗足迹,感悟当年红军将士“安顺场边孤舟勇”“铁索桥上显威风”的英勇无畏。
雪花扑面,行走在大渡河畔,我不禁想起聂荣臻同志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书写的题词:“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90年前的5月,中央红军以一往无前、不胜不休的英雄气概,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气壮山河的史诗,粉碎了蒋介石妄图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幻想,打通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
一
大渡河,奔腾于川西高原的天险,成为阻挡红军前进步伐的“绝地”。蒋介石妄图凭借大渡河的险峻地势,将红军困厄于此,重演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悲剧。
渡河路线的选择成为关乎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中革军委经过综合考量,决定从能够较快抵达且相对有一定渡河条件的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安顺场渡口位于河水中游,滩险水急,易守难攻。
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冒着大雨,以一昼夜的急行军赶到安顺场,歼灭川军两个连,缴获渡船一条,控制了安顺场,准备强渡大渡河。
来到安顺场渡口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翻腾着石达开留下的无奈悲叹:“大江横我前,临流曷能渡。”当地党史办的同志告诉我,当年,蒋介石歇斯底里地嚎叫:“让共产党做石达开第二!”他频频发电向其部属强调:“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今共军入此汉彝杂处、一线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险峻、给养困难的绝地,必步石军覆辙,希各军师长鼓励所部建立殊勋。”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讲解员指着墙壁上的国民党军在大渡河沿岸兵力部署示意图说,蒋介石派出重兵围追堵截的同时,还采取“龟壳”战术,在沿江布防、筑垒,形成一道道严密的封锁线,企图将红军全歼于大渡河南岸。蒋介石自信已布下天罗地网,红军将插翅难飞。
二
然而,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又一次落了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会重演历史悲剧。
红军到达大渡河畔时已进入洪水期,宽约300米的河面水流湍急。渡口对岸高山耸立,两山之间有一条狭缝,是唯一能上岸的通道。川军第五旅第七团一个营已占领这一地区,凭险防守。
狭路相逢勇者胜,从来都是人民军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利剑。
指挥部特别指示:“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红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临危受命,精心挑选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队员们每人携带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颗手榴弹,目光坚定而无畏。
1935年5月25日清晨,惊心动魄的渡河战斗开始了。在火力掩护下,二连连长熊尚林率队乘小船由安顺场向对岸冲锋。勇士们乘坐的小船,一会儿坠入浪谷,一会儿抛上浪峰,在弹雨中前进。渡船离对岸越来越近,岸边一个小村子里冲出一股敌人,直奔渡口而来。
千钧一发之际,“神炮手”赵章成在没有炮架和瞄准镜的情况下,竖起拇指,目测方向、标高、距离,连发三炮。迫击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不偏不斜,在敌群里炸开了花。渡船靠岸,勇士们飞一样跳上岸,一排手榴弹扔出去,一阵冲锋枪扫射,把冲下来的敌人打垮了,占领渡口的工事。
时任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曾回忆17名勇士渡河后登上对岸时的情景:“17把大刀在敌群中闪着寒光,忽起忽落,左劈右砍。号称‘双枪将’的川军被杀得溃不成军,拼命往北边山后逃跑。我们胜利地控制了渡口。”
这次战斗,在敌军视为固若金汤的大渡河防线撕开一个口子,粉碎了敌人企图在安顺场围歼红军的迷梦,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南北夹击敌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
红一团虽然渡河成功,打开了中央红军北进的通道,但因水急船少,架桥无望,单凭小船摆渡一时无法使红军大部队迅速过河。此时,尾追之敌向大渡河昼夜赶来,形势骤然紧迫。能否及时渡河,成为决定中央红军命运的关键。
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决定兵分两路,火速夺取扼川康要道的泸定桥。
安顺场距离泸定桥320里,要求两天半时间赶到。这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的生死赛跑。毛泽东特别向刘伯承、聂荣臻指出:“这是一个战略性措施。只有夺取泸定桥,我军大部队才能渡过大渡河,避免石达开的命运,才能到川西与四方面军会合。”
川蜀之地多险奇。通往泸定桥的山路九曲回肠,时任红四团政委杨成武曾在回忆录中描述:“这里所谓的路,有时是绝壁上硬凿出来的栈道。有路,也只是蜿蜒缠绕、忽起忽伏的羊肠小道,左边是刀劈一样高入云端的峭崖陡壁……”
红四团肩负着夺取泸定桥的重任。向泸定桥疾进奔袭途中,战士们不顾饥饿,不怕疲劳,多次击溃川军的拦阻。傍晚,红四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发现对岸山坳上出现几点火光,很快变成一条火龙——敌人也正赶往泸定桥。杨成武立即通知部队全部点起火把,形成两条火龙在河两岸竞相赛跑的场面。
红军将士以无比坚强的毅力,斗志昂扬,两脚生风,靠草鞋跑赢了时间,赛过对岸的敌人,于1935年5月29日晨胜利占领泸定桥西桥头。
四
“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漫步在浪涛汹涌的大渡河畔,看着泸定桥横穿峡中,我不由得想起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参观泸定桥后的留言:在长征中,没有一次战斗或地方可以同泸定桥相比,我为飞越大渡河以及赢得这一胜利的红军战士欢呼!
泸定桥长约100米,宽近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的9根铁索平行系于两岸,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桥栏左右各有两根铁索,作为扶手。铁索桥悬于距河面数十米的空中,随风摇摆。行走在桥上,桥身剧烈摇晃,我不得不抓住铁索才能稍微稳住身形。透过桥面木板的间隙,我看到水流滔滔、白浪翻滚,不禁心生敬佩:“革命理想高于天,再难逾越的天堑,也难以阻挡红军战士的步伐。”
泸定桥东连泸定城,敌军两个团的兵力驻守其中,并凭借天险,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当红四团赶到泸定桥西桥头时,敌军已抽掉桥上的木板,只剩寒光闪闪的铁索在风中摇曳。
1935年5月29日16时,无畏的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手榴弹,在二连连长廖大珠的率领下,攀着桥栏,踏着晃动的铁索,迎着敌人机枪吐出的火舌,勇猛地向对岸冲去。三连连长王友才率领官兵,背着枪,每人腋下挟着一块木板,紧跟在突击队后面,边铺桥、边冲锋。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当突击队员接近东桥头时,丧心病狂的敌人又燃起熊熊大火,企图阻止红军前进的步伐。“冲呀!”廖大珠高喊着第一个跃起冲进火海。英勇顽强的突击队员皆奋不顾身地穿越火墙,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紧接着,红军后续部队迅速过桥。霎时,枪炮声交织,呐喊声震天,敌军土崩瓦解。黄昏时分,红四团全部占领泸定城。
沿大渡河左岸北上的红一师和军委干部团,在刘伯承、聂荣臻的率领下击破川军的阻击,胜利抵达泸定城,策应了红四团的夺桥战斗。接着,中央红军主力由此陆续跨越天险大渡河。
徜徉在泸定桥头,看着层层叠叠的群山,毛泽东同志过泸定桥时对红四团的赞语回响在耳际:“我们的红军真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这样的红军战士,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是啊,长征——红军用穿着草鞋的双脚踩出的这条“红飘带”,创造了非凡的军事奇迹,熔铸了巍峨的精神丰碑。(宋海峰)
(中国国防报 2025年1月23日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