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来啦!

政务   2024-11-07 17:20   辽宁  

LI DONG
农历十月初七


寒风入城悄无声,秋韵尚存已立冬。

不知不觉,又走过了一季岁月。一觉醒来,秋风始老,细雨未霜,今宵却较昨宵寒。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



作者:钟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代表着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古人会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一冬温(暖冬)”。

作者:栾启禄



一侯


二侯
三候


一候·水始冰

立冬时分,天地愈渐寒冷,地面霜露始结为冰。


二候·地始冻

寒气愈冽,冷风侵袭,早晚温差巨大,地面开始上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了大蛤。



作者:柴毅


作者:蔡晓华



春生万物,始落飘零,立冬以后,万物收藏。

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特定的习俗,立冬也不例外。


迎冬


古有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


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古时天子也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到了这一天,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补冬

立冬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在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补充体能,台湾街头的“羊肉炉”和冬令进补餐厅也会高朋满座;


在北方,大家则更爱吃饺子,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尽扫一年疲惫,瞬间元气满满。


Start of Winter



立冬后,人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体内,代谢也相对缓慢。因此,立冬养生着眼于“藏养”。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作或加重,要从饮食起居、身体精神全面入手,才更能达到效果。



●预防「五寒」


1. 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


2. 防颈寒——穿立领装挡风寒
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3.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喝热稀粥后上床盖被,出小汗而愈。


4.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及膀胱经和固精益肾。


具体的做法是:
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 50 - 100 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5. 防脚寒——时常泡脚加速循环
泡脚对于气血不通手脚冰凉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立冬以后多泡脚,远离疾病常欢笑。


不过足浴也不能瞎泡,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
① 温度,水温最好 40℃ 左右;

 ② 深度,水淹没踝关节处;

③ 时间,每次浸泡 20 - 30 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

④ 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 2 - 3 分钟。



多食「三类」


立冬后,要少食生冷,宜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多吃新鲜蔬菜,避免维生素缺乏。


1. 红薯
《本草纲目》: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C,具有补虚乏,健脾胃、强肾阴及暖胃、益肺等功效。

2. 大白菜
性味甘平,具有疏风解表、润肺止咳、清热去烦、调理胃肠、通利小便、解毒消肿等多种功效。


3. 羊肉
《别录》中记载:“主缓中,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寒冬吃过羊肉,冰冷的身体就会立刻温暖起来。


作者:刘浩禹




年华此行,一路向寒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人生在世
一半风雨一半晴
四季轮回才是常态




文案/诗词天地 中国政府网

书法、篆刻/丹东市书法家协会

摄影/于本华 孟庆山 包伟

张爱国 潘永波 黄美艳 王立军

编辑/孙启晗

校对/屠祖红

责任编辑/范钟琦  监制/王鹏

丹东发布
领跑微时代,网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