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的规划建设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对辽宁长城资源调查研究与保护的热情,我省各地文旅工作者根据当地实际组织开展文化研究与遗产保护相关课题,5年间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其中凤城市文物保护部门针对当地长城资源实际,对历史有明确记载、长期未能找寻到确实调查实据的明万里长城东端第一关——镇朔关展开攻关,对当地长城资源进行反复拉网式调查,终于在历史文献所记地点附近排除地形地貌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干扰,找到了这一古关隘遗址,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增加一个重磅着力点。
凤城市文旅中心副主任高兴东现场介绍万里长城东端第一关“镇朔关”的发现。
打开卫星地图,检索凤城市爱阳镇爱阳城村,可以清楚地看到辽东山地间的爱河谷地东岸有一座方方正正的村落,村子以明代叆阳城遗址为边界,划动鼠标沿着爱三线一路向北,有一个两山夹峙的狭窄河谷,河谷的南岸有一个不是自然形态的圆形绿点,那是一处明代长城遗址——头台子烽火台,如今,它正作为一个地标帮助人们识别明长城东端第一关——镇朔关。为了找寻明长城的这一古关,考古人员在爱阳镇一带进行了2年多的野外调查。
卫星地图上显示的镇朔关发现地。
探寻长城遗迹大都需要远离闹市,并且翻山越岭。常年在山里搞调查的凤城市文旅中心副主任高兴东对于车子在山间盘桓所带来眩晕感并不在意,指点途经的遗址遗迹如数家珍般轻松道来。不过,这些年来他的最大心愿还是通过文物和确切遗迹找到明长城上的镇朔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的建设,为他完成这一心愿提供了重要机遇。
头台子烽火台目前是镇朔关的重要地标。
为做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叆阳城遗址及周边长城展示项目规模化、体系化,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4月,凤城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启动了对镇朔关的研究课题。
明长城墙体淹没于杂草丛中。
高兴东说:“我们都知道万里长城西端第一关为嘉峪关,有关城可见、有历史明确记载,但是同样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万里长城东端第一关镇朔关因为明末以后的长期人为拆毁、破坏,如今很难在地表看到当年的雄关了。”
考古人员在镇朔关一带发现相当数量的明代青砖。
《全辽志》记载:“镇朔关,叆阳城北三里。”镇朔关为明辽东20座边关之一,位于最东端。叆阳城遗址仍在,作为明代辽东重要边堡,其石质门额保存完好,上面居中楷书“叆阳城”三个大字,其上还有“成化七年中秋立”七个小字,详细记录了叆阳城的修建年代为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
头台子烽火台的基础用巨大石料砌筑。
但是,在叆阳城遗址周边的山岭间,很长一个时期人们却无法找到当年有着“镇朔”威名的长城关口。
考古人员在镇朔关一带发现相当数量的明代瓦片。
凤城市镇朔关研究课题设置了三个攻关方向,其一是镇朔关的地望,也就是地理位置;其二是解决镇朔关的形制;其三是解决镇朔关的创修时间,三个问题当中,找到镇朔关是攻关重点,凤城市组织当地精兵强将,投入到这一攻关课题当中。
几经拆毁保留下来的明代叆阳城部分北墙。
这一次他们没有泛泛地搞田野调查,而是根据前人研究成果,重点排查三处疑似地点。
如今已经废弃的梯田垒壁上的大量石料当年拆自镇朔关关城及附近长城墙体。
长城关隘的分布规律,首先是位于长城沿线,其次选址多位于长城沿线的河谷、山口等险要之处。此前,人们恰是根据这一规律,再结合明长城资源的调查结果,初步判断镇朔关可能位于叆阳城遗址东南900米的边门岭或者北偏东2800米的边头子,入选原因就是符合上述两则规律。但是,历史记载当中也表明镇朔关在明代是一处重要互市场所,建有关城。这一遗迹即使经过战乱及破坏,关城遗址仍然会有相当数量遗迹遗物。
明代叆阳城门额。
深入排查的结果表明,无论边门岭,还是边头子,仍然如2007年的《长城墙体调查登记表》记述那样“地表无存”,人们没有找到明代遗物。
于是调查队伍移师叆阳城遗址北1600米的头台子,这一位置最接近历史记载,但碍于其位置为此前明长城调查发现的明长城防线内侧,一直没有被列为重点考察对象。
从爱阳城村向北不久,路边出现一个生态停车场,高兴东说:“因为确定了这里为遗址区,建停车场不能向下挖,只能向上垫高,所以才会有这个生态停车场。”
高兴东进行长城资源调查,先后在这里的山岭间进行过20多次徒步调查,镇朔关的确认恰是也从这里开始。
站在路边,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为两山夹一沟的地貌,东边是当地称为头台子东山,西边是头台子西山,孔道总宽不到200米,其中耕地约宽60米,爱三线公路宽5米,路北的爱河河道宽约100米。放眼四望,周围山林密布,无法找到任何可以立即识别的长城遗迹。
高兴东引领记者来到路南边的一处圆形台址边,这是2007年长城资源调查发现的头台子烽火台,台址平面为圆形,剖面为梯形,台顶直径15米,存高1米。四周石块包砌,中间乱石、残砖堆积,长满杂草灌木。当年曾以为是座孤立建筑,现在判断应该是镇朔关的护关台。
2022年4月,田野调查的黄金季节,高兴东与调查人员又一次钻入这一带没人高的灌木林中,他们首先新发现了明长城墙体。在2007年发现的长约300多米的明长城北侧,他们发现向隘口延伸、隔一条山道还有土石混筑的墙体接续,长125米,底宽3米左右,高1~1.5米,一直延伸到山脚,距头台子烽火台仅17米。沿着这条长城走向,他们一行向北继续调查,在头台子西山陆续发现多道长城墙体。
这种现象说明,在此前调查的明长城内侧,还存有一道长城墙体,这种复合式的长城组合,在明长城沿线并不少见,这一发现给调查人员带来了希望。
随即人们在周边地区继续展开深入调查,不断发现明代的砖瓦、陶片、瓷片等明代遗物,似是前人留下的路标继续指引调查人员不断前行。
4月中旬,镇朔关的调查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兴东与丹东市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李辉在头台子东山山坡发现了镇朔关关城城墙。
关城位于头台子烽火台东侧150米左右,西距爱阳城村至龙道村以及宽甸方向的古道仅10余米。南侧城墙即长城资源调查发现的头台子长城的一部分,长约225米,毛石干垒, 顶宽1.2米,底宽4米,存高 1.3~2米。西侧城墙与南侧城墙隔一条山路断开,然后向东北延伸,长约145米,从裸露地表的石块判断也是毛石干垒,存高与存宽与南墙相近。北侧城墙在与西侧城墙相接的东北转角处有一个豁口,疑为门址,然后向东南延伸,与南侧城墙同抵一处陡峭的砬子下方,长约175米,从地表判断墙体为土筑,存高略低于南墙和西墙,并向上递减。
东侧城墙与南侧城墙即头台子长城主体呈“丁”字形相交。城址平面呈菱形,略向东北方向倾斜,随山势东高西低,坡度在20度左右。城址内外现为林地,荆棘丛生。
高兴东在杂草丛中艰难走过,向记者一一介绍他们的考古调查发现,回答了记者憋了很久的问题:“一直没能找到镇朔关遗迹,是因为这一带的长城墙受到破坏太过严重,附近山间遗留了很多造成干扰的建设工程。”
他带记者来到长城墙体南侧,那里从东到西,以大约数米间隔建有五道梯田,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留下来的。与人们通常见过的梯田垒壁建材采用的零碎小石块不同,这些梯田垒壁都是采用非常规整的大块石料。高兴东说:“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生产力水平,搞农田基本建设从远处购买或者开采这样的石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调查过程中,当地人们也回忆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曾经从当地墙址上大量拆运石料。
这些线索告诉人们,这些梯田垒壁的石材极大可能来自咫尺之外的明长城墙体之上。抚摸着这些石材,高兴东说:“找到镇朔关后,我们产生了新的期盼,希望有一天,这些失去梯田作用的石料能够重新归安长城之上。”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孙启晗
校对/季兵
责任编辑/范钟琦 监制/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