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经典短诗,20字却抚慰世人260余年

文化   2024-10-19 07:19   河北  

在中国文学的浩瀚星空中,袁枚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他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慈溪。袁家历来崇尚文学,这为袁枚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自幼聪颖过人,诗文天赋异禀,7岁入塾攻读《论语》《大学》等书,9岁便能作诗。12岁中秀才,18岁时得浙江总督程元章赏识,被送入杭州凤凰山敷文书院深造,学业日有长进。

乾隆三年(1738年),袁枚考中举人;次年春,在保和殿通过殿试,名列第五,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这是他一生中春风得意的时期。

然而,仕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乾隆七年(1742年),袁枚因散馆考试不合格被外调做官,先后在沧水、江宁、江浦、沭阳等地任职,政绩斐然,但无意吏禄。

乾隆十四年(1749年),袁枚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随园原是康熙时江宁织造隋赫德的私人花园,废弃已久。袁枚出资购置,易“隋”为“随”,并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一个集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清幽迷人的私家园林。

归隐后的袁枚如鱼得水,创作了大量表现自我性情的诗篇,并广纳弟子,出资刊刻诗集,成为乾嘉诗坛赫赫有名的诗坛将领。

他的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广为流传的诗歌佳作,还著有《随园诗品》、《随园餐饮录》等文学及美食品鉴著作,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袁枚丰富的诗歌遗产中,《苔藓·其一》无疑是最具典型意义和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尽管仅有区区二十字,却历经二百六十余载的岁月洗礼,至今仍慰藉着人们的心灵。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以苔藓为题材,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首句“白日不到处”点明了苔藓的生长环境——阳光无法照到的阴暗角落。这里用“白日”象征光明和温暖,而“不到处”则暗示了苔藓所处的环境之恶劣。

然而,次句“青春恰自来”却笔锋一转,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苔藓依然能够展现出勃勃生机,仿佛拥有自己的“青春”。
这两句诗寓意深远,它们告诉我们,即使处于不利的环境中,生命依然能够顽强地生长和绽放。

苔藓虽然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长,反而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第三句“苔花如米小”进一步描绘了苔藓的微小和不起眼。苔花虽小,却同样具有开花的权利和能力。

末句“也学牡丹开”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苔花虽小,却敢于向高贵的牡丹学习,勇敢地绽放自己的美丽。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苔花和牡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平等的尊重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苔花虽然微小,但它并不自卑,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美丽和价值。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借鉴。

所以,即使处于不利的环境中,我们也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它的大小和形态如何,都应该给予它应有的关注和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当我们学会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地生长和绽放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往期热文


♥ 《秦始皇:滴血的江山》(1)自序

♥ 《明朝出了个王阳明》全本

♥ 《权力的忍者:司马懿》全本

♥ 《谁搞垮了曾国藩》全本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全本

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历史未解之谜,历史名人故事等。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