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钱"还是"实干"?这似乎成了摆在美国面前的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这场特朗普与哈里斯的较量中,一个想要重振美国制造业,一个则执意延续美元霸权。这让人不禁莞尔:昔日靠印钞票称霸全球的美国,居然也有人提出要学习其他国家"老老实实搞生产"?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那个寓言:曾经趾高气扬的蚂蚱,终究也要向辛勤的蚂蚁低头。这场看似简单的政治博弈,实则暗藏着足以撼动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变数。
美国经济发展史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年之前的黄金保证时期。在这个阶段,美元始终与黄金挂钩,美国的基础货币从1950年代末的500亿美元仅增长至700亿美元,货币流通量也仅从1400亿增长到2000亿,可以说是相当克制。
第二阶段是1971年到1985年的转型期。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是美元史上第一次信用违约。
随后的15年间,美国基础货币从700亿暴增至2100亿,流通货币从2000亿飙升至6000亿,国债更是从4000亿膨胀到16000亿。由于美元失去国际货币地位,这种疯狂印钱的后果全部由美国国内消化,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民生困境。
第三阶段是1985年之后的信用货币时期。通过全球布局,美元重获国际货币地位,而且无需黄金担保。这个阶段,美国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通过"美元-美债"循环来维持经济增长。具体美国用美元购买他国商品,其他国家再用所得美元购买美债,实现资金回流。
在这种模式下美国制造业逐渐萎缩,但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动荡来维持美元霸权。从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停滞,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到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冲突,无不显示着美国维护霸权的决心。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选,哈里斯和特朗普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理念。哈里斯倾向于延续传统路线,通过维持全球动荡来巩固美元地位。而特朗普则主张发展制造业,这需要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或推动美元贬值来实现。
但问题在于,如果特朗普真的要走"实业复兴"的道路,必然会动摇现有的美元霸权体系。毕竟强势美元不利于出口,维护美元地位的军费开支也会成为沉重负担。如果美元-美债循环被打破,美国还有必要维持高额军费支出来保护美债信用吗?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当年靠印钞票称霸全球的美国,如今却要在"继续印钱"还是"老实做工"之间做出抉择。无论是继续维持虚幻的金融帝国,还是痛下决心重回实体经济,都将引发剧烈的全球经济震荡。
在这场关乎世界经济格局的博弈中,各国都需要未雨绸缪,理性应对即将到来的变局。毕竟当泡沫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时,总有人要为这场四十年的"美元盛宴"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