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为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和典范,不仅仅是因为实现了地方文献从‘室’到‘馆’的突破,更重要、更可贵的,是下苦功、花大力气,对文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分类、提炼和呈现,令其脱胎蜕变为一座以文献为主要载体的、文脉清晰的乐山历史人文博物馆。”9 月9 日,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付玉贞、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姜晓实地考察乐山市地方文献馆后,如此评价。
“很多年来,‘乐山文化底蕴深厚’似乎只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口号。但今天在这里,能够全面、系统地感知。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盛事!”11 月6 日,88 岁的乐山日报社退休主任记者、夹江文史专家张致忠与夹江文体旅游局、科协主要负责人一道参观后,感慨地说。
……
俯瞰地方文献馆 记者 刘晓立 摄
近日,市图书馆直属主题分馆——地方文献馆投入使用。这是目前我省唯一的以地方文献为主题的单体建筑。它自建设起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待,引发了众多关于“地方文献”并超越“地方文献”本身的思考。
一
何为文化?《现代汉语词典》说,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新儒家三圣”之一梁漱溟说,生活的样法即文化;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三种定义,虽各有侧重,但凸现了文化的两个重要特性:
其一,地域性。没有地域限制,则无法实现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总和”的统计,无法实现对某种“生活样法”的归纳提炼,也无从实现对某种“集体人格”的准确描述。所以,文化是一种地理存在,不管你是否曾关注、思考或感知,它都在那里。
其二,历史性。没有历史的沉积迭加,则没有“总和”的丰富多彩,没有“生活样法”的传承调整,更没有“集体人格”的因果必然。所以,文化从历史中来,你想彻底了解某种文化,须立足今天、回溯昨天。
正因为这两大特性,让人不得不深入思考新时代关于文化的重大课题: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结合”?答案肯定不是抽象的、笼统的,也不会是千篇一律的经典诵读、诗词大赛等等。
正因为这两大特性,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地方文化与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关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在哪里?
考量乐山历史文化,我们清晰地看到:司马相如、扬雄、“三苏”、魏了翁、廖平、马一浮、郭沫若等历代“文宗”“儒宗”,或生于斯长于斯,或曾长期羁旅流连,皆对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添薪发扬。释道二教,从张道陵、葛洪到历代高僧大德,传灯镜照,塑造了乐山迥异于他处的圣地辉光。从“峨眉山月半轮秋”开启的文人吟咏,绵延而下,形成了卷帙浩繁的山水文化。小凉山地域两千年的特色存在,则又书写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发展融合史。井研荣县犍为五通桥一带,盐井在地下蜂巢般密布,曾经汩汩而出的盐卤演绎出无数的传奇,实为一方人文延续的最硬内核……
可以说,乐山地方文化足以折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流与支。两者血脉相通,历久弥坚。
可以说,地方文化是传统文化最深刻、最生动、最具体的存在。挖掘整理、研究利用地方文化,便是乐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路上最便捷有效的不二选择。
文献馆“琢心堂” 记者 刘晓立 摄
于是,我们在地方文献馆“琢心堂”,看到了乐山历代先贤两三千年来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不断塑造与阐发:“藏书读书著书书就不朽盛事;正心诚心琢心心修至善人生。”“人生万端,心性归要。惟雕惟琢,迎风破浪。大道所在,琢心之堂!”
文献馆“名人堂” 记者 刘晓立 摄
于是,我们在“名人堂”,看到了从轩辕黄帝、楚狂陆通,到“井研四李”“嘉定四谏”,到郭沫若、曹葆华等“乐山96 位历史文化名人”,以及相关诠释:“名人是历史的浓缩,是人文的精灵,是地域的代言,是‘我之为我’的地方文化重要构成。‘名人墙’折射乐山前尘往事,是追根溯源的文脉图。”
于是,我们从众多的“三苏”作品中,看到了“蜀学”的开创与荣光;从堆满书架的《魏了翁全集》《六译馆丛书》《复性书院丛书》,看到了经学曾在嘉州大地上的生根发芽和茁壮成长,听到了廖平、马一浮充满文化自信的语音回响:“世界人类一切文化最后之归宿归于六艺,而有资格为此文化之领导者,则中国也。”
二
相比于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毋庸置疑,浩如烟海的文献才是文化的最强载体。换句话说,地方文化的历史脉络、个性特色、精神特质以及最详记述、最深印痕都集结在地方文献之中。
正因为此,国际图联宣言“图书馆是当然的区域文化中心”;2024 年新修订的《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把地方文献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乐山市图书馆把“地方文献的藏与用”确立为“立馆之本、特色之源”,其地方文献馆即致力于将古往今来“乐山人写的”和“写乐山的”尽收永藏!
市民参观文献馆 记者 刘晓立 摄
走进地方文献馆,扑面而来的便是浓厚的历史气息,是众多前尘往事的“新知新觉”,满溢陈年老酒般的馨香,组合成了一幅韵味悠长的乐山历史文化长卷:
——名人堂,廖平、马一浮、郭沫若单独隆重呈现。并设“古代著述区”,按时间顺序陈列扬雄、葛洪、李白、孙思邈、岑参……直至民国时期谢世瑄、赵熙、黄鎔以及名医陈鼎三等的著述;设“现当代著述区”,以曹葆华、陈敬容、李劼人、李伏伽等领衔文学团队,以李琼久领衔书画艺术阵容,还有历史、社科、摄影等板块。“江山仍照秦时月;馆室又添名家书。”已入藏360 余人著述。
——“故国云千里;大江水一方。”旧闻堂,展陈老报旧刊,有民国时期的《大公报》《国民日报》《晨报》《良友画报》《热血日报》《新华日报》《晋察冀日报》……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机关报,像《跃进报》《红乐山报》《乐山报》……有自“三线建设”以来的乐山企业报,像《堆工之声》《聚变报》《乐纸报》《红华报》……还有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众多期刊,像《沫水》《女神》《盐业史研究》《乐山财校》……泛黄的纸张,沧桑的意韵,如烟的往事,更迭的认知,重燃的乡愁……
——“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方志堂,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合办,分为“党史区”“年鉴区”“方志区”“史料区”“家谱区”“少数民族文献区”等。其中,“史料区”专为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量身订制,分区县、分单位展陈其各类印刷品,甚至有幼儿园自制绘本、中小学同学会纪念册。雪泥鸿爪,历史留痕,不以细微而不入藏。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私淑堂,专门展陈各界人士捐赠的私家藏书。堂名源自《宋元学案》中“私淑弟子”(对某前辈有所敬仰而不能从学者),借喻阅览者对藏书主人的私淑之意和感恩之情。已入堂的有中国著名诗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翻译家曹葆华的3 部手稿、4 部诗集、几十部翻译著作及大量个人藏书;有温吉言、李银祥、陈果卿、黄三忠、刘汉西、石念文、曾明清、李小平、杨彦雄、白正奎、李凡、尹华等的私人藏书,达万余册。此堂预留了大量空间,冀望更多有识之士捐赠藏书,泽被世人。
——“天地所以为大也;日月无得而逾焉。”经典堂,入藏历代大型类书、丛书及工具书,像《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永乐大典》《佩文韵府》《四库全书》《中华典藏》《二十六史》等等,临近方志堂,便于读者查阅。
——“古本书当十世守;清天月与九州同。”故纸堂,珍藏两万余册古籍、近400 幅书画和其它永久性保存本。
……
著述入藏文献馆的当代本土名家 记者 刘晓立 摄
这些文献,是图书馆的宝贝,也是乐山的底蕴。
底蕴是要成长的,需要不断培植加实。开馆之前,不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既“查漏”又“补缺”,张致忠补充了康熙版和嘉庆版的《夹江县志》,汪建补充了《嘉州报》,周德平补充了《井研报》,蒋渝捐赠了上千册的个人藏书……
乐山历史由乐山人创造,乐山记忆需要大批人的精心书写留存,作为“乐山记忆库”的地方文献馆自然需要全社会的协办!这是亘古不变的传承之道!
三
11 月13 日,2024 郭沫若文学艺术奖揭晓,长篇非虚构《昨日的边城》荣获“文学大奖”。作者龚静染,地道的乐山人,长期在乐山史料中浸润、发酵、提炼,先后创作了《桥滩记》《花盐》《小城之远》《过客:1938—1949 年的乐山往事》《斑鸠落地》《李劼人往事:1925—1952》《燕云在望:“永久黄”西迁往事》……这次获奖,与其说是龚静染的又一次成功,不如说是乐山地方文化的特色魅力使然,是乐山地方文献的胜利与荣耀。
整理古老历史文献 记者 刘晓立 摄
的确,文化资源要成为现实生产力,皆须经历一个现实的转化,否则就只是秦砖汉瓦、故纸一张。龚静染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地方文献馆则是在努力构筑和不断夯实这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献基础。
应当看到,乐山地方文化还有更多的史实、真相、精彩深掩于历史尘埃之中,需要挖掘整理、研究利用。就像南北朝时期,二三百年间,僚人入据,士绅远避,史书一片空白;就像小凉山,几千年发展,除几部有限的明清方志有所记载外,大多数的人与事尚迷蒙于历史烟云;就像历代王朝更替之际,无序动乱所造成的史料缺失,……不一而足,亟待搜寻、考证、梳理。唯其如此,方能让乐山历史文化更加清晰丰满。
市民在地方文献馆阅读 记者 刘晓立 摄
不能否认,地方文化当前只是公共文化的一个分支,并非一门显学,付出多、回报少。幸运的是,历史和现实从来不乏地方文化的坚守者。过去,是“耆老”“乡先生”。今天,则有更多人集合在沫若书院,埋首历代典籍,搜罗田野遗迹,找回了阔别乐山400 多年的《香国海棠赋》,考证了诸多碑铭,发现了一大批新史料(22期院刊230 万字“原创首发”),招收了160 多名学员,举办了200多场地方文化讲座……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群人,因对这片土地的单纯的热爱,而默默不懈地丰满其记忆、生动其形象、增添其辉光。也因为如此,他们渐渐成为乐山地方文化基因密码的持有者和传承者,贯通过去、现在,助力未来。
乐山市地方文献馆开馆外景 记者 刘晓立 摄
多年来,市图书馆除了依托沫若书院开展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还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建设地方文献网络阅读平台,到目前已完成了489 种562 册地方文献和3.3 万版地方报的数字化。
如果说地方文献馆是一片苑囿,书籍是土壤,那么,必然的花与果会是什么?
李军利 记者:罗学锋 张波
编辑/校对:王晶
责编:薛俊
值班编委: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