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守正、创新、奋进”走稳全面深改路

文摘   2025-02-02 18:01   辽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以改革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坚定决心,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新征程的奋进方向。2025年恰逢“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蓄势之年,广大党员干部更应乘“巳”而上,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稳“守正、创新、奋进”之路。

在根本上“守正”,以“笃定之心”筑牢“不忘初心、秉持正道”根基。“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守正是根本、是底色、是前提,守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和魂。党员干部要念念不忘“来时路”,时时铭记“挖井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要以笃定之心,在思想上正本清源,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养分。要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让守正的思想在灵魂深处扎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将人民的利益置顶,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卫士”。要以笃定之行,在行动上秉持正道,站稳政治立场,不被歪风邪气所干扰,不被困难挫折所击退,以真抓实干的态度,“到中流击水”,将守正的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

在思维上“创新”,以“卓越之见”洞察“识变求变、创新突破”新局。“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更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唯有不断守正创新,才能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无畏精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敏锐识变、积极求变,以开拓创新的思维、敢为人先的气魄,在基层工作中不断探索新视角、新模式、新方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行动上“奋进”,以“坚毅之力”书写“拼搏进取、稳步前行”篇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每前进一步,都需跨越重重障碍,冲破层层壁垒。历史的经验反复印证,墨守成规只会陷入发展的泥淖,因循守旧必将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坚毅之力,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方法。要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争分夺秒推进各项任务,不拖延推诿,以高效的执行力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主动投身到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去。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把准方向、锚定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将每一分努力都精准融入改革发展的蓝图之中,汇聚点滴之功,积小胜为大胜,以持之以恒的奋斗推动改革巨轮扬帆破浪、行稳致远。

作者:四川省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罗梦理
来源:共产党员网

宏伟新视野
发布宏伟权威信息 关注宏伟民生热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