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纷纷接入DeepSeek-R1模型,AI竞争进入新阶段微软
外贸加消息,DeepSeek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大家还在争议其是否采用“蒸馏”技术获取大量训练数据时候,科技巨头已经开始行动了。
Azure AI Foundry与Copilot+PC的深度融合,微软已将DeepSeek-R1模型集成到其Azure AI Foundry平台,开发者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测试和构建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此外,微软还推出了针对NPU优化的DeepSeek-R1模型,首批优化版本将面向搭载高通骁龙X芯片和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处理器的Copilot+PC设备。
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DeepSeek的新模型“确实有一些真正的创新”,并强调了其成本效益的重要性。
AWS:多模型战略持续深化
亚马逊云科技(AWS)也宣布支持DeepSeek-R1模型,用户可以在Amazon Bedrock和Amazon SageMaker AI两大AI服务平台上部署该模型。
AWS一直强调“一个模型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其平台上集成了多种第三方和自家大模型,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英伟达:NIM平台上的推理优化英伟达上线了搭载DeepSeek-R1的NIM微服务预览版,开发者可以测试和体验该API。
DeepSeek-R1采用大规模专家混合(MoE)架构,参数规模高达6710亿,输入上下文长度可达128000个Token。英伟达表示,通过优化,单个NVIDIA HGX H200系统可以实现每秒3872个Token的推理吞吐量。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DeepSeek的崛起引发了对AI成本和模型效率的重新思考。其通过工程创新降低了训练和推理成本,给OpenAI和Anthropic等竞争对手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OpenAI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估值高达3000亿美元,计划筹集400亿美元。此外,美国正在调查DeepSeek是否通过新加坡的第三方购买了先进的英伟达芯片,以规避相关限制。
DeepSeek-R1模型的广泛应用标志着AI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成本降低。微软、AWS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迅速接入,不仅体现了对DeepSeek技术的认可,也反映了AI行业竞争的加剧。随着AI成本的降低和模型效率的提升,未来AI技术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行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