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千场文化惠民演出 | 大型秦腔历史剧《麦积圣歌》浓墨上演

旅行   2025-01-16 23:23   甘肃  

“佛阁层叠绕绿树,麦积烟云锁石窟……”演出在委婉动人的序曲中拉开帷幕,庄严灵动的石窟造像,劲道悠扬的鼓乐唱腔将观众带入烟云笼罩、绝壁梵音的麦积山……

1月16日,平凉剧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25年市列十大为民实事之一的“平凉市千场文化惠民演出”系列活动——天水市大型秦腔历史剧《麦积圣歌》亮相平凉、火热开演。

作为2025年首场市级文化惠民演出,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伴市民群众共赴了一场浓墨重彩的秦风艺韵之旅。

演出由平凉市人民政府、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担纲演出。

袅袅梵音,烟雨麦积,东方微笑,穿越千年。

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的核心景点——麦积山石窟44号窟中,安坐着一尊开凿于西魏时期,低眉浅笑、慈悲端庄的乙弗氏造像。《麦积圣歌》以此为原型创排,也是天水市独有的麦积山石窟题材剧目。

该剧讲述了战乱连年、民不聊生的南北朝,西魏文帝元宝炬与柔然国和亲,在柔然公主和柔然大军的逼迫下,先废太子,再废皇后。乙弗皇后为弭战祸,一再退让,初贬冷宫,又遭柔然公主和宇文泰陷害,被遣秦州(今甘肃天水)麦积山两度削发为尼,最终自焚而亡的故事。

两脚踏遍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全剧用凄婉壮美与跌宕起伏的剧情,塑造了一位为国为民,识大体、顾大局,集佛性之慈、人性之善、母性之美于一身的中华古代伟大女性形象。

烟雨湿流光,梦里尽知身是客,落花流水春去也,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纵使独自凭栏,别恨悠悠,春来江水依旧,绿如蓝、山无限、海靖晏。千载的风霜和悲悯的襟怀,哀婉动人的腔调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让现场观众被乙弗氏的波折与传奇命运深深吸引,唏嘘不已、荡气回肠。

剧目构思精巧、引人入胜,演出秦声缭绕、响彻四方,演技精湛、掌声迭起,通过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张弛有度的艺术表现,为平凉人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秦腔艺术盛宴,生动感知了天水厚重久远的历史底蕴,激发了广大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该剧邀请国家级编剧、导演、音乐制作、舞美灯光和梅花奖得主加盟,国内著名编剧曹锐担纲编创,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秦腔“四小名旦”之一的袁丫丫领衔出演乙弗氏,国家一级演员、文华奖、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得主边肖倾情出演皇甫鸿。

自2009年10月首演以来,已在北京、上海、西安、乌鲁木齐等10多个城市演出300多场次,获原文化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新创剧目奖”、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奖项。

古韵传新意,文化润民心。

正如麦积山第44号石窟乙弗氏的“超然之笑”和第133窟小沙弥立像的“东方微笑”,沁润了1600多年来参禅拜谒的民众心灵。

春风润崆峒,新绿泾水两岸。平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文化惠民、文艺为民宗旨,赋能文化惠民事业提质扩面,2022—2024年连续三年将“千场文化惠民演出”列入“市列十大为民实事”,三年来已累计开展3200余场惠民演出。

2025年,“组织文化惠民演出1200场以上”再次成为市列为民实事,全市文旅系统将坚持精塑“平凉人的文化节日”,以文艺惠民沁人心,为群众生活添新辉,让群众的笑颜在文艺春晖的涵养下绽放新的光彩。

来源:市文旅局宣传推广科、信息统计科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备注 |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平凉文旅
发布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政策法规和动态资讯,开展线上线下文化体育广电旅游交流互动,自助导游预约、摄影图片展示、非遗项目传承和文体旅产品推广、预订、服务,打造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新媒体综合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